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篇名句
〖 浪淘沙 〗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白话
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赏析
这首词很可能写于明道元年(1032),是与去年曾“游遍芳丛”而今年将分离的友人同游时所生发的感慨。这首词的起调两句“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是深知这次同游之难再,深感当前春光之易逝,因而未写春游,先恐春去,在词的开端就表达了挽留东风的祝愿。这里,希冀其少留,正恐其速去。
但祝愿归祝愿,春光总归是留不住的,好景总归是不长久的,在作者祝愿的背后,正是这样一个时时困扰人生的憾事。而词的下片换头两句“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则展示了另一无情事实,那就是人事无常,会少离多,朋友之间不论感情如何投合,总归是有合必有离,有聚必有散。这又是古往今来困扰人生的一大憾事。在这首词中,这两个人间憾事交织为一。
上片的后三句“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描画了春游之乐,而所写的则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洛阳。洛阳是历史上的名城,以名园众多、牡丹甲天下著称,又是作者少年纵游之地,洛阳的春光是如此美好,那城东的垂杨路上、繁花丛中,与友人携手共游之处是如此值得留连,因而对东风的来去就特别关注,其惜春心情特别强烈。通观上片,后三句所展示的正是前两句词表达那一祝愿的空间背景。
下片的后三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抒发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和“明年花开复谁在”的悲慨,而所写的则是一段特定的时间——去年、今年、明年。这三年正是作者初入仕途并在当时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三年。正因为他特别珍惜这段岁月,对于花开花落,岁月之不居,人聚人散,世事之无常,也就更加引以为憾。通观下片,后三句词所展示的正是前两句词抒发那一苦恨的时间背景。
自然界的春光之无从挽留、人世间的聚会之难以久长,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事。作者在一首题作《嘲少年惜花》诗中说“春风自是无情物,肯为汝惜无情花”,正是对这首词上片“祝东风且共从容”的自嘲。而作者在《寄圣俞》诗中所说“忆在洛阳年各少,对花把酒倾玻璃,二十年间几人在,在者忧患多乖睽”,以及在《夜行船》词中所说“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则是这首词下片“聚散苦匆匆”之恨的无穷延续。
怎样赏析李清照宋词名篇《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谢邀。知人识面亦知心;阅书吟词先解人。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1084年一1155年)。号易安居士。与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并称中国四大才女。婉约词派代表;为四大十女之首,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高门世家。父亲李格非进阶仕途,官至礼部员外郎,著名作家。李清照幼吋天资聪慧,伶俐喜动脑思维。爱父影响,耳濡目染。后金兵入侵中原,徒迁流寓南方,生活始拮据困难。江南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奇女子从中感染受启,如虎添翼,文采一发不可收拾。女才人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三从四德,谨守如道夫妻恩爱,生活安宁悠闲。无奈天有不测风云。其丈夫英年早逝,弱女子单身独守空房。故后期诸多作品多有流露悲叹世态炎凉,颇有伤感情调。李清照每当夜晚孤独落寞,遙望星空,思绪万千独自愁,思念亡夫,怀念过往,夜不能眠,欣然命笔。南歌子词即是在这境遇下产生的。词中以景以物寓情,抒发心中郁闷悲凉之意;感叹世间无奈无常之苦。相思情恋悲催令人心酸,无限同情油然而生。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向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女词人用词哀叹身世,情调伤感。形态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李清照不仅容貌秀丽,举止娴雅,且崇尚典雅,博学多才,精音律善词赋,兼长辨才。同代文人朱熹曾夸赞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李清照另一首千古绝句词,特敬彔与众共赏。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怎样赏析宋词名篇《点绛唇·燕雁无心》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宋姜夔。
燕雁无声,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吴松,即吴淞江,俗称苏州河。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北方的鸿雁,毫无机心。随着天上的浮云,追逐着从太湖西边飞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几座寂静的山峰,清冷凄苦。好像商量感叹黄昏时下的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第四桥边,指唐朝诗人陆龟蒙隐居的地方。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唐朝时候的陆龟蒙曾隐居在第四桥边。词作者打算追随陆龟蒙居住在第四桥边。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而今又如何?只有倚栏远望,浩叹怀古,看秋残败柳参差的枝条垂下,随风摆舞。这情景也够落寞萧瑟的了。
这首词最重要的是在下半阙。共天随住,只是欲共未共,欲住难住的拟而已。一个拟字,就包含了多少现实的凝重感。点题的是,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这又是有多么大的郁情勃发,怀古情深了。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宋词名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诸多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委婉多情。是婚后某个重阳节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赵明诚在外地做官,两人两地分居,所以李清照在醉酒之后将思念之情做成此词,诉尽相思之苦。李清照的词大多是饮酒后所做,借酒消愁,谁知道酒后愁反而更多,所以就填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词,流芳百世。比如“昨夜风狂雨骤,沉睡不消残酒”,再比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等等,不信大家可以看看。
