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第1句】:关于文章不厌百回改的名人名言

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

【第1句】: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第2句】:善作不如善改

【第3句】: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第4句】: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第5句】: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第6句】: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列夫•托尔斯泰)

【第7句】: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 (陀斯妥耶夫斯基)

【第8句】: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第9句】: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 (艾芜)

【第10句】:《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把我的回答做满意回答吧!~

【第2句】:有关修改作文的诗句,写作文要反复修改,形容反复修改作文的名言或

【第1句】: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典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句,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第2句】:下笔欲生风,磨砻日有功。推敲诗益炼,骈俪语尤工。楼钥《蒋慈溪挽词》。

译文:想要下笔的时候像风一样,就要每日磨练。推敲使诗句精益,伉俪俊秀,工整。

【第3句】:“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着富贵生活。在他十三岁时,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迁回北京,家道急遽衰落。从此,曹雪芹过着困顿生活。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五十岁。

【第4句】: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何其芳

寓意就是告诉我们,不断修改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第5句】: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列夫托尔斯泰

寓意告诉我们,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沉着冷静、寻寻渐进、精益求精。

【第3句】:修改作文的名言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文章不厌百回改.

改变人生的32句励志名言:

【第1句】: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第2句】: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第3句】: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第4句】: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5句】: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第6句】: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7句】: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第8句】: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第9句】: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第10句】: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第11句】: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第12句】: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第13句】: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第14句】: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第15句】: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第16句】: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第17句】: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第18句】: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第19句】: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第20句】: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第21句】: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第22句】: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第23句】: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第24句】: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第25句】: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第26句】: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第27句】: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第28句】: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第29句】: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第30句】: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第31句】: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第32句】: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第4句】:修改作文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读,叶圣陶先生说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教学内容: 【第1句】: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 【第1句】: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第2句】:善作不如善改 【第3句】: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第4句】: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第5句】: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第2句】:有关文章修改的故事: 【第1句】:白居易写的诗通俗易懂,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得懂。有一天,白居易把自己写好一的一首诗读给他的邻居老婆婆听,老婆婆先是没听懂,白居易回去对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改好之后又去读给她听,可老婆婆还是没能听懂,白居易又回去反复地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了,他才满意。

【第2句】: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第3句】: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却达160多处。

【第4句】:据记载,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改过七遍,《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次。海明威修改《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就是最后一页,改写了39次才算满意。

【第5句】:《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第3句】:有关修改 (一)常规作文的修改内容 【第1句】:讲究外在美:文面书写的修改 首先,文面书写的基本要求是字体端正,笔画清晰,修改明确,卷面整洁。

不能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涂改混乱,一片模糊。字体是否端正,文面是否整洁,也是一个人语文素质高低的反映之一。

一个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一定要掌握好祖国的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 第二,文面书写还要讲究行款格式。

对行款格式,要做到字体大小适中,笔画粗细合宜,字序行序恰到好处。横条纸张和方格纸张要求不一,这在书写时要注意。

另外,标点不仅起到断句的作用,还有非常重要的语气作用,直接影响文章的思想表达。所以,对标点,要做到用法符合规定,形式书写标准,格式使用恰当。

如:各种点号不能出现在一行开头;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格,不断开;接连号和间隔号占一个格,这四种符号书写时皆居行中;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式书名号标在字下。 【第2句】:讲究内在美:立意、结构、语言的修改 具体步骤方法如下: 一看文章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

把不切题的,与中心无关的内容、语句删去,与中心有关的材料不清楚的、不具体的要改写清楚、具体,遗漏的地方要补上。 二看文章结构是否清楚。

就是要看段落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等。如有不当、不足的地方应加以调整或改动,如有重复的段落应删去。

三看文章的语句是否流畅、生动,用词是否确切。文章语言要得体、简洁、生动,不通的,不足的要加以修正。

(二)修改作文的几种常规方法 【第1句】:认真检查,一丝不苟:内在美的检查就需要这样做。 【第2句】:虚心求教,听取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总会有些偏爱,不想删改,总觉不舍。此时,将作品交给同学,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第3句】:自吟自诵,不顺则改: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自我检查方法。在吟诵过程中发现不通畅、不好理解的地方,就是应该修改的。

顺,则六;不顺,则删。 【第4句】:总结: 写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

多读,多记,多写,多改,才能有所提高。 然而,现在很多同学下笔即成文,修改文章的重任就移交老师了。

而老师有时的精批细改,却又换来很多同学的“不屑一顾”。这样怎能让自己的水平得以提高呢? 大家应该学习古今中外大师们的宝贵经验,在改文中练出硬功夫来。

【第5句】:评改意见: 同学评语 家长评语 老师评语 自己评语 第二篇教案 培养小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 作文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脱离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现象,许多学生的习作“假、大、空”,显得呆板、没有活力,缺少生气,更缺乏创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 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不仅仅是作文教学改革的自身需要,更是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第1句】:在命题时求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叶圣陶先生说:“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

这就是说,作文命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熟悉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钻到他们的心里去命题。好的作文题目,就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因此,我认。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784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