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题目下方的蓝色字体《并州诗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漫步五彩缤纷的百花苑,欣赏四季盛开的奇花异卉了。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导言
霜降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中国北方到了霜降时节,夜里散热很快,温度会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于是圆润的露水改凝成六角形的霜花,形成入冬前的初霜景象。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名霜降。
时令已到霜降,暮秋景色已达极致。瞻望旷野,百草黄枯,寒意浓郁,不再听到鸟的鸣唱、蝉的噪鸣、蛙的琴鼓。一阵阵寒风刮过,许曳间,就千里霜铺,万里飘叶了。
值此暮秋时节,面对苍茫秋色,历代文人雅士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今择其中经典之作辑录于下,供广大诗词爱好者赏阅品鉴。

霜降读诗

【霜降经典古诗词赏阅】

《燕歌行》
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赏析】
转眼间,露去霜来,君游历在外,佳人思念不已,若那牛郎织女,只能遥相望。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赏析】
唐朝诗人元稹有一组咏二十四节气的诗歌,这是关于霜降节气的一首。霜降时分的秋天一片萧瑟之气,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是说一候时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把自己吃肥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在这里诗人就用了豺祭兽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鸿、思乡,这时候可以饮上一杯美酒,忘却这他乡故乡、忧伤哀愁、古今岁月。

《赋得九月尽》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赏析】
霜降后,秋将尽,莫要再赋愁绪,把握最后的秋景。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唐-戴叔伦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赏析】
边塞的军营,秋霜凝结,半夜胡笳音起。

《斫 竹》
唐-杜牧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赏析】
废旧的寺院竹子已不如往昔生机,霜色深深,秋意浓,居江南,归何处?

《寒 夜》
唐-孟浩然
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
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帏。
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
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赏析】
寒夜灯下补衣的佳人,倦懒稍歇,夜深灯花落,身上秋衣暖,晨晓霜满飞。

《出 郭》
唐-杜甫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
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江城今夜客,还与旧乌啼。
【赏析】
霜露近晚冷凄凄,故国他乡一样景,今夜是江城客。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赏析】
这首诗给人的感觉的冷清而萧瑟的,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笼罩着平沙落雁、旅馆鸡鸣。而产生这种冷清萧瑟之情的原因,正是这浓厚的思乡之情啊!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赏析】
刘长卿这首诗写了秋日游子的羁旅之思,登高远眺,远树苍苍,人烟渺渺。霜降日的断鸿之声格外悲切,而羁旅之思也分外低迷。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里说,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诗人不需要白衣送酒,自己带酒而来,一醉方休。

《秋山寄陈谠言》
唐-王昌龄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赏析】
山间秋叶黄,朝露已成霜,夜中未眠,独居心凄凄,若思念难归,鸿雁可南飞。

《岁 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赏析】
秋天万物肃杀的景象本来就容易使人悲伤,而霜降时节天气又更是骤冷,对于去国怀乡的人来说本来就伤感,更何况像诗人白居易这样有过起伏沉落的人生阅历的人。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境似和这霜降的节令一样到了暮年,觉得命运已定、无需多言,与寒冷的天气相对应的,是作者心灰意冷的人生态度。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赏析】
开元四年秋,张九龄在左拾遗职位上任满,因与宰相不合,以母老为由,辞官归家乡韶州奉养老母。九龄登楼望远,回想任职经历,反思辞官决定,写下该诗以抒发压抑而不得志的心情。诗人能从秀丽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内涵,抛却了赤裸裸的实用性、功利性的目光。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秋来登山看红叶,白云深深藏人家,染着秋霜的红叶比花更美。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秋深天寒,姑苏外寺庙钟声传到客船里。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赏析】
山中空气清朗,夜里上了霜,漫山树,红中透着黄。

《霜 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所以才经得起寒冷的考验。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
战场上瞬息万变,秋色里吹起号角,霜重而鼓声渐凝,愿誓死报效国家。

《新营小斋凿地炉》
宋-欧阳修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
【赏析】
即到了霜降时节,各种室外的劳作都停止,人们开始准备猫冬了,把门窗缝都用泥涂严,屋里生起火炉来替代暖和的天气。

《列岫亭》
宋-江定斋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霜降时节的深秋山景。倚栏远眺,可以看到村外的疏林,秋气渐深,使秋天的山也多了一份苍健之气,江上水浅。诗人感觉到天地烟霞与其融为一体,,蓦然回首,时间却已是新月黄昏。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赏析】
四季轮换,天道自然。依时令而作息,也是最好的人生选择!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赏析】
词的上片写楼中远眺情景。江上水浅,是深秋霜降季节现象,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酒力渐消",皮肤敏感,故觉有"风力"。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是唐宋诗词常用的典故。苏轼对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抵死不肯离开。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诗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宋-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
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
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赏析】
在深秋的寒夜,一位老人,带病登城巡视,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夺去的土地,不能收复,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怅,那又怎么办呢?一味地借酒浇愁吗?不,他还要与客习射,走马练武,于是就出现了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的场面,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词作者曾为抗击金兵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年事已高,还想与客走马比武,以振当年雄风,却又偶病不能射,感愧老病,不能报效祖国于疆场,只好回首长望北方的云中郡,那魏尚和李广奋勇抗击匈奴的土地。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叹病老,而是热切地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只因为报国有心、回天无力而抱愧和感喟。虽有力不从心的悲慨,却仍然豪气逼人,给人以激励和振奋。
《过夏国新安县》
元-耶律楚材
昔年今日度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
【赏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死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存世。
作者在诗中回忆三年前的霜降时节曾经路经松关,虽然道路崎岖行路艰难,但沿途风光秀美,留下了美好印象。如今回首往事,感到如同倏忽一梦。
《舟中杂纪十首》
元末明初-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赏析】
这首诗写了霜降时节的舟中之景,一反萧瑟之气,秋天的精致在诗人笔下逸兴遄飞。老树斜辉,流水人家,含露秋花,以及霜降时分肥美的螃蟹。沽酒看山,更是使人心情十分爽朗。连操舟女子归家时,嘴里都是唱着歌儿的。
《迎霜降》
明-何景明
烈风扬云旗,鼓角悲广路。
庭前玉树枝,昨夜微霜度。
幽人蹑葛屦,出户履寒素。
胡当戒坚冰,及此岁将暮。
【赏析】
每逢霜降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温度降低时遇到地面上的物体,就会附着于其表面凝结成霜。清晨在太阳出来前,我们时常能看到包裹在干枯树枝上的雾凇,这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冬天快要到来了。
《如梦令》
清-黄琬璚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赏析】
黄琬璚是嘉庆、道光年间有名的才女,善弹琴,指法微妙,妇女从学者甚多。书法娟秀,诗词尤有名於时。词人登上高楼,看到树上一片片鲜艳的红色,以为是芙蓉花开了。仔细一看,原来是霜降时分的丹枫。这首诗与杜牧那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致郭老》
当代-老舍
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跨。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瓜果齐歌丰产日,高天一弹吐光华。
【赏析】
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满眼丰收光景,如火似锦,非常壮观。
【版权说明】
1、本文由《并州诗苑》(Bzsy2017-0707)公众平台据网络图文素材编辑整理,版权归本平台和原作者共同所有。转载须经本平台授权。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本文图文素材源自网络。向图文素材提供者致以诚挚感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并州诗苑》公众号,邀你免费赏阅最经典的诗词曲赋美文佳作,品味最可口的文化大餐!
了解华夏文脉传承,获取最热门的文史知识,一手信息,尽在其中。
微信扫一扫,更多精彩尽在本公众号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8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