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节日文案

中国节日导游词

春节习俗的导游词怎么写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

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

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

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

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

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

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

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

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

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

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

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

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

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

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

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

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

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我们老师让当导游,让用导游词介绍《北京的春节》,大师级的哥哥姐姐们帮帮我

1。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皖南古村落之一-----宏村,它是一个“奇特的牛型村落”,2000年与西递村同时金榜提名,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宝座。

它始建于南宋,已有800多年历史。

为徽州第一大姓氏汪氏子孙聚族而居的地方。

2。

1997年10月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专程来宏村参观,他对这里的古建筑和古水系设施等评价极高,并在承志堂内挥笔题词:“黟县宏村古建筑物是国家的瑰宝”。

2000年,国际古遗址专家大河直躬在考察宏村后评价:“青山绿水本无价,白墙黑瓦别有情”。

2001年5月20日,原中共中央江总书记参观完宏村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徽州历史文化建筑医学等归纳为五个英文字母:CBMDA。

C=Culture,B=Business,M=Medicine,E=Education,A=Archtecture(注:指文化、商业、医学、教育、建筑)。

2000年11月30日,宏村在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年12月30日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2003年3月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2003年7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4A景区,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2005年,宏村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名镇。

2006年,宏村景区被评为安徽省文明风景区。

2006年,宏村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村镇”。

3。

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

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

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联合国专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

因为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水在宏村的选址中作用重大。

相传宏村的汪氏祖先先后在歙县唐模、黟县奇墅湖村居住,但都曾遭遇火灾。

后来汪氏举家迁到雷岗山下,最初建十三楼,取名弘村,取弘广发达之意。

鉴于以往教训,宏村在规划时十分注重人工水系的安排,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后历经40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汪思齐请风水先生勘定环境,对建筑重新布局,宏村的设计、构造最终实现。

在村落的科学布局中,水起着重要的作用。

整个村落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365kUaIle.cN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形状惟妙惟肖,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宏村有着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水系设计科学又别出心裁。

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构成了宏村独特的风貌。

村内外人工水系规划,体现了人类巧用自然资源的智慧,可以说是节约型社会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典范。

水在村内建筑中也不可或缺。

宏村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水圳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营造出“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可以说,宏村是水做的宏村,宏村也因有水,显得格外有灵气。

比较典型的建筑有承志堂、南湖书院、乐叙堂、叙仁堂等,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构成一个完美的建筑艺术整体。

宏村的兴盛与衰落都和徽商及徽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

南宋以前,宏村是“幽谷茂林,路径茅塞”地带,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宏村建立,明清时徽商的崛起为宏村的辉煌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至明万历年间,宏村楼舍高低错落,人口繁衍,“烟火千家,森然一大都会矣。

”但是清朝中后期以后,宏村随着徽商的衰落而渐渐衰落。

考察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清末咸丰同治年间,徽州十年战乱的打击;二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徽商经营的手工业品敌不过外商机器生产的商品,同时道光取消了盐业专卖制度,给经济主体是盐业的徽商带来巨大损失。

这两点是客观原因。

第三点是徽商自身的主观原因。

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徽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极少把资本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而有的商帮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如洞庭商人近代适时进入买办业、金融业,并兴办丝绸、绵纱等实业,开辟出新的天地。

而徽商却未能与时俱进,仍然在传统行业中苟延残喘,最后只能被历史所淘汰。

宏村枕山、环水、面屏,北有雷岗可抵御北面之风,东南面有长年不息的山溪河流。

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景色各不相同,人、建筑、山水相融,“天人合一”,人在画中游,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几百年前,这里就构建了和谐的社会。

清明节的习俗以导游词形式

伏羲文化节是甘肃省天水市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伏羲典礼的汉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

每年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天水人生活中一个隆重的节日。

天刚放亮,天水市就已经鼓乐喧天,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气氛。

8点整,穿红带绿的汉族民间民俗文艺表演队伍从市区东边的天水市政府大院出发,一路展演着缓缓向城区西边的伏羲庙行进。

走在这支队伍最前列的,是一幅巨大的由众人簇拥着的伏羲的画像,其身后是身穿黑衣黑裤,按8行8列排着的一个64人的方阵,他们手举高高的旗幡,幡上分别是伏羲八卦中的64卦爻。

这支前后长达1000多米的表演队伍中,有原本用来朝拜玉皇的古乐朝山队;有过去群众用以祈天降雨的夹板鼓队;也有敦煌舞乐队;有衣着秦朝兵士服饰的小学生队伍;有大学生摹仿原始人动作组成的远古先民队;有老年社火队和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少的雄狮队及舞龙队;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武山旋鼓队和秦城夹板鼓队的表演。

武山旋鼓大约由三、四十人组成,大家都身穿黄绸衣裤,说是龙的传人、黄皮肤的象征。

他们一手握鼓锤,一手持一把扇形羊皮鼓,虽然鼓身娇小,但那激昂奔放的旋律,那快速回旋着的铿锵跳跃的舞姿,将西北人的豪迈及对先祖的崇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每一个观者随之激动和振奋,据说这种旋鼓出现的年代久远,它原本是牧羊人遭遇狼群时发出求救信号用的,后来被逐渐搬上文艺舞台,并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大型活动中,也曾多次参加国际演出。

今天,他们在这里,以这昂扬的鼓声,尽情地倾吐着对先祖伏羲的敬仰、崇拜和赞颂。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25726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