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2首冷门而优美的中秋古诗,让你回到千百年前,与古人赏月夜话

中秋节是传统佳节,是一个团圆的好日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百年来,人们在八月十五的月光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中秋节。

自然,会有许多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中秋诗句。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2首冷门而优美的中秋古诗,让你回到千百年前,与古人赏月夜话。

第1首,《查林对月》:一天风月近中秋,凝望家山不阻修。漫浪疏林人已倦,心期犹与素光谋。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王偘。王偘在宋理宗、宋度宗时期颇为出名,而他的诗歌多道学诗,具有理学家的理趣。

这一首中秋诗,而且是在查林赏月的诗。阻修,是路途阻隔遥远的意思。不阻修,自然就是不遥远的意思。

快到了中秋节,诗人在树林里面赏月,他感叹道:我所处之地,与家乡并不遥远。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家不遥远呢?说不定在现实里,他与家乡相隔比较远,无法在短时间回到家人身旁。

可是,在诗歌里,诗人的确和家乡是不遥远的。因为这种不遥远,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感受,更多是诗人渴望回到家的迫切,以及现在一个人赏月的孤单。

就好像一个男人向一个女人表白:你看,我们挺合适的,要不然在一起吧。至于女人觉得合适不合适,男人是无法顾及的,他的重点在于我觉得我们合适。

言归正传,正因为诗人想念家乡想念家人而无法在彼时彼刻,与亲人团聚。所以诗人只好把自己的一片心意寄托在月亮之上,希望通过月光来传达他的心意。

这种写法,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大诗人李白送给王昌龄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而这首诗里的诗人,借助月光的皎洁,表达自己内心皎洁,志向高洁,颇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另一方面呢,诗人也希望把自己思念家乡、思念家人的心意通过月光传达到家人眼中。

王昌龄有辛渐这个传声筒,而诗人则只能通过月光作为中介。

所以心期犹与素光谋,不但巧妙承继了前一句的游子倦游之意,更有无限情意在月光中挥洒。

中秋节之所以动人心弦,其实并不是月亮的圆和亮,而是人们把团圆之心寄托于其中啊!

第2首,《中秋待月》:耸肩危坐觉寒侵,云罅玲珑看涌金。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据床老子非无兴,造物小儿真有心。凭仗何人讼风伯,为侬西北倦层阴。

这首诗的作者是金代诗人王寂,现在同样属于冷门诗人,普通老百姓也不必知道这个诗人的身世。

我们还是直接来欣赏这首中秋待月诗吧。顾名思义,这首诗是写中秋节的时候,诗人等待赏月的情景。

等待总是煎熬的。怀着迫切之情等待,就会很激动。怀着期待之情等待,就会很忐忑。怀着侥幸之情等待,就会很焦虑。

而等待月亮出来这一个简单的过程,大概只有小孩子会雀跃激动吧。

记得小时候,我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聚在一起,然后不停问奶奶:月亮婆婆什么时候出来呀?

而诗人却正如当时年轻的我们,等待月亮的过程中心潮起伏。

觉寒侵,显示出等待之久。涌金,此处指月亮。前人诗句有:楼西凉月涌金盆、 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等。

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这两句我个人最是喜欢。

前一句,乃是说中秋节一年一度,等待中秋节的月亮已经等了一年,所以用一个恨字。

这种一年一度的情感,自然而深切。正如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也是一年一度,所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后一句,则是说既然等了这么久,也就不在乎今天多等一会儿了,还是不要烦躁,耐心等候吧。

短短两句,就把诗人等待月亮的心境描写得惟妙惟肖,十分切合诗题。

最后两句,则是说现在的云朵把月亮遮住了。希望有个人能够给天上管理风的风神捎句话,让风神吹一点风,把乌云给吹走。这样诗人就能够欣赏中秋节的美丽月光了。

奇思妙想,足堪一笑。于是,这一首诗便有了幽幽之韵味,值得千百年后的你我留目一顾。

大家还知道哪些中秋节的诗词呢?欢迎留言哦。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649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