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凉天佳月即中秋

一、赏月

据考"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中秋成为一个约定的节日则始于唐代,宋代时,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全民性节日。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宋代的中秋雅事。

宋代的都/市

据《梦粱录》记述皇帝在宫中建有"赏月桥"皇帝在中秋夜晚泛舟赏月,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把月。琴瑟铿锵,酌酒高歌,寻欢作乐。至于肆间小铺之家,也登上小小的月台,安排家宴,聚集子女,以酬佳节。即使陋巷中的贫穷之人,也解囊使钱,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夜市通霄达旦直到五更,游人如织至晓不绝…

高台楼榭

邻家月台

二、会友

宋.马远《月下把杯图》图右上角有两句"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画面描写的是两个友人相逢于中秋时节的场面,左边的是客人,右边的是主人,三个小童一个端着果盘一个伫立一个抱着酒坛。这是多么真挚的令人羡慕的交情!

人能无著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

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

诗的大意是:如果一个人不执念占有什么就不会烦恼忧郁,万般境遇都不算什么 不过是一笑了之,超然物外的人不会等候八月十五中秋夜宴,随时随地都足以,山间的清风明月就如同美酒佳肴一样让人陶醉神往……境界之高,无以复加!

三、观潮

自八月十一日开始,杭城里就有观潮的人,至八月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散。临江的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盛况空前。另据《武林旧事》记载,此夜浙江江面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若星河,时人无不顿足,夜深曲重直彻人间,……那时的中秋之夜是多么的浪漫!

月夜看潮图

另据《武林旧事》记载每岁京兆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冲战船数百,分列两岸,摆开阵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突然硝烟四起,水瀑轰动,声如山崩,烟波浩渺,敌船倾刻间为火所焚,随波流逝~~~。吴人善水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奋勇,溯水而上,出没于惊涛骇浪中,腾身百变,而旗尾不沾湿,以此竞技夸能!豪民贵宦争赏银彩,江河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满眼的俏丽佳人,车马塞途,竟找不到席地而坐的容身之处,…江浙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夜潮留向月中看

说到观潮就不得不说说大v苏东坡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里面有四句是这么写的,"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感叹不知何时才能有个如意归宿,长此以往,也像沧海波涛那样,不时掀起白头雪浪,时光如梭,江水本不可西流,只因不能与潮势相敌,故而调头向西流…这种心境我想不到不惑之年的人是很难体会的!是啊,岁月不待人,但是在某个时刻依然年轻依然澎湃!

四、润笔

皇家手笔/廋金体

似乎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书法",更像是"剑法"不得不承认这个字体很高级!势如破竹,可惜练的不是《避邪剑法》,无力挽回大宋江山,…可惜了!一代宗师!

于心而言中秋最可贵的便是"思念"之情,真没想到千年之后,我们依然望月怀远身心两端,不能出必告,反必面,不能尽绵薄之力……亲朋多保重!

C牛/写于辛丑年八月十五日子夜。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631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