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寻觅中华名句
偶然,从朋友处看见余秋雨的《寻觅中华》,顺手翻起来,还是我所喜欢的余氏风格。于是借了过来,用一星期的时间读完,然后趁着温度赶紧写下这篇读后感。
这本书以时间为线索,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声情并茂,描绘了中华波澜壮阔的五千年,我更感动于那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云人物。无论是缔造中华民族的炎黄二帝,还是塑造炎黄子孙精神面貌的诸子百家,余秋雨立言深刻,堪称独树一帜。尤其是他在谈到陶渊明的诗篇时,引用了一首令我特别感动,吟诵不止。“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度多虑”,这是一种胸怀,一种超脱人外的大度,难怪钱钟书把它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其时我正在因为一件事情郁闷中,看到这首诗,我不禁释然。人生匆匆一瞬,有那么多需要快乐的事情去体会,我为什么要害怕呢。于是我写下“人生难有几回合,抱得明月问家国”的句子,这样可能比不上陶渊明的高洁雅致,但也受得了他的恩惠。
更重要的是,余秋雨对于历史先哲的评价真挚有力,而且极富张力。这与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叙述方式有极大差别。如果说《寻觅中华》是一碗八宝粥,那些历史专著就是一碗咸汤了。我学着思考历史,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未来的路程。炎黄始祖给我了坚韧不拔的血脉,老子交给我善待自己的人生,孔子启示我中庸的道理,唐朝让我重温了盛世的辉煌,宋朝让我看到了文明的蒸腾。历史不仅给我们厚重的背影,而且让我们的步履坚定。屈原的《离骚》,让我真切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以及其折射出来的人性之美。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是汉族优越论,抑或对于历史人物的偏执?都不是,历史就是历史,曹操就是中华诗歌史上的奇葩,这一点不容躲过,不管他是奸雄还是英雄。回到现实,我在想余秋雨不是在告诉我要看到事情的两面吗?仔细一想这就是宽容啊,宽容朋友对你的伤害,宽容这个世界上的丑恶,宽容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这就是阅读这本书的终极收获吧。
跟随余秋雨的思路,一幅幅生动凝重的画卷,一张张熟悉陌生的面孔,穿越时空呈现我的面前。也许我不需要重复太多感慨,因为身体里流淌的是祖先那奇特的血液。虽然看完了这本书,但是头脑没有了概念,我已经没有任何言辞表达对祖先的崇敬。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61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