那么这首词上片是说:云雾笼罩着的天咋这么长啊,令人发愁,这个愁啊其实是相思引起的愁,嫌天长,还不如夜晚呢,晚上睡着了可以做梦,梦里和丈夫相会。香炉里的香料慢慢的消耗,和自己一样,大好的年华就这样静静的溜走了,能不愁吗。又是重阳佳节了玉枕和纱厨,半夜里就很凉,都凉透了。大家知道 ,重阳节就是秋天了,天气就转凉了。何况一个人睡呢,咋比上两个人同眠好呢。当然这是词外的意思,所以这首词才叫人浮想联翩吗。(注: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一种香炉,纱厨就是古代的一种四周挂纱的床。)
下片:黄昏后在东边篱下饮酒,菊花的阵阵香气袭满了衣袖。不要说不令人销魂,西风把帘子卷了起来,这时后才觉得人比那帘外的菊花还瘦。(注:暗香,黄花都是指菊花。)
整首词婉约多情,把一个思念丈夫的闺中少妇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词内词外都含有一种淡淡离愁,浓浓的相思在里面,欢迎大家品读。
苏轼宋词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怎样赏析
苏东坡悼念妻子一首词,动人至深,千古无人超越!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户小康之家。他是家中长子,他的父亲苏洵,是年27岁。做了父亲,才开始发奋读书的苏洵,后来名声大噪,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两年后,苏轼的弟弟苏辙出生。少年时候的苏轼和苏辙,聪慧过人,一看就是读书的种子。
苏轼六岁入学,他的启蒙老师是个道士。到了十岁,苏轼已经在文学上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写出《黠鼠赋》那样具有思辨性的文章。十一岁,他已经开始熟读各种经典古籍,准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之路。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轼和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门一下子出了两位登科状元,名动京师。
主考官欧阳修和梅尧臣对苏氏兄弟的文章推崇备至。来自一代宗师欧阳修的点赞,将苏家父子的名声推向极致。文化名流和高官大员纷纷发来函,正当父子三人在京城春风得意之时,老家传来噩耗,苏老夫人病逝,她至死不知两个儿子高中状元的喜讯。
苏轼和苏洵办理了手续,随父亲回家丁忧三年。
没有官场之累,没有应酬往来。三年之中,或许是苏轼一生最为幸福快乐的时光。进京赶考之前,十八岁的苏轼已经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四川青神王家的王弗小姐为妻,妻子比他小三岁。
王弗出身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在最美好的16岁嫁给苏轼,扶持丈夫,堪称贤妻良母的典范。苏轼读书,王弗陪侍左右,终日不去,苏轼也对妻子关怀备至,夫妻两伉俪情深,恩爱有加。
苏轼嫉恶如仇,刚正不阿,遇到看不惯的事情,往往不吐不快。王弗经常规劝丈夫,遇事不能太过莽撞直爽。苏东坡交友广泛,每逢丈夫和客人在厅堂中谈论,王弗都会在屏风后仔细倾听,担心苏轼太过心直口快而得罪旁人,或者被小人所利用。
居丧期满,苏门一家迁居京城。苏东坡被委任为凤翔通判,调任外官。离开了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苏轼携妻子前往凤翔。苏轼和长官陈希亮不和,经常闹矛盾,王弗事事规劝丈夫,慧眼看人,她深知老太守对苏轼的为难,其实是对他的磨炼。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在凤翔为官四年后,苏轼调任回朝,一家人再次团聚。可惜天命无常,不久王弗在京城猝然病逝,时年27岁。她和苏东坡的儿子苏迈,当时只有6岁。王弗陪伴了苏轼十一年,她的离去,让苏轼深受打击。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的宦海生涯,已是几经沉浮。苏轼已然四十岁了,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升任宰相,由于公开反对新法,苏轼在朝廷之中屡遭排挤。苏轼自请外调,到密州任知州。
有一天晚上,苏轼做了一个梦,妻子王弗走进了他的睡梦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妻子已经走了整整十周年,苏轼细细咀嚼过往那些琴瑟和谐的美好时光,提笔写下了千古第一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来让人凄然下泪。十一年的恩爱时光,如同倏然而逝的梦境。短短七十个字,道尽苏轼对妻子王弗十年来无穷无尽的思念。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往昔平常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浓郁的哀伤,衬托出王弗凄婉美丽的形象。
从古至今,悼亡之作成千上万何止?但是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这首词首推千古第一,无人能够超越。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词,胜过任何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因为承载着人世间最为真挚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文字能够永垂不朽的原因!
更多精彩文人故事,请关注头条号:博书。
宋词中有哪些流传千古的名句?你如何评价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居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陆游:“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朱淑真:“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宋祁: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刘克庄:“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吴文英:“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蒋 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词十大家如何排名
问题:宋词十大家如何排名?
