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口号标语

重庆石柱宣传标语汇总90条-好句大全

石柱黄水旅游的宣传口号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石柱自治县境内石柱县城东北部七耀山山原上,森林公园地处巫山沉积岩中山地貌,居三峡库区腹心,属国家级森林公园,是重庆市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中最年轻、面积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旅游风景区。

森林公园地处巫山沉积岩中山地貌,地势险要,是旅游探险的好去处。公园内海快车低悬殊,垂直气候差异大,最适宜夏季避暑、疗养。公园内常云雾缭绕,云山雾海颇为壮观,置身其间,宛如腾云驾雾,驶入天宫,境内有黄水最大的'人工鱼湖,呈阶梯分布。还有安子沟水库、油草河,如水上迷宫,星罗棋布的小岛总缀碧波之间,被誊为小蓬莱。

石柱黄水旅游宣传口号:

【第1句】:千年民俗,万秀黄水。

【第2句】:太阳歌乡,度假胜地。

【第3句】:度假养生,天上黄水。

【第4句】:走遍千山万水、还是重庆黄水。

【第5句】:风情土家,清爽黄水。

【第6句】:情·融梦里土家,心·泊天上黄水。

【第7句】:度假胜地,养生天堂。

【第8句】:风情土家,天上黄水。

【第9句】:梦中山水,画里黄水。

【第10句】:看山去黄山,度假去黄水。

游石柱观-中学作文

石柱观风景区位于建始县高坪镇望坪村,是建始县的“十景”之首。

这里地貌奇特,四周群山环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坪,叫望坪,形状像一个大盆,石柱观这座小山,就像一个攥紧的拳头放置在盆的中央。从望坪中学看去,陡峭的山峰上建着古老的道观,在古木的映衬下,感觉跟仙境一样,让人神往。我们来到观下,石柱的右边有个很大的溶洞,远看好似桂林的象鼻山。走进这个溶洞,大洞小洞相连,奇特古怪,像一条龙在山石间钻来钻去留下的`痕迹。山脚左边有个池塘,叫犀牛塘,塘里长年不干,听当地的老人讲,这个池塘和长江相连,长江涨大水时,这塘里还会冒出鱼来呢!

道观那半圆的山门,古老而神秘。上山的路极为险峻,整条路都是用大块的石板铺成,共有238步。小路曲折艰险,有的地方只容一个人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路外边是万丈深渊,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跌倒下去。小路里边悬崖峭壁,抬头往上看,岩石好像要崩塌下来,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转弯的地方更是难走,又窄又险,让人觉得前进不能后退不得,走上两步就觉得浑身发麻,寸步难行。

石柱观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半山腰的巨石上有一个米窝和水窝。米窝每天都冒出米来,水窝每天都冒出水来,刚好供观里老道士的吃喝。后来老道士去世了,来了一个年轻的道士,他很贪心,他请来石匠把米窝凿大,想多攒些米带回家,结果米窝大了,米却没有了。现在米窝和水窝都还留在路边的石头上呢!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不能太贪心。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山下石碑上的那副对联,上联是“路长似龙曲安祥折安祥上下二百三十八步步步曲折安祥”,下联是“功大如山福无疆寿无疆远近二百四十一人人人福寿无疆”,横批是“万古流传”。这副对联写出了建造石柱观的艰辛,也写出了人们求道祈福的期望,拜山的人期望在曲折中求取平安吉祥,追求福寿无疆。

石柱观既是美丽的自然文化景观,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我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名胜古迹感到自豪和骄傲!美丽的石柱观,我会永远记住你!

走近石柱观作文800字

  走近石柱观作文800字

五月三日,爸爸的老同学——我的涛爸爸从武汉到我家来玩,我们决定带他登石柱观,同去的还有三姑妈四姑妈两家,共14人,走近石柱观。

一大早我们就步行到船码头,上了爸爸事先租好的机帆船,小船轻轻推开宁静的江面,身后的涟漪像一条长长的尾巴紧紧跟随着。紧紧跟随着。我们说着、笑着、大喊着......冲哥哥用他心爱的数码相机不停地为我们拍摄着这一张张快乐的瞬间。

一路上我们碰见了两艘小划子船,只见船上的人把网往浪渣多的地方一撒再一拉,网里就有好多浪渣,有时候,还看见网里有几条小鱼,他们就小心翼翼地打开网,轻轻地把鱼儿放回水里,难怪清江这么干净,原来得感谢他们。

我们的小船轻快游着,不一会就到了终点站:

放眼望去,一条小路在山坡上蜿蜒盘旋,犹如一条丝带垂在崇山上。路上没有石阶,没有护栏,只有一条没有完工的水泥坡路。这时我抬头仰望,啊!有几座亭子怎么建在树上?怀着好奇我悠哉游哉的爬上了山顶。仔细一看,原来是复修的道观和淘气的树木忽悠了我的眼球,它们静静的矗立在那里好像在对我们微笑。这时有几只欢乐的`小鸟飞过我的头顶,落在我面前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想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不由自主地放声高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使我惊奇的是这些鸟儿一点都不怕,而且叫得更欢,仿佛在给我伴奏。

