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唐朝留下一首古诗,泄露唐玄宗时代舞马衔杯的秘密,谜底是这样的
在唐玄宗时代,曾有一个特殊的庆祝节目,名为舞马衔杯,但其最后环节却并未被史书记载,最后,有人居然在一首诗中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唐玄宗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皇帝,他曾经带领大唐王朝走向了辉煌,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场景,也因为自己的贪杯好色而轻信安禄山,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导致李唐王朝元气大伤。唐玄宗是一位会玩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位会玩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想出不少有趣的娱乐项目。

在史书记载中,唐玄宗有一个特别壮观的保留节目,该节目就是舞马表演,也被后世称作是舞马衔环。史书中称,每逢每年的千秋节来临之时,也就是玄宗皇帝的生日当天,宫中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其庆祝地点主要是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下。盛会表演项目多为表演歌舞与杂技,其中最有趣的当属舞马助兴。在庆祝当天,约有上百匹舞马披金戴银装饰华美的分列两队,在《倾杯乐》曲中翩翩起舞,每一匹马的一行一动都与音律契合,甚至在一曲完毕之后,最雄壮华贵的舞马还要口衔酒杯向皇帝祝寿。在当时唐玄宗看来,舞马表演无疑是最大的祥瑞之兆,连动物都能对自己如此谦恭,足以说明自己是天下共主。
舞马衔环的表演之所以能得到唐玄宗的垂爱,正是源于其表演过程的宏大与精彩。在百马表演完毕后,后场身强体壮的力士会抬来三重床榻,专门放置于华清殿前。此时不用驯马师以鞭子驱赶,其中一匹领舞的头马便会自行登上床榻的最高层,接着伴随着吹奏像跳胡旋舞一样旋转起来。
跳舞期间,头马一直微闭双眼,直到一曲终了才缓缓睁开眼睛,并径直走向一旁斟满美酒的银杯,将其用嘴衔起,并向玄宗和玉环屈膝礼拜敬献美酒。敬献之后,又有数名力士纷纷前来抬起床榻,抬着它缓缓行至殿前,给玄宗敬上美酒。
不过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马是一种动物,其智商完全不能与人类相提并论,即使是训练有素,往往也需要驯马师对其进行物质奖励,否则,马是不会形成条件反射的。那么,驯马师在舞马结束之后,是否会给予其奖励呢?如果给予奖励,奖品又会是什么?一直以来,历史学家们始终未能揭开该秘密,直到一首唐诗的出现,才让他们恍然大悟。
此诗就是唐代诗人张说所作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是一首专门为千秋节所作的诗歌。当时的张说位高权重,是玄宗朝的重臣之一,因此有资格参加如此重要的盛会。诗人张说在诗歌中写道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髹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全诗详细描写了舞马衔环的表演过程,并且利用丰富的词藻将宴会的盛大场面及舞马表演的精彩呈现出来。有趣的是,其中最后一句话颇耐人寻味,所谓的垂头掉尾醉如泥,正是详细叙述了表演舞马的马匹得到了相应的奖励,即被赐予喝下敬献给唐玄宗的美酒。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唐玄宗的确是一位擅长玩乐的皇帝,无论是宠幸贵妃娘娘还是斗鸡走马,都能达到超过常人的水准。但是唐玄宗的发明却未能传于后世,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多数皇帝都认为唐玄宗是一位不务正业的皇帝,发明舞马衔杯并不是为政之道,而是败政之举,是真正的亡国之兆。正因如此,我们也要以此为教训,毕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永远是一面最真实的镜子。
参考资料:《唐代皇帝》 黄彬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8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