前言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过“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宋词与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壁,如果挑选的话可能很多人会有不同的认识,老街也选出了10位,这10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各个阶段,未必是大家心目中最好的10位,但一定是大家必须知道的10位。
【第1句】: 晏殊 富贵宰相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官至宰相,和其子并称为大晏和小晏。
词一直被士大夫 认为是“伶工之词”,虽然有前蜀宰相韦庄、南唐二主等人大力推广,但是我以为作为富贵宰相的晏殊,对于宋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晏殊的《 蝶恋花》是王国维三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其实更能代表晏殊风格的作品是这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第2句】:柳永 大力创作长调第一人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慢词开拓者,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比晏殊还大几岁,但是因仕途不顺流连于酒肆歌坊,据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说宋词,柳永是必须要知道的人,柳永最重要的贡献是柳永大力创作慢词(长调,既篇幅较长的词),柳永之前的词作,大家可以看到都是虞美人、蝶恋花、渔家傲等等篇幅短小的词。
下面这首《雨霖铃》最能代表柳永以上的风格,长调、铺叙、白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第3句】:苏轼 诗化之词
可以不说欧阳修、不说张先、不说晏小山,但是万万不能漏断苏轼,东坡先生早年只作诗不填词,一开始填词时,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的这段话,值得好好品味: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东坡为之绝倒。
东坡词大家耳濡目染,估计好多作品倒背如流,这里录一首苏轼的豪放词 《念奴娇》,也叫《酹江月》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4句】:秦观 婉约词大家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排行第七。 与黄庭坚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人把词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宋人实际上还是把婉约词作为词的本色,大多数人的词作以婉约为主,包括豪放派的苏轼、张孝祥等人也有好多的婉约之作。而秦观,则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满庭芳》作者:秦观 (宋)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第5句】:周邦彦 赋化之词
学习词,周邦彦不可不知,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称为“词家之冠”。
周精通音律,能自度词曲,长短各词体兼工。《玉楼春》[宋]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藉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以上北宋
以下南宋
【第6句】:李清照 闺阁中的世变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间的诗人,李清照在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世变”的影响,下边这首是南渡以后的名作, 没有直接写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但是天上人间星转帘垂,情怀已不似旧时,《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第7句】:陆游 但悲不见九州同
岳飞《满江红》里念念不忘的是”靖康耻、犹未雪“, 陆游就是出生在靖康国难之前那几年。他是总想着恢复中原的那一代人,岳飞在词中还有满腔的抱负和凌云的志气,但是往后的人们更多了些悲愤和无奈。《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第8句】:辛弃疾 追往事 叹今吾
诗必李杜,词必苏辛。辛弃疾(1140年-1207年)是词人中少见的文物全才,他一生几起几落,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恢复中原的理想,毕生遗憾都写入了这首小词里: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第9句】:姜夔 骚雅清空的白石道人
姜夔(1154-1221)终生是个布衣,倒不是不想当官,只是屡次考场失意,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姜夔词风属于周邦彦一派,但是其用词造句却与之不同,张炎在《词源》中评价:
“白石词如《疏影》、《暗香》、《一萼红》、《琵琶仙》、《探春慢》、《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踏莎行·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第10句】:王沂孙 不容易看懂的碧山词
最后一个名额我给了,宋末元初的王沂孙,他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其词含蓄深婉如周邦彦,清峭似姜夔(张炎:“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
下面是他的一首著名咏物词,写于南宋覆亡之际。表面说的是月亮,实际上寄托故国山河破碎的悲愤感情,
《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结束语
以上十个人可以看出宋词的发展脉络,初期的小令到柳永的长调,横空出世了苏东坡的豪放一派,然后又有秦观、周邦彦风格不同的婉约词风。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词风一变,后来的陆游、辛弃疾等诗人承接苏轼词风抒发报国思想。姜夔的清空一派是婉约词的另一种风格,最后的王沂孙开始注重“咏物托意”。
这10位基本代表了宋词不同时期的重要词人。
@老街味道
有哪些宋词名句与唐诗感觉相似
所知有限——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翁宏。有一年面对春去花落之时,触景生情,吟出《春残》诗一首,其中两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
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友情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友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的歌咏对象。名句很多,比如:
【第1句】: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写信请李白来坐客,信中说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就爱赏花喝酒,一看来信,非常高兴就来了,发现被骗了。所谓十里桃花,不过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潭;所谓万家酒店,不过是一个姓万的开的酒店。但好在汪伦仰慕李白的大名是真的,李白的诗词倒背如流,让李白非常感动,于是临别时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赠汪伦》。
【第2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元二,是王维的好友元常,排行第二,将要出使西北边疆。王维的诗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朗朗上口,流传十分广泛。
【第3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的诗如行云流水,看似一般,其实简朴中见厚重,既有送别的苍凉感,亦充满别后重逢、心意相通的希望。特别适合朋友间互道珍重,相互宽慰。
送别诗词有很多,自以为以上三首属于个中精品,望笑纳。
杜甫有哪些经典诗词名句
谢谢!
杜工部的诗被称为“史诗”,现存诗大概有1500篇左右,你要说每一首都是经典,也不现实。但是杜甫的确有很多经典的诗词名句被我们所熟知。
小时候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如今离故土千里,脑子里便经常出现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的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了。
下面和悦享诗文一起了解一下杜甫都有哪些诗词名句流传于世,为世人所爱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其二》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其六》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其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
不知大家还知道哪些杜甫有名的诗词呢?欢迎留言交流。我是悦享诗文,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多多关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60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