不知不觉下午了。该下山了,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虽然陡但只要身体前倾还是能爬上去的,可下山却不同,因为重心不好掌握,很可能滑倒,姑妈提着高跟鞋赤脚下山,还一边走一边喊我们小心点。我们几个小朋友想冒冒险,于是就快跑下山,当我们已经到达山下时耳边还响有父母的叮嘱:“弋戈,小心点!别滑倒了!慢点!”下到山脚,回头一望,只见半山腰上涛爸爸两手搀扶着爷爷,嘴里还不时嘱咐:“您慢点!”慢慢的所有人都下了山。

回望山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生机盎然。这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电视上的那一条公益广告:人是美的,自然是绿的,社会是和谐的!回想起今天的这一幕幕,我突然明白其实和谐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

大爱石柱山散文

听说那里很美,有山有水,还有花,是我喜欢的样子。于是心就开始蠢蠢欲动,恨不能瞬间飞奔而去。

去的时候,车子开着导航,但因为多是穿行山间,导航还是失去了准确性,在一个岔路口弯弯绕绕上了很高一座山,等到提心吊胆地到达山顶,越看越不对劲然后返回原路时,向附近村民一打听,原来顺着南面一直朝前走不太远就可以到达了。

真可谓众里寻它千百度,看来,美的东西,总是要付出一些艰辛才能收获。

石柱山,位于山西省应县县城南约三十公里处梨树坪乡,属恒山山脉。因为悬挂于峭壁之处的一排六棱形柱状石头而得名。听说那是因为四五千万年之前火山爆发,将地下六十公里深处土地幔的超基性岩块快速喷发至地表,受冷凝固而成,好像是巨大的炼焦炉焦碳出炉又突然停止般。我百度了一下,原来这种景观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国内少有,是旅游观光的一大胜景。

谈及应县,几十年来我一直认定它只有木塔就够了,与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齐名,而且纯木结构,实为奇观。但没有想到,大山深处,别有洞天。

不过,如果光看石柱,似乎有些单调,更美的极有可能会是沿途的风景。

一路巅簸,转过一个弯,又绕过一条溪,路过一个村庄,又向道边一位阿姨打听了一下,终于看到了高大的汉白玉牌坊,醒目的三个大字“石柱山”一闯入视线,就有些激动了。

刚一进山,我的心就飞起来了,是按捺不住的兴奋。抬头望去,苍苍郁郁,尽是青山绿树,整个世界笼罩在一派生机勃勃之中。沿途的青石小路,潺潺小溪宛若置身烟雨江南,隐隐约约多了几分诗意。

拾级而上,耳边不时传来“哗啦啦”的流水声,偶尔还有几声不知名的鸟叫,我连声说着:真好,真好。是的,样样都是好的,一切浑然天成,毫无人工修剪的做作。山,可以尽情地苍茫;水,可以肆意地流淌;草,也可以恣意地疯长,大可不必循规蹈矩;那些花儿,或是搔首弄姿,或者微笑颔首,都可随意展示自己的美。这是一种赏心悦目的野性美,看似杂乱,却协调自然。这一缕缕的清新扑面而来,真是润遍了尘埃厚积的心怀。

一路上行人稀少,倒正合了我的心意,如此幽静、清雅之地,就让我纵情泡在其中,做一枚安静的茶叶,享受着温润的洗礼。陶醉,已然不言而喻。

秋日的阳光本就褪去了热烈的光芒,然而,一进这山,更觉温和不已,山风顺着耳畔悠悠飘过,整个人都舒爽起来。走了不远,就看到有一处石头砌成的石拱桥,一共两个门洞。它的前面有一棵大树,苍劲而灵秀,就在树的下面,杂草掩映,却难掩一条小溪欢快地流淌着,顺着桥洞奔流而下。

再往前,不远处又看到几座石桥,桥身的缝隙处有不甘寂寞的小草钻了出来,露出可爱的样子。因为一路有清水作伴,绿草为陪,爬山的路并不觉疲累,反而每走一步,都是一种享受。

梁玉春说: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因为喜欢,所以欢喜。

虽然此时不是春花烂漫,没有春雨绵绵,但这满目的清秀怎不是大自然的恩赐?在秋尚未横行的时候,庆幸我没有错过这一场美丽,且让我借你一片风景,染笑流年。

这里没有多深的文化底蕴,没有潮流的设计,也谈不上姹紫嫣红,甚至有些粗糙。但我喜欢的就是这份自然,所谓小景却也怡情。

行走其中,轻松,自在,仿佛尘世间所有的纠结与烦恼就放下了,那些一度纠缠着的欲念生生被挡在了山外。

山路缓缓,青草蒹葭,我不禁俯身下去,撩起一股清泉,这是山间的灵物,一滴入口定也是清冽满怀。这让我想起了故乡的小溪,也是如此年年月月流淌着,它的'欢快常常让我叩问懵懂的灵魂,它凭什么在无人问津的时候依然满是欢颜,而永不疲累?

