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忠仁(教授)
十二度圆皆好看,就中圆极是中秋。(孙复(宋)《中秋月》) 中秋时节天气转凉,天高气爽,雾霾减少,碧落澄净,苍穹清澈, 所以中秋月看起来最明、最亮、最圆。 所以古人写中秋时节的圆月、满月、明月的诗、词特别多。
如:郭印(宋)《中秋佳月怀杜安行冯当可二首》:绝胜寻常三五盈,魄成金气自然清。 行秀(金)《中秋日答问》: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分明。 丘处机(金)《中秋抵河上——》:自古中秋月最明,凉风届侯夜弥清。 陈尧德(明)《拜星月慢 . 中秋》: 喜今夕,似觉婵娟倍朗,绝胜寻常三五。 严焞 (明)《踏莎行 乙卯中秋长儿省试》:姮娥也解勒清光,年年桂魄今宵满。……
殷文圭(唐)《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圆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圆满、圆全、完备、团圆、和合的隐喻;月是国家和谐,家庭团圆、生活美满的象征;是中国和合文化的一种符号。 所以农历8月15的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写中秋月圆,很大程度上是在写人团圆。
中国是一个月亮的国度,更是一个诗歌的过度。所以中国写月亮的作品特别众多,有人说中国写月亮的诗、词有万首之多。
而在上万首月亮诗词中,写中秋月的诗、词又占了大半。其原因上面曾提到,是因为中秋月最亮最美。中秋之夜,碧空如洗,天朗气清,金风玉露,天地一色,冰轮碾空,月光如水,万象清明,一片澄澈,意象明洁,意境清空,……所谓表里俱澄澈是也! 同时这高悬的中秋月映照下的人间,正好是中秋节。中秋节的花好月圆、良辰美景,还能让人联想到到吉祥如意、和谐圆满、团圆喜庆的社会生活之美。……中秋月的些特点,自然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因而表现中秋月的诗、词特别多。
下面分别对诗中的中秋月、词中的中秋月作一点介绍和评赏:
一、诗中的中秋月
中秋月诗汗牛充栋,人们书写又圆、又明、又亮的中秋月的诗篇、诗句举不胜举,如: 韩愈(唐)《八月十五赠张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 许棠(唐)《中秋夜对月》:中秋朗最偏。 林光朝(宋)《中秋月夜》:一年月色最明夜。 韩琦(宋)《戊申西洛中秋对月》:清光无敌是中秋。 黄庭坚(宋)《和世弻中秋月咏怀》:一年中秋最明月。 智愚(宋 僧)《偈颂十七首》:惟有今宵分外明。……
下面,笔者学习古人的诗歌评点方法,评点10首中秋月诗。
1、刘禹锡(唐)《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环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诗说: 暑退秋来,清爽幽凉;月魄滚动,轮碾夜空;碧落九霄,万景明丽;环宇清净,世界澄澈;……诗人笔下的中秋月夜,清空高远,令人神往。
2、李频(唐)《中秋对月》: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莹。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诗人笔下,秋分刚过,天气转凉。中秋月亮,晶莹光明。诗人接着说:中秋月亮,初看,它升出沧海。如果徐看,即慢慢看,那中秋月是静静地、幽幽地、缓缓地移过夜空、历经杳冥(天空)。此诗写中秋月很很有特点:从晶莹的中秋月出现的季节、时间、节气、初生出海、缓慢升天、悠游夜空、历经杳冥……一路写来,逶迤迤逦,十分美丽。
3、栖白(唐 僧)《八月十五夜玩月》: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疑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诗中说:中秋月圆,胜却别夜; 清光有露,皓魄无烟; 冰轮碾空,婵娟美好;年年岁岁,自古人望;……诗人一片望月怀古的高意远情,悠然不尽,读之令人回味。
