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棒磨成针的好词佳句
【第1句】:铁棒磨成针的成语
【成语】: 铁棒磨成针
【拼音】: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解释】: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出处】: 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近义词】: 铁杵磨成针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第2句】:中华勤学故事的好词好句
中华勤学故事(2004)故事梗概:
这部大型动画系列片以历代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为素材,选取了如《华佗学医》、《诸葛亮喂鸡》、《鲁班学艺》、《李白铁杵磨成针》、《王羲之吃墨》、《张三丰创太极》等内容。这些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每集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所有故事均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勤奋学习的典范。这部动画片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力图通过精彩的故事,丰富的卡通趣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同时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懂得只有通过勤奋好学,不断努力,才能成才的道理。
动画片:中华勤学故事
上 映:2004年05月10日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颜 色:彩色
时 长:52集
中华勤学故事 (2004)故事梗概
这部大型动画系列片以历代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为素材,选取了如《华佗学医》、《诸葛亮喂鸡》、《鲁班学艺》、《李白铁杵磨成针》、《王羲之吃墨》、《张三丰创太极》等内容。这些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每集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所有故事均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勤奋学习的典范。这部动画片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力图通过精彩的故事,丰富的卡通趣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同时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懂得只有通过勤奋好学,不断努力,才能成才的道理。
【第1句】:司马光警枕励志
【第2句】:沈括上山看桃花
【第3句】:历归真学画虎
【第4句】:岳飞学艺
【第5句】:少年包拯学断案
【第6句】:陈平忍辱苦读书
【第7句】:匡衡凿壁偷光
【第8句】:李白铁杵磨成针
【第9句】:皇甫谧浪子回头
【第10句】:唐伯虎潜心学画
【第11句】:王羲之吃墨
【第12句】:陶弘景菜园求学
【第13句】:陆羽弃拂从文
【第14句】:宋濂冒雪访师
【第15句】:万斯同闭门苦度
【第16句】:杜甫自幼学写诗
【第17句】: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第18句】:李清照少女填词
【第19句】:刘思勰佛殿借读
【第20句】:陆游书巢勤学
【第21句】:孟轲改过勤学
【第22句】:蒲松龄草 路问
【第23句】:屈原洞中苦读
【第24句】:苏东坡应试
【第25句】:吴敬梓朝傲儒生
【第26句】:徐霞客志在天下
【第27句】:玄奘苦学佛法
【第28句】:朱元璋放牛读书
【第29句】:范仲淹断蕺划粥
【第30句】:李晟练成神箭手
【第31句】:王十朋苦学书法
【第32句】:鲁班学艺
【第33句】:林则徐对联立志
【第34句】:文天祥少年正气
【第35句】:叶天士拜师谦学
【第36句】: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第37句】:王献之依缸习字
【第38句】:柳公权戒骄成名
【第39句】:车胤(yìn)囊萤照读
【第40句】:张三丰创太极
【第41句】:诸葛亮喂鸡
【第42句】:华佗拜师学艺
【第43句】:白居易诗进长安
【第44句】:宋应星买书
【第45句】:阎若璩(qú)口吃成大器
【第46句】:欧阳修借阅典籍
【第47句】:孔丘学琴
【第48句】:贾逵(kuí)隔篱偷学
【第49句】:纪晓岚知错改过
【第50句】:陈洪绶白壁作画
【第51句】:徐光启种棉花
【第52句】:顾恺之临宾学画
【第3句】:铁棒磨成针的谚语是什么
【第1句】:是铁杵磨成针。歇后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第2句】:成语
【成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释】: 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举例造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近义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第4句】:【有关“恒心”的摘抄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清朝诗人 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 ——果戈理,俄国作家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爱 迪 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李 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 况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 国 维 一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态度. ——邹 韬 奋 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居里夫人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进锐退速.——孟珂《孟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丘《论语•学而》 欲速而不达.——孔丘《论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樱《格言联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俊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驾 ,马行一日为一驾——先秦《荀子•劝学》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古代中国 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清朝诗人 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 ——果戈理,俄国作家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爱 迪 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李 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 况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 国 维 一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态度. ——邹 韬 奋 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居里夫人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进锐退速.——孟珂《孟子》 学而时习。
【第5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谁的名句
出自一个跟李白有关的典故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做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9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