我喝了一口,一样的甘甜。难道这就是它来到人间之所以执守的意义吗?它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哪怕一个人会尝到它的好,是吗?

这世间,总不会辜负你的每一种坚持,和那些小小的山花一样,我终究是来了,没有负了它的开放。

山路越往上,两边的树越发茂盛了起来,四周环绕着的山峰也更郁郁葱葱,脚下的石阶有点看不清石头,被密密麻麻的绿草铺了一路。而这时候的山花也开始多了起来,时不时也会看到缀满枝头的野果。

说来,那山花有点小,纤细的腰身在风里孱弱地舞动,像羞羞答答的邻家小妹,薄薄的花瓣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一位细眉细眼的温婉女子。它们有白的、黄的、粉的,在一大片的绿草丛中,你若不仔细打量,很是容易忽略。这与我心里霸道而狂放的野花大相径庭,它们“无意苦争春”,如此淡泊而宁静地活着,真真让我刮目相看。还有一种植物,像狗尾巴草的那种样子,只不过它毛茸茸的穗儿更小些,是紫红色的,很深沉,很内敛。

没有想到,这山也有沙棘果,我原本以为只有右玉才会生长那样的果子,它与右玉是融为一体的。看来我错了,可能因为有山泉滋养,石柱山的沙棘果更大更艳,它们一簇簇挤在枝头,远远就能看到那显眼的黄,我摘了一个,小小的皮肉放进嘴里,咂巴一下,酸酸甜甜,沁人心脾。再往上走,又看到了一种橘黄色的果子,树苗并不算大,可能也属于灌木类吧,我瞅了半天也没有认出来,料定之前从来没有见过。

走着走着,忽然不见了石阶,前面似乎都是层层叠叠的绿草,没了路的样子。然而,夫却突然喊我:“平,你看,这就是石柱吧?”

难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果然,向西转头,一道峭壁上,整齐林立着一排并不粗壮的石柱,冲天而起。崖顶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绿树,巍然而苍劲。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如一副生动的壁画,让人流连忘返。看它的下面,年深日久冲刷下来的碎石凌乱地堆放着,偶然还有几株不怕死的树冒出了头。

人所站之处与石柱隔了一道深沟,到处是疯长而簇拥着的青草,所以无法近前,只能远远欣赏。此时正午,阳光泻下的光芒洒满山崖,雾朦朦的,让那石柱倒多了几分玄幻的色彩。

站立久久,我在想四五千万年前这里发生的事情,这一方世界究竟经过了怎样的动荡才会变成今天的样子,这一排林立的石柱是不甘寂寞的,它们经过了多少的隐忍,又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冲破厚实的土层,拥抱阳光,沐浴清风?

石柱无言,大山无言。

看完了石柱,虽说也就看到了这山上当家的景致,但我还是有点意犹未尽。放眼望去,此时不过身居半山,就想着再往上走,大有不到山顶非好汉之心。于是,只好循着别人踩过的足迹,扒开草丛,在蜿蜒而狭窄的小路上继续攀爬。

再往高处,已经听不到流水的声音,不知它的源头在哪里,更不知在那苍苍郁郁之中它会途经哪里,去往哪里,它有它生命的轨迹,以及存在的方式。而这山上的每一物同样都有自己一场生命的意义,就连那只猛然窜出路口的松鼠想来都有一番自己的情怀,在这山间安然度日。

没有修改的山路,曲曲弯弯,时而就找不到了方向,时而又要绕过沟壑,但沿途能听到鸟叫,以及不停搜寻着新鲜的花花草草,倒也是一番惬意。

因为体力不支,终于还是半途而废。气喘吁吁的我只好在快到山顶时,找得一处山坡躺下,青草为铺,野花为枕,清风成曲,整个儿就融了进去,于这天地浑然一体。

天真的好蓝啊,那种干干净净的蓝。

这一切都是天地的馈赠,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闭上眼吧,好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感谢这山给了我如此美丽的心情,我着实是喜欢这种真实,以及淳朴。少了人为的痕迹,更多的是纯粹而清新。

喜欢这山,喜欢它的自然美!

下山之时,返身望去,石柱山有如一位平常的女子,粗布衣衫,清妆素颜,可一身的灵气却让人喜爱不能,总觉它的身上有不可抵御的诱惑。也曾登极北岳恒山、南岳嵩山,也沿途见过许多名山,那种壮美的气势,以及峰峦叠嶂之神奇,无一不让石柱山自形惭秽。但我不能否认我依然是喜欢它的,野性中的美,豪放的美,不够高贵,却足够美丽。

如今,像这种原始的美,已经不多了。

忽然就想,很多时候,我们看山,看到的也并非只是山。你可以把山当做山,也可以当做不是山,山中一世界,人间几多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kouhao/show-45499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