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对农民种田起到了引导作用,而霜降又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到了这一天,温度会急剧下降。早上出现霜冻的概率越来越大,秋季的温度会逐渐向冬季的温度靠近。所以每到霜降,家长都会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防止小朋友因为抵抗力不强,出现着凉感冒的现象。

而农民也格外重视霜降,有人说:霜降的天气状况代表着来年的阴雨天气持续的时间,因而大家可以通过霜降来预测来年的雨水量,以防洪涝灾害出现!这个说法有一些神乎其神,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相信。每天的气温都是不同的,不能说今天下雨,往后都下雨了。具体的阴晴情况,还得看老天爷的心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但是二十四节气自古就有指导农民的生产活动,可信度还是有的,这毕竟是农民珍贵的知识结晶,值得大家去思考。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有关霜降的谚语,谚语的内容就是根据霜降的天气变化,来预测来年的降雨情况。

一、霜降如果下雨,明年就是阴雨天气居多,反之则是晴天居多
古代农民猜测:霜降这一天要是下雨的话,明年的天气状况大多数都是以阴雨为主,雨水连绵不绝,很难断绝。这就提醒我们的农民在种地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排水措施。以免积水堆积,影响庄稼的生长。而霜降这一天要是不下雨的话,来年的天气就是以晴天为主。
农民虽然不用担心洪涝灾害,但也要注意干旱的问题。雨雪稀少的话,田地间就得靠人工洒水了,比较费时费力,甚至还可能没办法解决干旱的问题。

一般来说,庄稼的生长是很需要水分的,所以霜降时节下雨其实是一件好事。只要农民提前做好排水系统,庄稼一般是不会被水淹没的。对于北方的田地而言,霜降前后下一场雨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今年因为受到了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很多庄稼收获不及时。导致小麦种植的时间推迟。
北方地区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在霜降季节下一场雨的话,是有利于田地里面的庄稼生长的。因为现在正是出苗的时候,要是能来一场大雨,就可以解决小麦苗缺水的问题。

二、霜降前后要是不下雨的话,水车就没有办法工作了
农村当中的谚语表明:霜降这一天要是不下雨的话,到了来年的清明时节,农田里面很容易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因为一直不下雨,池塘里的水会蒸发,从而导致水位下降。以至于水车无法运输,工作没办法继续下去。
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大部分的农民是将信将疑,我们来考究一下谚语的真实性。清明时节前后,是庄稼返青的时期。这段时间的庄稼是蓬勃生长的,所以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缺水。如果水资源不充分的话,庄稼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产量将大幅度地下降。而要是干旱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农民到时候很可能会颗粒无收。

因此,霜降时间要是不下雨的话,建议大家做一些防止干旱的措施。以免田里面的庄稼吸收不到水分,影响后期的生长。现在的科技发展,可以利用调水工程解决干旱的问题。只是耗费的时间比较久,需要提前布置。
二十四节气是农民种田积累出来的经验,还是有一定的真实性的。只是以霜降的天气状况来预测来年的天气状况,多少有一些勉强。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农家谚语提前作出预防,那么无论是洪涝灾害还是干旱灾害,对庄稼的产量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当然农民也要时刻关注庄稼的生长情况,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谚语上。还得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一些改变,毕竟理论和现实是相结合的。所有的农业生产都得在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判断。就拿今年的天气状况来说,阴雨天气维持的时间还是比较久的。大家可以尽早做好预防洪涝灾害的准备,以免田里面的庄稼出现意外。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