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红楼梦里的好词好句的意思

前言:在幸福的日子中回忆痛苦的时光,会使人更加珍惜拥有的幸福;

也有很多人在痛苦的时候,追忆过去的幸福生活,这又将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当曹雪芹由一个众星捧月,锦衣纨绔,饮甘餍肥,的俏公子转变成寄居在晨钟暮鼓寺庙中的一个小和尚时,回忆起往昔的繁华,是不是觉得一切不过红楼一梦呢?

【第1句】: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恶寻仇等事

注:像不像在描写现代民生社会现状?

【第2句】:几个人物外貌精彩描写

贾雨村:腰圆膀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笔方腮。(肌肉型帅哥)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如桃瓣,晴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桃花小奶狗)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心灵身弱,貌美)

王熙凤: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怒,丹唇未启笑先闻。(精明能干,女强人)

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遇。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红楼梦》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谢邀。

《红楼梦》里好多诗词都令人过目难忘,忍不住把它背下来。尤其喜欢元春大观园省亲时黛玉替宝玉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須耕织忙。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在你眼前展开一幅山水田园大写意的美丽画卷。拿来形容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为贴切。

《红楼梦》里有哪些好的诗词

《红楼梦》里的诗词很多,也有很多好的诗词值得欣赏。比如:咏红梅花(宝琴)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绎河槎。前生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宝玉)追忆故人如此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地吟出: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蔘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红楼梦》里有哪些好的诗词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被公认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在此有林黛玉向那两块旧帕子上走笔写道:《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惠赠,叫人焉得不伤悲!《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红楼梦》里提到的尝胭脂膏子是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亲嘴。

宝玉爱吃胭脂,主要是吃丫鬟们嘴上的胭脂。黛玉和宝钗他是不敢吃的,湘云就更别说了。

《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里的“三人木”是什么意思

多谢!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只能依据书中故事情节,书中人物形象和书中主旨来解答。我不知道题主这么提问从何而来?为什么是徐?没有给出理由,不好讨论。凤姐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其中,“一从二令三人木”我理解的是:一二三为序数,从令休为一字评。三字简单精确地概括凤姐在贾府做媳妇的全过程,是以贾琏对凤姐态度变化为依据写的。

从:初入贾府,新婚燕尔,贾琏自是对凤姐百依百顺,事事依从。一是凤姐娘家势力和凤姐嫁妆,一是因为凤姐关系,两口子才能协理荣国府。

令:自尤二姐流产男胎以及吞金而死后,贾琏开始冷淡凤姐,凤姐收下史家转移的财产后,贾琏开始责怪凤姐,开始对凤姐发号施令。

休:凤姐弄权贪财害死人命及指使张华状告贾琏之事的真相出来后,贾琏休妻。

作者为闺阁作传,凤姐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之一,作者肯定对其有欣赏怜惜之意。要解读凤姐判词,不能忘了作者写书本意。十二钗中,作为男儿培养的有凤姐、黛玉、宝钗。再加上敏探春向往自己是男儿,算四个。这四个是十二钗中的重要人物,作者着墨很多,都是很有才能,且赛过男子的。但那个时代,女子大都是工具,是从属地位,即使有才也无法发挥出来,无法改善。凤姐算有手腕的,争得了部分管家权限,也发挥了部分才干。可惜,因为家庭教育的偏重和当时社会习俗,凤姐没读过书。一个没读过书又受家族势力的影响,养成了凤姐无敬畏之心,无远见。判词中,凡鸟虽有讽刺之意,但对凤姐之才是赞赏的。有如此才能的凤姐,可惜生于末世。若是生于盛世,凤姐不比贾母差。如果凤姐有真正的管家权力,贾府在她手上改革,也许不会败得这么惨。可惜,用其才不给其权。用其才又无监督机制……这样的凤姐,必定是薄命司的,名声性命都丢了,连女儿都要刘姥姥救。可怜可叹。

谁是《红楼梦》里的好爷爷

贾政、贾代儒都算是好爷爷。现实生活中也是,哪有那么完美的爷爷,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严厉的,有慈爱的,只要真心关心下一代、为孙辈好,以此为出发点,即使方式欠佳,也无可非议。

贾敬,贾珍和贾惜春的父亲,贾蓉的爷爷,宁国府的大家长。舍下一大家子,修道炼丹去了,最后也因丹药而亡。他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也是一个不合格的爷爷,太不负责任了。真要说贾珍是个德才兼具之人,这倒还好说,少了他也没什么。可他为了自己的喜好,不管宁国府乱成什么样子也始终不问世事,心可真大,也许他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贾赦,贾琏和贾迎春的父亲,贾巧姐的爷爷。这个赦老爷一大把年纪了,身边还那么多美丽的侍妾,贪欲无穷,竟然还对贾母身边的鸳鸯打起了主意。因贾琏不善旁门左道,没弄来石呆子的扇子就对其严厉斥责。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的人,怎会是合格的爷爷,也是只管自己快活那一类,估计对巧姐都是不闻不问的吧!

