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毕阳敏:月光下,我怀念儿时月饼的味道

秋,含着雨露、携着雨丝、披着黄甲、抱着果实,一个丰硕的季节款款而至。时光从指缝间穿梭而过,转眼又迎来今年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一个神圣的节日,是一个团圆的佳节,就像此时的月亮一样,圆润完整,没有一丝一毫的缺憾。拜月、赏月、吃月饼、共话团圆,成为家家户户永恒不变的约定。人们会在这一刻相聚在一起,享受这安逸祥和的氛围。

中秋节的主角便是月饼,走亲访友,月饼是必不可少的馈赠佳品。吃月饼也自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是心意,是传承,更是寄寓了人们对甜蜜幸福、阖家团圆的期望。小小的月饼,承载着深情和思念,就像那串串秋果,承载蜜甜和向往,飞向心中的挚爱与牵挂。

现在过中秋节,满超市的月饼品种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包装精美,口味众多。但岁月变迁,相比之下却没有了过去的传统节日气氛,吃月饼只是应个景,我也觉得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我怀念以往有着浓厚人情味和传统文化的中秋节,更怀念那份真诚、善良与质朴。

我对小时候吃月饼的记忆尤为深刻。在那个购买米面油糖都有所限制,物资严重匮乏的年代,月饼只有场部的供销社里才有卖,还得排队凭票购买,品种也没有那么多的花样。我的记忆中就是传统的麻搓月饼和秃酥月饼两种。我比较喜欢麻搓月饼,黑芝麻和冰糖磨成粉调制的馅,厚厚的面皮包裹着压成饼状,月饼表面再裹上一层薄薄的黑芝麻或白芝麻烤制而成。包装也很简易,粗糙的牛皮纸,四块月饼为一斤包裹成圆柱状,外面用细细的纸绳交叉捆绑着,上面用一张小正方形红纸写着中秋月饼的字样。那时候我家里,每个人是吃不到一整块月饼的。节前买回来的1斤月饼,妈妈常常会分出一块,拿刀将月饼一切四份,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先解解馋。剩下的便是要留着,待中秋之夜赏月时才吃的。分到手的1/4块月饼,我也只是捧在手里闻一闻,用牙齿轻轻咬下饼尖部分,瞬间满口都沁润着冰糖和芝麻香气,齿颊间都飘溢出甜甜的愉悦。然后把手心里的渣渣全部吃完,用舌头舔舔嘴唇,再从作业本的中间,撕下一张自我感觉比较干净的纸,将那一小块被我舔缺了棱角的月饼细心地包起来,藏着。待几日后,弟弟的已经吃完了,我再拿出来在他面前炫耀一翻。望着他极其惊讶和乞求的眼神,我便小心地将这1/4块月饼再掐下一小块分给他。接下来我们就天天期盼着中秋节快快到来。

图片

中秋之夜,圆月高挂,妈妈会早早地备好饭菜,全家人吃过晚饭,爸爸便将小方桌放置门前院中,很有仪式感地摆上月饼、红枣、花生,再从菜园子角边柚子树上摘下大大的黄橙橙的柚子,一盘平常吃南瓜攒下的南瓜子已被妈妈炒至香喷喷的,也一并摆放在小桌上。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再加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全家人一一合手于胸前,对着月亮拜上三拜,祭奠月神,然后围坐小桌, 嗑着瓜子,分吃着月饼和甜柚。小小的院子里弥漫着浓浓的果饼香气。秋月如轮,皎洁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斜下来,映衬着全家人幸福的笑脸。那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吴刚在伐桂,挥汗如雨;嫦娥在翘首凭栏,双眼望穿;玉兔在绿草花丛间跳跃,笑看人间……这些美丽的童话都是外婆将我揽坐怀中,在月光下讲述的。与童话一同住进我心里的,还有那份依在外婆怀中的温暖。一家人沐浴在月光下话家常的场景,如同那1/4块月饼的味道,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现在许多人都爱相约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爱在静谧的夜晚,在落地窗外的阳台上倾听月的歌声,在温柔恬静中,让自己的思绪缓缓地释放。如今,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已同月亮住在了天上,我抬头仰望,那轮明月洒下了一地的思念,我愿随它在云中漫步,听它讲古老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想,让柔和的月光照在身上,犹如与亲人拥抱。此刻,一抹温情掠过,思念的滋味隐隐地在我心里蔓延着。

*作者简介:

毕阳敏,笔名一缕阳光,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60后文艺女青,闲暇时写点心情小散文,偶有拙作见诸报端。往事随风,浅笑而安。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603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