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特别是住在楼房低层的,在近段时间会有这种体验:每天清晨,门外清风徐来,便有浓郁的桂花香气飘入屋中,使得整个早晨都变得香甜起来。
还记得之前每年桂香浮动的时候,都是先吃过了月饼与螃蟹,再反复纠结计划不久后国庆节的旅游行程。不过到了今年,就没有这种烦恼了,难得的佳节同庆,一个中秋,一个国庆,正好凑成了我们的大家庭中国。何况长达八天的假期,也让阖家团圆与普天同庆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再说起中秋节,自古就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早在汉唐时期就已定型。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道出了自古以来人们在中秋节里对于家人朋友的思绪以及期盼阖家团圆的迫切心愿。
月明中秋夜,共话团圆时!是中秋节自古不变的恒定主题,而说起明月以及中秋,在各类古籍中,也记载了不少相关的奇闻轶事,如今就摘录一二,聊做分享。
更多古今异闻,尽在《山海异语》!
《酉阳杂俎·卷一·天咫》:过去有传说,在月亮上是有桂花树和蟾蜍的存在,月亮亦名蟾宫,因此有了蟾宫折桂的典故。
而在《山海经》《博物志》之类的异书中,则是详细记录了月亮上的桂花树足有五百丈之高,在树底下有位唤作吴刚的人,每日里都在用斧头砍伐树身。然而神树有灵,每次斧头砍出的创伤都会马上愈合,因此只能永远砍下去~与西方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遭遇有点类似,都是几乎无穷尽的惩戒,东西方神话很多地方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据说吴刚本是西河人氏,因为在学习修仙的过程中犯下了弥天大罪,因此才会被贬去月亮上砍伐桂花树。
而在佛门的经卷中也有关于月亮的记载,在佛门圣地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亮从那里经过,树影会倒映在月亮上,因此看起来就像是月亮上长有树木一般。也有人说月亮上的蟾蜍与桂花树,其实都是大地倒映在月亮上的阴影而已,空白处则是江河湖海等水源的影子,道理和前面所说的差不多。
《法苑珠林·卷四·月宫部》:‘复何因缘月宫殿中有诸影现。此大洲中有阎浮树。因此树故。名阎浮洲其树高大影现月轮。又瑜伽论云。由大海中有鱼鳖等。影现月轮。故于其内有黑相现。’
叹曰:还记得前几天,演员江疏影曾在微博上向演员吴刚道歉,便是因为重名引起的误会。其实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就如同广寒宫中的嫦娥玉兔一般,早已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而在这份对于传统文化历史的记忆里,更多的还是明月桂香所带来的团圆之思,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子不语·卷六·阴间中秋官不办事》:罗之芳,是湖北荆州府监利县的举人。他在辛未年参加朝廷会试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福建蒲城县的李某前来拜访,李某见到他之后,就说道:足下这次会试必定能上榜,但只怕还是做不了官。
罗之芳听后,觉得很奇怪。然而等会试结果出来之后,果然是榜上有名成了进士,却因为没有空缺而无缘当官。
罗之芳这下更觉神奇,便上门拜访李某一问究竟。李某却说道:在不久前做了一个梦,梦见罗之芳将会在不久后担任蒲城县的父母官,所以才前来拜访。罗之芳亦是惊疑不定,此时离朝廷选拔官员的周期尚早,便在京师某户人家授馆,自以为将来朝廷选官,必定会得授蒲城县县令一职。
然而春去秋来又一年,就这样过了三年都没有空缺,罗之芳却因为偶然生病撒手而去,家人也不知道李某曾经说过的事情。
到了第二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罗之芳家里人请仙扶乩,乩仙自称是罗之芳,家人都不相信。那乩仙便将昔日教授私塾时留存在《礼记》中的螺蛳湾田契之事说出,正好此时家里人正因为此事与乡人诉讼官府,一查之下果然分毫不差,当即就相信了。
待家人问罗之芳如今境况时,罗之芳说道:与昔日李某所说不差,如今在蒲城县做城隍,而阴司公务繁忙更甚于阳世,一年下来,只有中秋节可以按例放假不做事情。也是因为中秋节的时候月朗风清,可以趁此良宵回家探望一趟,如果是在其他日子,就没有空暇时间了。
叹曰:虽只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奇闻记载,却也说明了古人对于中秋节的重视,无论是在天上地下乃至于冥司,都将中秋节作为了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还记得清人金圣叹曾留有绝对半夜三更半与中秋八月中,亦可谓是触景生情偶然天成了!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58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