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标语
1.严格取水许可证审批管理。
二、国家实行防汛抗旱监管制度。
三、国家鼓励和支持洪水保险发展。
4.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
5.严禁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河道、湖泊水域。
六、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
8、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水利建设。
九、兴水利、消除水害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1.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提高抗灾能力。
12.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13.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依法加强水管理和管理。
14.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
15.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16、全社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比2010年增长一倍。
17.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8.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19.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21、兴修水利、消除水害关系到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2、把水利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23.提高公众防洪、节水、水资源保护意识。
24.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25.完善预防为主、预防与调解相结合的水纠纷调解机制。
26.设立水功能区污染物限额红线,严格控制江河湖泊污染物排放总量。
27.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促进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28、努力用5年至10年的时间,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29.实施农村河流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
30.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31.加强洞庭湖综合治理,突出蓄滞洪区建设,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32.国家鼓励拓展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
33.认清水利形势,增强防洪意识,坚持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
第三十四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必须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
35.要设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36、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作为农村基层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三十七、各级政府要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38.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推广高效农业节水技术。
39.充分发挥政府对水利建设的主导作用,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资的重点领域。
40、弘扬“奉献、担当、求实”的水利产业精神,积极投身水利改革发展浪潮。
41.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民生优先、统筹规划、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
42.国家对防洪抗旱、饮用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43.国家因地制宜加大财政奖励和补贴力度,鼓励农民统一规划建设农田水利工程。
44.设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将节约用水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全过程。
45.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提高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和法制行政能力。
46.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47.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48.大幅增加各级财政水利专项资金额度,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kouhao/show-5787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