4、明光(南唐 僧)《中秋玩月》: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此诗明白如话,不多解说,只讲一个与此诗有关的故事: 一年中秋月夜,明光和尚在钟楼赏月,忽然诗兴大发,题诗曰: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但怎么也续不上下联了,只好怏怏作罢。 第二年中秋,明光又上钟楼赏月,见月光皎洁,灵感来临,续上去年残诗,诗云: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古人说得句如得仙,僧人得句喜不自胜,撞钟数次。雄浑悠远的钟声震动金陵城,惊动百姓,同时也震动了南唐中主李璟。李璟大怒,命捉拿归案,判处死刑。堂上李璟亲自审判,问明原由,皇上大笑,钦佩僧人高才,立即释放。 和尚的才情救了自己一命,也算一段奇文。
5、韩琦(宋)《中秋月二首》: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
此诗写中秋月,写出了一分哲理。中秋夜晚,天宇月满,又圆又明,人人珍惜。中秋之夜,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月的阴晴圆缺会让人们想象到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大概就是美学上讲的移情 效应。 但人们是徒自悲喜和感伤,月亮的圆缺盈亏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本身是无情无感的。这真是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6、黃庚(宋)《中秋对月》:
十分蟾影照人间,一片山河古影寒。
惆怅年年今夜月,人生能得几回看。
黄氏此中秋月诗,令人想起大文豪苏轼的《东栏梨花》中的句子: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黄诗说惆怅年年今夜月,人生能得几回看? 中秋看月亮和清明看梨花时的惆怅心情如出一辙,读之令人感伤莫名。
7、金代诗人王庭筠《中秋》:
虚空流玉洗,世界纳冰壶。
明月几时有?清光何处无。
此诗与明光和尚《中秋玩月》诗意境相似,可谓异曲同工,如出一辙。明月几时有? 清光何处无。直接引用苏轼《水调歌头》和明光的《中秋玩月》中的句子,恰到好处。
8、沈周(明)《中秋湖中玩月》:
爱是中秋月满湖,尽贪佳赏亦须臾。
固知万古有此月,但恐百年无老夫。
此诗通过写中秋月,感叹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百年过客。月亮万古,而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贪赏佳月,也是须臾。宇宙无穷,月亮万古;人生有限,悲从中来。
9、汤显祖(明)《天竺中秋》: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此诗首联写地上江楼赏月的情景:江楼无烛,冷露凄清。风动琅玕(竹),笑语喧哗。第二联写天上:桂花飘落,清香四溢。广寒宫殿,轴帘有声。 颔联令人想起唐人宋之问《灵隐寺》中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美丽诗句。 后两联即颈联、尾联继续写人间的中秋之夜:秋江寂历,渔火疏稀;残月映林,光线微弱;波光幽眇,水鸟惊宿;露冷风凉,流萤不飞。诗人笔下的江上中秋之夜,一片惨淡凄清,读之令人感伤莫名。
10 、李洪(宋)《十六夜待月海上》:
月到中秋已壮观,更看飞出海边滩。
光连贝阙鲸鲵骇,冷射蓬壶屃赑寒。
万顷银涛俱皎洁,一轮金魄尚团圞。
当年李白曾观此,宁肯呼为白玉盘。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李诗写了十五的月亮也写了十六的月亮。其诗特点是宏阔壮观。诗人笔下:中秋之夜,月出东海,光连龙宫,鲸鲵惊骇。冷射蓬莱,屃赑凄寒。天上金魄(月)团圞,海上银涛万顷。……全诗景象壮丽,大气磅礴。 读此诗,我们会想到唐代韩偓《中秋禁值》中的诗句: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 (贝阙,珠贝装饰的宫殿,一般指水府中的龙宫。 鲸鲵即鲸鱼,雄者为鲸,雌者为鲵。 蓬壶,即蓬莱海,海中有三神山。 屃赑(xi bi)又名赑屃(bi xi),龙之九子之一,主驮巨碑,象征负重和力量。)
至于说到中秋月的诗句,那就更是举不胜举了,仅举10句:
1、李峤《中秋月》: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2、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吴刚想离开月宫归人间,把砍桂树的大刀折断了。)