贾政,贾珠、贾宝玉、贾环、贾元春和贾探春的父亲,贾兰的爷爷。其实,我看贾政挺顺眼的,觉得他比王夫人还要厚道。冷子兴也说,贾政颇有祖父遗风。林如海托他给贾雨村谋个差事,他也照办了。从黛玉的言语中,可以知道贾政对黛玉极好的。贾赦要把迎春嫁给中山狼,贾政过问着,但贾赦一句没想做国丈,就不劳他费心了,贾政也很无奈。贾政一直在为贾府的中兴而努力,送元春进宫,督促宝玉读书,宝玉惹祸不惜鞭笞这个孽根祸胎,恨铁不成钢啊!对李纨母子也是照顾有加,对兰儿的功课也没少过问,也是希望宝贝孙子可以光耀贾家门楣。他是个好爷爷,可惜大厦将倾,无能为力,纵然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会如崇祯帝一般空叹息!

贾代儒,是那个色胆包天、垂涎王熙凤美色的贾瑞的爷爷,这个贾瑞哪里来的自信,敢打起凤辣子的主意。由于儿子和儿媳早亡,贾代儒担负起抚养教育孙子的责任,所以对贾瑞难免严厉些。再加上贾代儒是贾府家塾的老学究,学问渊博,在对孙子的教育方式上更加死板了。也许是太严格了,适得其反,贾瑞反而叛逆起来,不学无术。贾瑞重病不起,他放下面子,四处寻求人参入药但无果,眼看着宝贝孙子离世,老无所依,悲!

《红楼梦》里所提到的“开脸”是什么意思

【读红漫谈】(第28期)

(一)开脸是旧时代婚俗的一种。《红楼梦》里写到“开脸”。

凤姐对王夫人说,干脆把袭人开脸 ,作为宝玉房里人。

一次是贾琏对凤姐说:

“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个丫头,名叫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脱的标致了。”

有人会错了意思,看到《红楼梦》里,都是说的丫头开脸,以为这只是丫头才这样做。这是不对的。

清初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 ,薛家小姐薛素姐临出嫁那天,由婆家的狄婆子,就是薛素姐未来的婆母,给薛素姐上头和开脸:

“到了吉时,请薛素姐出去,穿着大红装花吉服,官绿装花绣裙,环佩七事,恍如仙女临凡。见了婆婆的礼,面向东南,朝了喜神的方位,坐在一只水桶上面。狄婆子把她脸上十字绞了两线,上了䯼髻,戴了排环首饰,(薛素姐)又与婆婆四双八拜行礼。”

“开脸”和“上头”一次性完成。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开脸,主要就是用两根线十字交叉绞净脸上的汗毛,其实,还要修齐鬓脚。

多说几句,过去,这种绞去汗毛的方法,结婚后的女人,也时常做。大概为了漂亮吧。

至于“上头”,就是打散做姑娘时梳的辫子,把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就是所谓的䯼髻。

另外,古代男子到了一定年龄,也要上头。但是这不是今天题目里要说的。就不啰嗦了。

这次就说到这里吧。谢谢!

《红楼梦》中的“贴烧饼”什么意思

红楼中一开篇就说了四个字,为全书定了调子,即“大旨谈情”,对这句话,可能更多人的理解都是男女之情,但通篇红楼读下来,我们发现除了男女之情,曹公笔下也写了另一种情,即男男之情,但并没有像男女之情那样写的很直白,还是很委婉,通过一些特定的动作神情或词汇来表示。

初读红楼的时候,年纪还很小,不谙世事,那时被一个词给迷惑住了,那就是“贴烧饼”,估计有不少人在读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也有些不解,但读到此处时,联系上下文,也基本可以猜得出什么意思。今天我们从这三个字来看一下贾府之中有多少男性专好此风。

“贴烧饼”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应该是在原文第九回,宝玉秦钟大闹学堂一回。这一回众人大闹学堂,皆因一件事情引起,这件事就是秦钟和香怜私下亲昵,正好被金荣发现了,金荣笑道:“贴的好烧饼,你们都不买一个么?”

