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潭小在行动!
潭村小学 适子经典诵读线上课程又来啦!希望同学们在居家学习之时能感受中华诗词之美,吸收文化营养,积淀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请各位同学根据自己年级的诵读内容,在家认真学习并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吟诵,可全员通过最美吟诵小视频;一年级亲自制作手工作品:剪蛰虫;二年级惊蛰绘画;三、四年级惊蛰诗配画;五年级惊蛰节气主题手抄报;六年级惊蛰节气主题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反馈,并把学习反馈发送到班群里供大家欣赏学习。优秀的作品还可能被选登到每周最美适子经典诵读作品展演的推文中进行推广发布喔!开学后被选登的的同学都将有小礼品奖励,并颁发最美适子经典达人奖喔!潭小学子快快行动起来吧!适子经典诵读线上课程第三期
二十四节气
古老的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国际气象界,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并在2016年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二十四节气歌音乐:宝宝巴士 - 宝宝巴士儿歌
二十四节气·惊蛰
惊蛰 |春雷响 万物生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惊蛰三侯
中国古代将惊蛰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侯桃始华,二侯仓庚鸣,三侯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
▲一侯桃始华:惊蛰之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在此时绽放,翠绿的树干,挂满娇艳欲滴的粉红,像害羞的姑娘,用暖声细语说着春天快乐。
二候仓庚鸣
▲二侯仓庚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春风和煦,阳光灿烂,仓庚从一条枝桠跳到另一个,唱着春来到。何为仓庚?黄鹂也,是最早感知春意的灵物,最为讨喜。
三候鹰化为鸠
▲三侯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代的人没有看到鹰,但是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于是他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咏廿四气诗·惊蛰正月中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hù]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咏廿十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mp3音频:进度条00:0001:00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赏析】冬至之后,阳气上升,甫至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事万物。草木已开始萌芽,甚至树芽儿也似乎按着一定的规则修剪成长;人们为了生计,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雨水诗词
译文】
1
一年级
新雷
【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新雷张维屏音乐:- 写给春天的诗词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赏析】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2
二年级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赏析】诗小巧新颖别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惊蛰这一节气带给人的独特感受。前两句写夜中月色星斗的静景,后两句笔锋一转,草虫唧唧,透过被草色染绿的窗纱,传到灯下。动静结合,虫鸣让诗人感知到了春回大地的温暖、喜悦!
3
三年级
山房
【宋】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shè)煤。
山房.mp3音频:进度条00:0000:53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赏析】这首诗写景由远及近,很有层次感。窗子向四面打开,风把海上的云吹来,一阵雷声和春雨催促花儿绽放。蜗牛爬过石凳,留下一道明亮的涎水,蚂蚁排成队列,围着山丘移动。衣服被春雨打湿,用熏笼烘烤,熏笼上放了麝墨,是为了给衣服增添墨香。作者写景抒情,表现出安于平静生活的情绪。
4
四年级
惊蛰日雷
【宋】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日雷.mp3音频:进度条00:0000:58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惊蛰日春雷后的景色。夜半时刻春雷响响起,早上看到花儿已盛开。野外风急雨大,经雨水冲洗,草木焕然一新。只有石龟和木雁,还是老样子,静静看着春回大地。
5
五年级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niǎo)柳丝摇麴(qū)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zhào),笑谈终觉愧清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春晴泛舟音乐:依月弦心 - 小学必背古诗词
【赏析】这是陆游为数不多的一首写景的诗。惊蛰时分,诗人在湖上泛舟赏景,劝儿童不要笑话他年纪大。春雷阵阵,仿佛宇宙初开、开天辟地时候的样子。波光粼粼的江水淹没了黑色的石头,娇弱柔嫩的柳丝如黄色的尘土一般。诗人想去岸边的亭子里休息,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觉得不好好享受真是浪费,于是不觉又划起了船桨。
6
六年级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qú]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lǐn]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lǘ]里。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观田家 (唐)韦应物音乐:儿童歌曲 - 儿歌精选
【译文】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赏析】诗中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
课程资料整理:适子经典诵读课题组
录音技术支持:珮琦
责任编辑:何焕贞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5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