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我的国庆节

硕果累累的秋天

我是80年代生人,就是因为这个熟悉的80后头衔,一直总以为自己还小,殊不知一眨眼的功夫,就两鬓斑白,进入不惑之年了,在人生这条道路上,走过了40多个春秋,经历过的很多事情历历在目,就像是昨天发生一样。

2000年之前,除了嗷嗷待哺的幼年时光,我在朝气蓬勃的校园度过了整整13个春秋,从小学到中学再到中专。我没有上高中考大学,而是选择了当时国家包分配的中专。现在回想起我的童年时光,的确只有无穷无尽的快乐以及那些天真烂漫的伙伴们,儿时的我从来没有挨过饿、受过冷,尽管一日三餐很简单:早上和菜饭、中午黄米饭熬酸菜、晚上高梁豆豆饭,但一日三餐都能吃得饱饱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每逢考试期间,母亲给我改善伙食,做个鸡蛋煮挂面,这算是最好的饭了。80年代,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刚刚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当时生活在农村的我,对国庆节的记忆不深,只是偶尔从我家仅有的那台电器——收音机上听到有关国庆节的报道,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一次发表作品

从中学到中专,进入90年代,我已经长大了,国庆节都是在家忙收秋。父亲常说,国庆节就是丰收节,在庆祝祖国大家庭生日的同时感受我们小家庭秋季丰收的喜悦。所以记忆里面的国庆节,讲真话就是一个字:累!老家有一座山叫无杏峁,直到今天为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无杏峁,因为山上明明有杏树啊!这座山很高也很立,山峁峁上圆圆有一疙瘩地,这块地很大,大概600多步,特别是当我家那头老黄牛整齐划一地犁过以后,就好像一顶帽子戴在了山顶这个巨人头上,很壮观!每年种这块地或者收割这块地时,都是清晨鸡还没有叫,麻曲曲就起身了,直到晚上昏曲曲才能回来。记得有一年,这片地种了蔓蔓(马铃薯),蔓蔓结得很大,所以刨了近40袋,丰收之余也让人很愁肠,因为刨下的一袋袋蔓蔓,都要人来背到山下,再用牛车车拉回家,我和二哥当时正是年轻力壮,每人一次背两袋,一袋大概有80多斤,就这样一回回往山下背,背下去再走上山,将近背了这么十个来回,头上的汗水往脚底流了!第二天早上睡起来,弟兄两人腿疼得连路也不会走了,所以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这也正是我一鼓作气考学成功的关键原因。

进入新世纪,我参加工作了,但是每年的国庆节,我都一如既往地回家收秋。朋友圈里都是晒各种美景的,但我只想往父母那里跑,父母的家依然是我的家,有父母的地方才是我人生驿站中最值得停留的地方。2013年前,父母住在农村,家里还种着地,特别是老三样庄稼:蔓蔓、谷子、豆子都种一些,只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庄稼会一年比一年种得少,特别是一些出行不太方便的地都撂荒了,只留下一些平坦的地块,所以这些年秋收也容易一些。2013年,父母进城生活了,受苦受累一辈子也可以安享晚年了。

丰收在望的糜子

如今,我的岳父岳母住在农村,地还种得不少,所以近几年的国庆节,我仍要忙着秋收。今年国庆节,我只有三天的假期,4号就要开始值班。从1号到3号,这三天里我一直在田间里奔波着:剥玉米、砍玉米、拉玉米,好在岳父家住北部风沙草滩区,所以地势平坦,收获起来平出平入,更容易一些,不像我的老家上一道道坡下一道道梁,干起活来特别累。3号下午启程回城里,在车的后备箱里,岳母准备得满满当当,给我们带了蔓蔓、南瓜、莲花菜、芹菜、西红柿、沙盖等各种秋天的果实,都是自家种的……

回首走过的每一个国庆节,虽然我只是行走在阡陌交错的田地间,但是我亲身经历了共和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虽然在秋收的过程中我看起来很疲惫,但我体验的是劳动的光荣、意志的磨炼,收获的是亲情的快乐、家人的团圆,就这么简单!

感受丰收的喜悦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452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