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玉改名点出袭人必杀技,原名珍珠,暴露贾母布的一个天大的棋局
诗在红楼里随处可见,闺阁红妆相聚,诗社搞起来;贵族老妇吃饭,酒令嗨起来;父携子游园,对联匾额考起来……
荣国府的诗歌氛围很浓,似乎达到了孔老夫子说的不读诗,无以言的地步,甚至宝玉得了一个丫头,也要用花气袭人知骤暖,为她改名——袭人。
对于改名,不得不说宝玉独具慧眼,一下就认识到袭人的必杀技——袭人,在无声细雨中。
世上的人分两种,有的人像太阳,无论和煦还是灼热,都能一望到底;有的人则像夜空,即便点缀最亮的满月,你也很难说他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袭人属于后者。
直至看完80回,很多人依然认不清她的全貌:
有人对她恨之入骨,说她伪善、不忠、虚荣……
也有人为她喊冤:回回出事不是袭人弹压?君不见,当怡红院都欺负赵姨娘,唯有袭人为弱势群体撑腰?君不见,晴雯明火执仗撵小丫头,要是袭人必定不声不响,这叫厚重!
读者站在上帝的视角尚且看不透袭人,作为局中人,就更糊涂了。
既然袭人之名出自典故,我们就从这句诗来认识她:袭人多重要,得袭人者得天下。
宝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袭人的必杀技——袭人,有极强的感染性,一旦她到来,你就跑不掉。
花气袭人知骤暖,有没有让你想到另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说花气之暖,你怎么拒绝,不但不会拒绝,还深陷其中呢?
袭人厉害之处在于,她的香气到来的无声无息,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写雨声很绝,这里写春雨就用潜,另一首《村雨》就不一样: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一个潜,无声无息,又那样舒服,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悄默声地你就跟她走了。
而传就不一样,一传之下,你首先的反应是警觉起来,鉴别鉴别好坏再决定要不要接受。
潜,不知不觉,毫无防范,还没来得及辨别好坏,你就被俘获了——这,很甜蜜呀!
而宝玉初见袭人,就领略了她的必杀技,惊为天人,立马为她引诗改名。
引诗改名:宝玉把袭人抬得有多高?
隔着数百年的历史迷雾,现代人对诗的理解早已偏离原轨。读懂袭人,我们必须复原当时:诗是干什么用的?谁可以读诗?谁可以写诗?谁可以被写进诗里?
不读诗,无以言,似乎打情骂俏可以用诗,写内涵段子可以用诗,吃饭放屁也可以用诗。
大错特错!
诗在古代的地位,远远超过文学本身,它是礼的最高形式,站在文化金字塔的最高层,是思想的风向标。
所以贱民不能读诗,武夫不能读诗,有人生污点的人也不可以读诗,只有贵族士大夫,精神的引领者才能读诗。
读诗的人尚且有这么高的门槛,被写入诗里的人和物,就更加不可随便。
梅兰竹菊四君子可以入诗,松柏菊花可以入诗,但杂草蓬蒿只能当反面教材,我辈岂是蓬蒿人,洒脱如李白,不屑为之;
尧舜可以入诗,娲皇可以入诗,将一个丫头也入了诗,可见宝玉把这丫头抬高到圣人和精神引领者的地位。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阿弥陀佛四大皆空,是遁世和无为;元始天尊创造了天地,但宝玉认为女儿两个字,是把灵传递开来的人,所以尊贵无对。
在当时荣国府上百的女孩中,宝玉单用诗歌为袭人改名,可见袭人在宝玉心中,是女儿中的女儿,是复兴荣宁两府的圣女,绝非贪图她的女儿之体。
得袭人者得天下:袭人原名透露贾母下的一盘大棋。
袭人在宝玉的心目中有多重要,袭人理解不了,所以后来袭人只给了宝玉肌肤之亲。
袭人同样不理解的,还有贾母对她的良苦用心。
当初和宝玉云雨前,曹公用白描点出袭人的心里话: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也不算越礼。
贾母让袭人去袭人——传染宝玉不假,但却不仅是让她用身体去袭击这么低俗。
贾母十分爱宝玉这个孙子,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这个孙子是含玉而生,而是在下一盘大棋。
贾母老是老了,却绝非混吃等死的普通老妪,她在下一盘大棋,一盘光复贾家的大棋,而袭人是她的绝密武器。
袭人在贾母身边时,名字是珍珠。
珍珠看似都是财宝一类,细究却不一样:说文解字中珍,指的是珠玉一类的宝物,是玉的一种。玉在红楼里的地位有多高,红迷都深有体会吧?
珠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蚌之阴精,是蛤蚌中窜入异物后形成的分泌物,一层一层包裹起来形成的圆粒。
袭人在贾母身边怎么样,曹公没明写,却用鸳鸯的嘴告诉读者,现在荣国府各房散落的丫头中,十来个都是贾母当初调教出来的,袭人就在其中。
贾母给袭人取名珍珠,其实是把她当珍珠玉来调教的。调教好了,放到宝玉身边,让她去袭人的。
所以说贾母是高手,当王夫人还在用强力为自己争地盘时,贾母却早早开始培养女孩,让她们去袭人,随风潜入夜,无声无息却无孔不入。
贾家位列四大家族之首,连王家都在其后,贾家正是精神领袖,思想的望族,孔孟之尊,天生就是来袭人的。
但贾家却遭遇了运终数尽,要想重新光复荣国府,唯一的手段是正本清源,然后再去袭人,这才是救贾家的根本途径。
所以你看,贾母不仅是把袭人当小妾培养,而是当珍珠来培养的。
只是可惜袭人在世俗中偏离了珍珠的本质,既然能袭人,也容易被人袭,很快就融入贾家假的洪流中,成了死鱼珠子。贾母的希望也破产了……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5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