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赏析古诗3首,探索霜降与红叶的奥秘

1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即将过去,冬季就要来临。

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冷空气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变化大,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值得注意的是,霜降并不代表一定降霜。因为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然而古人没有现代如此先进的观测仪器和大数据计算,只是依照经验,一般在霜降节气后就会出霜(北方地区),因而把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命名霜降,也是比较精确的。

2

霜降以后,大地一片萧索,大部分植物的叶片开始凋零。

受到低温影响,叶片中的叶绿素受到破坏,呈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因而大部分开始发黄,然而有不少树种的叶片中含有花青素,于是逐渐变红。

在秋天变红的树种里面,最著名的就是枫树和黄栌,其他诸如黄连木、水杉、漆树树、懈树等等,都会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因而秋季登高望远,欣赏红叶,看层林尽染,也是一大幸事。

3

古往今来关于赏叶的诗词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当然是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意不是深处,而是生处,某些教材是错的。)

这首诗脍炙人口,意境优美,传承千古,妇孺皆知。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三首关于霜降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的这首《山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小学就开始背诵了),尤其是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凝聚并升华了秋天的美好风物,也道出了绝大多数人一直想表达但是未能准确表达的心里话。除了花,普普通通的叶子也能独当一面,成为风景。

秋天赏红叶仿佛也是必然要做的事了,相比与室内的赏菊,赏红叶更受欢迎,因为必须要到爬山才能看到红叶们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观景象。

既能外出踏步,刷刷微信步数,又能游览风景,放松身心,两全其美。

不过你真的了解你看到的红叶吗?红叶跟枫叶常常划等号,有没有错误呢,有错的。错误大不大呢,还好,不是很大,容易接纳。

红叶指的是秋天能变红的树叶,枫树的叶片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代表。因为常见 ,所以人们很容易将红叶树种都当做是枫树。

其实这是不对的,枫树并不是一种树,而是很多树的统称,它们属于槭树科植物,常见代表种有:鸡爪槭、红枫、三角枫。我想杜牧眼前看到的估计便是它们,他在诗中写的很明确停车坐爱枫林晚。

除了枫树,秋天还有很多树木的叶片可以变红,它们也常常作为风景被你观赏,也常常被你不加思索的称为枫叶,比如乌桕、榉树、落羽杉、枫香、黄栌。北京香山的红叶便主要由黄栌组成。

再过不久,就可以看到壮观的红叶了,自然界总是这样: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每一年都能让人有所期待。读着杜牧的这首《山行》,看漫山红遍,当真会有一种活在诗里的感觉。

2.《梨》

宋·苏轼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一首看似简单的诗,却让我百度了不下二三十条词目。最终并未找到此诗解析的范例。诗中蠲读juān,除去,免除之意。另外还是一种虫名,又名马陆,香油虫。

柯:《说文》斧柄也。《诗·豳风》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周礼·冬官考工记》柯长三尺。又《仓颉篇》柯属,枪梢也。又《尔雅·释诂》柯,法也。又枝也。《谢灵运·邺中集诗》倾柯引弱枝。又草茎也。《张衡·西京赋》濯灵芝以朱柯。又《方言》盂谓之柯。又木名。《广志》柯木出广南山谷闲,波斯家用为船舫。又齐地名。简单的解释:枝条。

春冰,让人想起《尚书·君牙》的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整首诗译为 :霜降的时候红梨熟了,柔软的枝条也承受不起了。尝到还没有除去夏天干渴,已快感受到春天的冰雪。

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古城苏州阊门外的枫桥边上泊舟夜宿。枫桥横跨在古运河上,桥西有一座著名古刹,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曾来此住持而被称为寒山寺。

江南秋夜冷寂凄清的风物,庄严古刹幽远深沉的氛围,羁旅游子不绝如缕的愁思,都汇聚到诗人笔端,化作这首情深意远的名诗。

在全诗连题目在内的32字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摄取了各具特色的众多景物——枫桥,残月,栖鸦,寒霜,枫树,渔火,古刹,客船;并在此画面上配上乌鸦啼声和古寺钟声,从而委曲、含蓄地抒写了自己的愁绪。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选自《唐诗》/小小朗读家系列

下载蜗牛壳APP,4000多个故事免费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朋友

在看文章的你,点赞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精美图书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84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