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节气丨八首最美霜降诗词,带你感受古人笔下的深秋之美

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时令到了霜降,秋的颜色已经很浓重了。寒秋意郁,不再听到鸟的鸣唱,也许就在一夜间,就千里飞霜,万里飘叶。

麦田读书带你一起,赏析最美的霜降诗词,感受白露为霜的深秋吧!

1

赏析

唐朝诗人元稹有一组咏二十四节气的诗歌,这是关于霜降节气的一首。霜降时分的秋天一片萧瑟之气,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是说一候时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把自己吃肥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在这里诗人就用了豺祭兽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鸿、思乡,这时候可以饮上一杯美酒,忘却这他乡故乡、忧伤哀愁、古今岁月。

2

赏析

刘长卿这首诗写了秋日游子的羁旅之思,登高远眺,远树苍苍,人烟渺渺。霜降日的断鸿之声格外悲切,而羁旅之思也分外低迷。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里说,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诗人不需要白衣送酒,自己带酒而来,一醉方休。

3

赏析

秋天万物肃杀的景象本来就容易使人悲伤,而霜降时节天气又更是骤冷,对于去国怀乡的人来说本来就伤感,更何况像诗人白居易这样有过起伏沉落的人生阅历的人。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境似和这霜降的节令一样到了暮年,觉得命运已定、无需多言,与寒冷的天气相对应的,是作者心灰意冷的人生态度。

4

赏析

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冷清而萧瑟的,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笼罩着平沙落雁、旅馆鸡鸣。而产生这种冷清萧瑟之情的原因,正是这浓厚的思乡之情啊!

5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霜降时节的深秋山景。倚栏远眺,可以看到村外的疏林,秋气渐深,使秋天的山也多了一份苍健之气,江上水浅。诗人感觉到天地烟霞与其融为一体,,蓦然回首,时间却已是新月黄昏。

6

赏析

词的上片写楼中远眺情景。江上水浅,是深秋霜降季节现象,勾勒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的秋景,酒力渐消,皮肤敏感,故觉有风力。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是唐宋诗词常用的典故。苏轼对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抵死不肯离开。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诗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7

赏析

这首诗写了霜降时节的舟中之景,一反萧瑟之气,秋天的精致在诗人笔下逸兴遄飞。老树斜辉,流水人家,含露秋花,以及霜降时分肥美的螃蟹。沽酒看山,更是使人心情十分爽朗。连操舟女子归家时,嘴里都是唱着歌儿的。

8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所以才经得起寒冷的考验。

识别下图后可回复

领取同步教材

根据操作步骤领取

关注麦田读书回复:书单

查看往期推荐阅读书目

—往期精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同步作文详情

(点我跳转文章详情↑↑↑)

想听更多

更优质的读书内容

赶紧关注我呀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5255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