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农村俗语:“八月十五早看天,来年不用问神仙”啥意思?准确么?

今日是中秋佳节又是国庆节,全国人民阖家欢乐,庆团圆、庆国庆又庆丰收。这个节日对于古今农民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丰收的希冀,又有播种的盼望。而关于农业生产是否顺利,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农业生产全部靠天收,预测天气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前人们根据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结合时令,总结出一套关于气象变化的农谚俗语,虽然不见得有多准确,但是也有一定准确的概率,从而更好的促进人民进行农业生产。

所以你看,关于天气变化的农谚俗语有很多,比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各种农谚天气预报,比如关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天气变化预测——八月十五早看天,来年不用问神仙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根据中秋节这天的变化,可以预测来年一个大致气候变化走向,比抽签占卜,求神拜佛还要准确。以这句话的意思来看,以前的人们并不见得都迷信,更相信实际的气候变化规律,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也看透迷信求雨并不靠谱,而更相信物候变化规律性。

关于中秋节天气变化的农谚俗语有不少,比如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八月十五火烧天,来年是个大旱天,中秋有雨冬节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老沾天,麦子出在泥巴田等等。从这些谚语俗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农历八月十五这天的天气对未来很重要,关系着之后天气变化,进而影响农业生产。这些谚语俗话,是以前,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规律,总结出这样的气象农谚俗语,预测旱涝,指导农业生产,促进人们丰收,算是当时当地的天气预报。由此,关于这天有多种多样的气象农谚俗语,会有一些偏差,甚至互相矛盾,也就很正常。

现在,随着气象学科越来越发达,人们就会发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变暖,冰川融化等问题的发生,以前关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农谚俗语,在复杂的气候变化下,准确性并不是很高,只是有一个粗略的概率而已。好比说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这句话,无论八月十五是否下雨,春季本来就少雨,干旱概率很大,才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这种大致的季节性气候规律,本来就有迹可循,所以这句话的气候变化规律,还是有蛮高的概率性。

由此可见,以前人们总结出来这些关于气象的农谚俗语,是结合季节性气候变化规律为参考,并不是纯粹胡说八道。因此,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才能形成农谚俗语,在一些地方广为流传。只是,现在我们有了更为准确的气象卫星,有更加准确的实时天气预报,来指导农业生产。而这些根据节日、节气等天气变化,来进行天气预测的农谚俗语,在民间只是作为一个粗略的参考而已,准不准确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我们有了更准确的天气预报,能够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促进人民丰收!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805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