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唐)
时令已至霜降,秋的颜色逐渐变得浓重。霜降时节,虽然落叶纷飞、草木枯黄,但却不乏秋日胜春朝的好景致。秋日的高原大地西宁,但见秋空明净,一片片的金色、红色、紫色、绿色覆盖着大地,在秋阳的照耀下显现出夺目的美丽,一树树的色彩斑斓让人感受到了秋日沉静淡雅的韵味。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交节,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其实霜降时的霜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人们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作初霜、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正盛开。
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霜降杀百草,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寒霜会造成冻害。青海因为海拔的缘故,较之我国很多地方冷得要早一些。霜降之后,青海的气温会明显降低,让人有一秒入冬的感觉。好在此时,青海的农作物绝大部分已收获归仓。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为霜降时节,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它们会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以祭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冬补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霜降时节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宜平补,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玉米、萝卜、秋梨、百合、蜂蜜、牛肉、鸡肉、泥鳅等。
霜降节气,很多地区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策划:马钧 王丽一 张月环
文字/拍摄/制作/配音:潘玲
主编:辛元戎
总监:王丽一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5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