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重阳节寻访宝藏老人李保田:倾洒诗情扬文化

原标题:重阳节寻访宝藏老人 | 李保田:倾洒诗情扬文化

编者按: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重阳节来临之际,记者们走访了新郑市的宝藏老人。他们有的深谙太极、有的热爱书法、有的手拿相机记录下新郑的发展变迁。虽然已退休,但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开始新的学习和创作,在社会中发光发热,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宝藏老人。小编将通过对一些宝藏老人的专访,让读者一同感受老人的幸福与快乐。

李保田:倾洒诗情扬文化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黄帝故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新郑人,承载着传承创新、厚德载物的新郑精神。故里怀抱中,一位67岁的老人以诗词曲为梯,研究、创作、普及诗词曲,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新郑文化。他就是河南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新郑市退休教师李保田。

(李保田在电脑前创作)

打小,李保田就对诗词感兴趣;在从教生涯中,他经常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述诗词故事与文化;2014年退休后,他将精力倾注到诗词创作与普及上。一个强烈的愿望一直激励着他:希望诗词之花遍开新郑。

但创作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诗词文化基础,还得研究古文,才能写得有内涵。当代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却很少。李保田说: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断了线。于是,历时5年,经过甄别与遴选,他从古今数千家词人的数万首词作中筛选出5314首各家的代表作,汇编成《古今词人名作词牌选编》,并且对500个词牌产生的背景、特点、格式、格律,以及适合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于什么样的场面都作了说明,以便读者学习。

黄帝文化是新郑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李保田说:黄帝生在新郑、长在新郑、建都在新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要将这种文化弘扬出去。他阅读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内容后,发现此书涉及黄帝治国理政、农业、用人等方面的内容。他将此书翻译成《黄帝四经浅解》,让当地人更好地了解到与黄帝有关的典故、成语、故事传说。

此外,他还编著出版了工具书《古今词人名作词牌选编》《诗词曲知识》《古今咏物诗词选》《茨山居士话诗词》等,被中华诗词研究院暨中华诗词研究会赋予一级诗词著作家称号,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授予中国当代实力派诗词艺术家荣誉称号。

但李保田不止步于此,他说,要弘扬新郑文化,必须发动众人的力量。因此,除了著书,从2009年开始,李保田每周三在新郑市老年大学义务传授诗词知识。因很多学生年龄大、诗词底子薄、接受能力差,李保田提前备课,尽量将知识掰开揉碎了讲给他们。在他的影响下,众多大龄学员以国家大事、新郑的古景清涧、亲人相守等为题,将自己对祖国、对家乡及对亲朋的热爱诉诸一篇篇诗词中。由他创办的季刊《溱洧潮》不仅成了这些大龄学生们展示自我、相互切磋诗词写作、传播新郑文化的一个平台,还吸引了云南、四川、贵州等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投稿。如今,已有多名学员在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组织的诗词大赛中获得佳绩。这让他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很多时候,他一睁开眼睛,邮箱里有上百篇诗词爱好者的诗词等着他点评、《溱洧潮》的内容等着他校对……尽管忙碌,可看到越来越多的老人把日子过成了诗,发现新郑的诗词氛围日益浓厚,看到国家对诗词文化的重视,他沿着时光的脚步且歌且行的步伐就愈加坚定。

官微矩阵

新郑发布 新郑融媒 新郑广播电视台

新郑融媒记者:尹春灵

编辑:郭双双责编:陈扬

主编:刘丽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56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