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霜降·诗词·人生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转眼间,秋处露秋寒霜降,我们迎来了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一一霜降。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加棉裳。今年秋天是淫雨霏霏,连天不开,乍寒还暧,虽已时至暮秋,山西仍然雨水成灾,天气反常。白居易在《岁晚》中说: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看来一切都要归于平静,恢复本源了。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到了霜降,就要告别陶渊明那种夕露沾我衣的生活情趣,而是诗人杜甫所看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场景。

由于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露水变成了苦霜,经过霜打之后,秋风扫落叶,那真是残酷无情,转瞬间就会进入万物萧杀的景象。因此,霜降是秋季向冬季的一个过渡。

自古逢秋悲寂寥,更那堪天寒霜降。落霜本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触景生情,霜又成为古代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借霜景而抒情者不可胜数。

无论是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还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霜都无不透露出凄清和悲凉,更增添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寒冷。

而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霜更增添了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尽管如此,但也不乏我言秋日胜春朝。霜降,自然界虽然万物肃杀,但也不乏菊花傲霜开放。

面对自然界的霜降,由于心境不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而能表现出无比乐观豪放的,自古及今非领袖莫属。

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主席看到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在《采桑子.重阳》中,毛泽东主席看到的是: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如果不经过秋霜冬雪的孕育,就不可能有春天萌发的希望。社会人生,亦是如此。主席所见到的正是不同常人所看到的,在霜天,他看到的满是希望,充满了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不受一番冰霜苦,那得梅花扑鼻香?让我们张开怀抱热烈的拥抱霜降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中霜降的秘密,请点击下方:

举报/反馈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82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