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秋色最深处,岁岁霜降日日寒。
清冷的早晨,万物身裹薄纱,
静静的等待着阳光的洗礼。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次回眸。
霜降
二十四节气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霜降
从今天起,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秋天已渐渐远去,冬天也悄悄来临。
关于霜降,古时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一天,掌管霜雪的青女会下凡,在青要山中部顶峰上手抚七弦琴,清音徐出,霜花也随琴音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涤荡世间的一切不洁。
看似无情,实则有情。
霜降后,草木褪尽芜杂,带来了山明水净的清欢;谷物经历风霜,交出了硕果累累的答卷。
伴随着寒冷,秋走到了尽头,但这没什么好可惜的。
正如天地失去了喧闹,却得到了最沉静的时光;我们告别了一季的秋,却迎来了生命最成熟的时光。
1
霜降有三候
xxad100
从这天起,万物在寒意中秋收冬藏,于是,霜降便有了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霜降一到,豺狗会将捕获到的猎物先陈列祭天再食用,以示回报。
二候:草木黄落
时临深秋,草木黄落露成霜,是凋零的季节了。
三候蜇虫咸俯
连蜇虫也准备进入冬眠,潜藏起来。
2
霜降有习俗
xxsd100
霜降这天,各地有不同习俗。
赏芙蓉
霜降,是木芙蓉怒放的时候,因为是从冰霜中生发的花,人们便把它称为拒霜花。
木芙蓉的生命只有一日,可它却能一天三变色。早晨粉白,中午艳红,傍晚紫红,犹如美人醉酒。
正如人生,虽然短暂,但只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绽放,开尽自己的色彩,其实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吃柿子
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
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所以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宜进补
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俗话说吃啥补啥,医书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在寒冷的天气,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进补汤,人间绝味也不过如此了。
霜降是秋的尽头,回望来时的路。
秋,着实热热烈烈了一番,红红火火了一季。
如今,树叶辞了高枝,山野别了林红,一切酝酿着冬的宁静,不免令人感怀,季节变换时,时光逝去,秋日短暂。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正如,白居易在《岁晚》里写到: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岁晚》
此时万木染红出金黄,荷残了,并非生命的终结,秋尽了,也非生机的结束,而是将希望埋进土里,等待着下一轮新生。
一岁一枯荣,乃知生命轮回。
亦如陆游所写: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霜降前四日颇寒》
霜衰万物,亦是成就万物。
草木因霜寒皆丧,一季生命终了。而在冬藏之中,新一季生命又在萌动。
所以,不管四季如何更迭,生命一如既往惊喜与温暖常在。
一朝秋暮露成霜,万事到头都是梦。
苏轼在这霜花降落的晚秋写道: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在苏轼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
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
霜降期间,草木黄落,蛰虫冬眠,该飘零的飘零,该潜藏的潜藏,万物寂然。但经过冰清玉洁的霜花打过的晚秋,反倒呈现出清甜之美。
王冕沽酒看山,吃肥美的螃蟹,心情是如此爽朗开怀。正如在《舟中杂纪十首》写到: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舟中杂纪十首》
霜降时分,正是赏枫好时节。跟着诗人黄琬璚赏枫叶去,在《如梦令》写到: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如梦令》
霜降敛尽世间的繁华,人间归于美食,世间归于美景,霜降在为最后的秋日做沉淀,收藏最美的风光,秋去冬来,岁月已然静好。
元稹说: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秋色越深,思念越浓。诗人刘长卿登高远眺,摘菊盈把时说: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趁秋色还在,趁时光未老,赏菊赏月赏秋色,品酒品茶品人生。一词一句,一颦一笑,都是我们在秋日里最宝贵的回忆。
他乡逆旅秋深处,忘不了故乡的好风景。诗人韦建见那平沙落雁,闻那旅馆鸡鸣,写道: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泊舟盱眙》
霜降日,最适合就是倚栏远眺,深秋山景。此时,江定斋看到村外疏林,秋气渐深,写到: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列岫亭》
秋在成熟的尽头走近冬,冬的潜藏又是春的开始。
霜降来临,寒风微渐。止于劳作,屯物过冬。正如欧阳修所写《新营小斋凿地炉》: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
万事万物都有本性,就如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荣誉。大自然就这样互为孕育,生生不息。
下一个轮回将会风景依然,生活的琐琐碎碎仍将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景。
秋将逝,冬将至。
四季的交替,时间的轮回,没必要不舍,更无须忧伤。
秋的辉煌,是对春天耕作的回报;冬的纯粹,是对夏天热情的尊重。
无论是行走在自然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无论是薄霜一片,还是肃杀晚霜,只要我们始终葆有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展示的是对生活的善意与真诚、热爱,那么我们的内心就永远是柔软的,安宁的,从容的,强大的。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5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