3、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4、寒山子(唐 僧)《三百三首》: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5、张祜(唐)《中秋月》: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6、苏轼《江月》: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
7、曾巩(宋)《答石秀才月下》:今宵月色明千里,秋水与天无表里。
8、杨绘(宋)《中秋望月》:素月玉寒空,乾坤灏气通。
9、惟一(宋 僧)《偈颂一百三十六首》:雅爱中秋月,多情似故人。
10、王中立《金》《中秋》:即透山河影,照开天地心。
这些诗句中表现的中秋月:高悬天空,光照四海,环宇清明,表里澄澈,……其境高旷、阔大、清空、邈远,读之让人无限神往。
二、词中的中秋月
中秋词同样很多。仅全宋词就收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有178首。 下面点评8首中秋词:
1、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中秋月夜酒醉、怀胞弟子由(苏辙)的一首写中秋月的名词。前人评苏轼此词是妙旨幽赏;清雄超妙气凌云。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坡仙此词后被推为中秋第一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是无情的铁的辩证法,这古难全定律,叫人长恨无端,惆怅莫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东坡这句辉映千古的词句,是人间最美好的期盼,也是人间最美好的祝愿。东坡寄情明月,心与神游,物我两忘,虚明高旷。东坡笔下的月韵丰富了我们的审美情怀、提升了我们的审美境界。
苏轼还有这样美丽的中秋月小词《阳关曲 . 中秋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李纲(宋)《念奴娇 . 中秋独坐》上片: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
词人笔下的中秋月夜: 皓月浮空,星河寂淡;暮云渺渺,天影茫茫;丹桂扶疏,银蟾如璧;(银蟾即月亮) 寒光清冷,千古佳夕;……词表现了中秋月夜的清空之美、高远之美、宏阔之美。
3、辛弃疾(宋)《木兰花慢 . 可怜今夕月》上片: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辛弃疾此词是: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辛弃疾词说:今夕明月,悠悠飞逝,去向何处?是别有人间,是地球那边的东头吗?是茫茫汗漫宇宙吗?词人已猜到了月球绕地球旋转问题,与现代科学知识吻合。在中秋月夜,词人仰望高空中的皎皎明月,想到寂寞的嫦娥,为什么一直未嫁出去?是谁留住了她?问得有趣,也问得深情。如此深情之语,嫦娥有知,当存感念。
4、赵以夫(宋)《桂枝香 . 四明中秋》上片:
青霄望极。际万里月明,无点云色。一片冰壶世界,水乡先得。年年客里惊秋,半倚西风、鬓华吹白。觅闲无路,相逢且醉,好天凉夕。
词中写道:中秋月夜,词人望断青霄(也叫天宇、碧落、苍穹),高远的夜空,万里月明,无点云色,上下天光,一片澄澈空明的冰壶世界。 赵词中的意境,若用南宋大词人张孝祥《念奴娇 . 过洞庭》中的话说就是素月分辉,明河照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赵一夫也是南宋政治家、诗词大家。此中秋月词与张孝祥月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5、完颜亮(金)《鹊桥仙 . 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惟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完颜亮《鹊桥仙》:‘赏中秋举杯待月余额至,赋《鹊桥仙》。) 金朝皇帝完颜亮这首词,上片写主人等待月出,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而月为云遮,因而待月不至。下片写作者因云遮月魄,看不到月亮气恼愤怒的神情:虬髯捻断,星眸睁裂。作者狠狠地说:我要用长剑斩断那遮月的紫云之腰,仔细看那嫦娥的美丽体态。 完颜亮是一代枭雄,他这首词直叙胸臆,表现了英豪拔剑,桀骜豪横、不可一世的霸主形象,表现了豪迈奔放、骏爽倜傥、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
