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月亮都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并衍生出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古诗词,可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友人寄盼;也可以是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贬谪途中对家人的想念;还可以是现代人表达爱意时脱口而出的今晚的月色真美。
你们会在什么时候才会想起来抬头看一看月亮呢?是伤心的时候,想要的安慰还是开心的时候,想要的分享。天上的云会被风吹走,但是月亮不会,我们在平时可能不会去看月亮,但是总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不管天涯海角都会不约而同的抬头看看月亮,那就是花好月圆的中秋节。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当时被称为 祭月节,而后发展成中秋节。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而在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从此以后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吃月饼也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不同于激情赛龙舟的端午节,阖家团圆的中秋节会更显得温馨,就像是在越来越长的黑夜里点亮的一盏灯,天上人间各执一盏,清冷与昏黄照亮行人前进的路。
不论是怎样的心情,当我们抬头看月亮时,都或许会被它散发出来的清冷的光所感动,或是静静地看着它,或是继续漫步在月光之下,唯一确定的是我们的心不会再空荡。
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
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65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