金荣这话在特定的语境中一语双关,别有深意。关于秦钟和香怜二人到底干了什么,曹公没有现场文字描写,但金荣的转述中有这样的文字,金荣只一口咬定说:“方才明明的他两个亲嘴摸屁股,两个商议定了,一对一cao,撅草棍大抽长短,谁长谁干。”

这个描述再明显不过了,即便金荣为了报复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基本坐实了一件事,那就是秦钟和香怜之间的所谓“贴烧饼”一定不是简单的亲昵行为了。到底何为贴烧饼呢?说白了,就是指男人之间发生性关系。这样想来,联系金荣说的话,“贴烧饼”三字的确很形象。

关于这三个字,原文第六十五回再次出现。贾珍偷偷去找尤三姐,带了两个心腹小厮,有个叫喜儿的喝了几杯酒,就直挺挺地仰卧在炕上。另外两个小厮隆儿和寿儿便推他说:“好兄弟,起来好生睡,只顾你一个人,我们就苦了。”那喜儿便说道:“咱们今儿可要公公道道的贴一炉子烧饼,要有一个充正经的人,我痛把你妈一cao。”

从这个小厮口中,我们可以想象,男男之间的这种“贴烧饼”不仅在主子们之间流行,在下人之间一样流行,可谓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小厮,从贾府层面来看,也就不难理解柳湘莲说的宁府为什么除了门口的两头石狮子,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了,因为这些主子下人男女通吃。

在今天来说,这种男男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为“同志”或网络流行的“基友”但又不尽相同。那么,贾府之中有多少人喜欢“贴烧饼”呢?我们不妨来大致算一下。

贾琏算一个,他不仅风流成性,着急了,男的也能接受。大姐儿出痘疹,他一离了就要寻事,在没勾搭上多姑娘之前,他的解决方式是暂将小厮内有清俊的选出两个来泄火。

薛蟠算一个,第九回众人大闹学堂已经交代了,他先是包养了金荣,然后是香怜、玉爱,后来又看上了柳湘莲,可以说,呆霸王是个重度的好龙阳之兴的主儿。

宝玉算一个,不仅跟秦钟有亲昵行为,还经常往北静王府跑,跟戏子蒋玉菡更是不清不楚。

秦钟算一个,她跟香怜之事前面已经说了。其实整个学堂之中,私下基本都有这种男男关系。

贾蓉和贾蔷应该也有这种嫌疑,不然贾珍不会因为下人在背后风言风语让贾蔷搬出去住。

当然,这种男男关系与今天的男同所不同的是,如今的男男关系基本是排斥异性的,无路男女、男男或女女,基本都是单性恋,但红楼之中说到的这种男男之间“贴烧饼”的性关系,是不排斥异性的,是双性恋。

比如贾琏还有凤姐,贾蓉还有秦可卿,贾蔷还有龄官,宝玉就更不用说了,秦钟有智能,蒋玉菡后来娶了袭人,薛蟠不仅纳了香菱,还娶了夏金桂,还对宝蟾懂了心思。

曹公在写到男男之间的这种关系时,并未有露骨的描写,但“贴烧饼”三个字已经很形象地说明了问题。而贾府上下之不肖子孙的这个恶习,以及下人们的效仿,自然也成了贾府最终败亡的原因之一。

注:文中所用拼音代替之字,大家一读便知,为了过审,只好如此。

作者:夕四少,转载请获取授权,违者必究。

你最喜欢《红楼梦》里的哪首诗或词呢

问好!谢邀。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我最喜欢了。

这句诗出自薛宝钗之口。也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句了。虽然直白的如同顺口溜,但薛宝钗乐观向上豁达的心态跃然纸上,与林黛玉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句诗也不排除有附炎趋势向上爬的意思。

在那个封建时代深闺之中虽然每天锦衣玉食的诗词歌赋的,但还是被局限在红楼之内的。或许宝钗在吟出这句诗之前眼前出现了一个风筝?哪风筝赋予了她的想象力,她想象自己能远远的高飞而去,去广阔的天地遨游。而不是园中的花朵一样只想探头探脑的去张望墙外的世界。

吟诗作赋是大观园的金钗们最好的表达心愿的机会,宝钗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机会直抒胸臆了。

然而风筝是有线牽扯着呢,薛宝钗终归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之前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成了泡影。

而牽着风筝的那条线的人不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贾宝玉也不是贾府的总裁贾老太太,而是作者曹雪芹。

其实当作家挺好,可以在自己构建的天地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主宰所有人的命运:)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468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