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斑斓的红叶,奏响了秋天最美的音符。
霜降,全年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诗经》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名句。随着气温的下降,空气中无形无色的水汽,先是凝结成肉眼可见的白露,继而变成肉体可感的寒露,终于化为叫霜的白色结晶体。霜,有肃杀之意,《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霜降节气第一候,豺祭兽。豺狼大量捕获猎物,吃不完的放在那里,就像在祭兽。豺与狼、狗都是犬科动物。但豺更神秘,传说中也更残忍。豺狼虎豹,个头最小的豺居了首位。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都是乱世的象征。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这种场景永远不见也罢。第二候,草木黄落。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是曹丕的诗歌。与《三国演义》对曹氏父子的描写不同,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诗歌,慷慨悲凉、雄健深沉。诗言志,从他们的诗歌里,我读到了人间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的最后一句歌词。第三候,蛰虫咸俯,蛰伏在土里面的虫子趴下不再进食。岁寒昆虫蛰,日暮飞鸟还。不仅仅是人,万物生存都很不易,这种状态要横跨一个冬天,再次唤醒它们,需要来年惊蛰节气的那一声春雷。
霜是大自然的魔法师。它最成功的作品是二红,红果和红叶。先说红果,就是红彤彤的柿子——红是很多水果成熟的标志,但几乎没有什么水果比柿子颜色更红的了。霜降吃柿子,是许多地方的习俗。据说,柿子有很多营养,吃了养肺、清热、润燥、不感冒……我不清楚这些道理。但是我知道,万物应时而动,当季的蔬菜、当季的水果,总是最好的。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柿子是鸟的最爱,也是我的最爱——从不嘴馋的我,秋天总是要亲自买上几回柿子。如果我有一块田园,第一个想种的果树就是柿子树,最想看深秋树叶落尽,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一样高高地挂在枝头。
与柿子相比,红叶更加是寒露节气的主角。夏日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鲜亮的绿色盖过了红色和黄色。随着霜降到来,白昼缩短,气温下降,叶绿素大量分解,一些树叶就变红了。不是每种树叶都变红的,我们常见的红叶主要是枫树、槭树、黄栌和乌桕。赏红叶的地方很多。北京的香山红叶名气大,多年前我去过一次,天气灰蒙蒙的,很是影响观赏效果。安徽的塔川红叶是后起之秀,皖南山清水秀,塔川红叶与田野、人家融成一片,特别有人间气。湖南的岳麓红叶很美,可惜我去几次都不是季节,只看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碑和由此得名的爱晚亭,但每次都疑惑,杜牧诗歌是不是写的此处。印象最深的红叶还有英国的温德米尔湖,那年我去的时候正是深秋。纯净的天空,湛蓝的湖水,连绵的红叶,长度达到几十公里,绮丽壮观,让我大饱眼福,简直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处美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曾告诉女儿,有志者志在四方,不仅仅是中国,到处都是山河好大,到处都有大好河山。
写红叶的诗歌,都有一种纯净。同样是美,秋叶的纯粹与春花的鲜艳形成了不同的对照。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山锁白云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多美啊,一首比一首美。是的,那斑斓的红叶,奏响了秋天最美的音符。(韩可胜)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5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