6 、徐有贞(明)《中秋月 . 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它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词说,月到中秋偏皎洁,也就是人们说的月到中秋分外明。但人们知道月亮经历了多少阴晴圆缺呢? 问得好!如果说月球诞生于距今65亿年左右的结论成立,那它就经历了65亿次八月十五中秋的阴晴圆缺了。月亮经历了多少次阴晴和圆缺?都不要说了吧!还是珍惜人间好时光最重要。中秋月夜这样美好的时光,希望年年都有,年年都能见到如此美好的中秋月。词想象新奇,发问机智,书写巧妙。是一首很有特点的中秋月词。(中秋月有说是词牌,也叫阳关曲;有说不是。)
7、马邦良(明)《鹊桥仙 . 中秋》:
平分一色,大明千里,银汉无声有路。休教虚度泛灵槎,临太液、蟾蜍无妒。
琼楼高护,冰轮翘顾,直下广寒稳步。
嫦娥亲折桂枝头,霑惹淂、满身香雾。
这首鹊桥仙词主要写月中仙人嫦娥。上片说:月夜长空一色,月明千里,银河无声,嫦娥渡水有路,她乘船泛槎,临近太液仙池,蟾蜍不会妒忌月宫的主人。(灵槎,通往天河的船筏。 太液,本是汉、唐皇宫中古池名,这里代指天上仙池。) 下片说:嫦娥稳步走下广寒宫殿,翘首回顾,只见有琼楼玉宇,高护月宫。嫦娥亲折月中桂花,桂花香气四溢,霑惹得她满身香雾。 (淂,de, 同得) 词主要是写嫦娥,但词人写得很巧妙,他是用银河、天宇、冰轮、月宫、琼楼、仙池、桂树、香雾、蟾蜍、……这一系列天上美丽的意象来从侧面烘托的,词人笔下天上仙境美妙,嫦娥更美丽。
8、陈尧德(明)《酹江月 . 中秋》:
五云如绮,拥姮娥,独占广寒秋色。桂影扶疏银阙冷,香遍人间巷陌。极目澄江,纤尘不染,水与天同碧。玉壶冰里,万山清籁俱寂。
试看此度中秋,来今往古,多少飞觞客。岁岁年年人自老,依旧月明今夕。有酒当歌,旧遊如梦,梦里流光急。暗伤情处,一声楼外长笛。
此词写中秋月夜,既写了天上缥缈云霞、广寒秋色、玉宇银阙、扶疏桂影、飘逸嫦娥……又写了地上澄江如练、水天一色、纤尘不染、玉壶冰洁、万山清寂……还写了人间中秋之夜人的感慨:岁岁年年,今夕依旧明月;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飞觞今夕。岁月不居,时光荏苒,暗自伤情,伤情处,楼外一声长笛。 此词,景中寓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中秋之夜的词人,伤怀无端,惆怅莫名,读之让人感伤惆怅。 (飞觞,举杯行觞,一般指行酒令,也代指饮酒。)
写中秋月的词句更多,仅录8则:
1 、向滈(hao)(宋)《水调歌头》:谁念嫦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
2、辛弃疾(宋)《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3、刘辰翁(宋)《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
4、费寀(cai)(明)《大江东去 . 中秋夜月》:水色连天,月光连水,皎洁如冰雪。
5、张邦奇(明)《水调歌头》:忽见嫦娥索笑,携手湘妃上下,千里练光寒。
6、解缙(明)《中秋不见月》:吾闻广寒八万三千修月斧,暗处生明处缺补,不知七宝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彻乾坤万万古。三秋正中夜当午。 (修月斧传说月中有八万三千人持神斧修理月亮。 七宝,佛教有七宝之说,也指七宝楼台,这里指广寒宫中的七宝楼台。)
7、陈大成(明)《庆清朝慢 . 中秋》: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浮生几遍秋光。 8、张学贤(明)《菩萨蛮》(回文词):看得几时圆,圆时几得看。
这些写中秋月的词句, 或写中秋月夜,长空万里;或写广寒宫殿,嫦娥寂寞;或写清辉洒地,月色如水;或写寒魄映空,冰壶澄澈;或写夜月怀友,寄情千里;……词句从多方面、多侧面、多角度书写了中秋月,意象美丽、意境悠远、意蕴深赡。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