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名言
【第1句】: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第2句】: 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第3句】: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第4句】: 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
【第5句】: 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第6句】: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第7句】: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第8句】: 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第9句】: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十、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十一、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十二、 教不严,师之惰。
十三、 身教重于言传。
十四、 力行而后知之真。
十五、 无大臣而小臣瓦解;小臣无可效之忠,而宵小高张;皆事理之必然者。
十六、 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十七、 故苛政之兴,君子必力与之争;而争之之权,抑必有所归,而不可以泛。
十八、 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
十九、 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政虽苛,犹然政也。
二十、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类别:读书
二十一、 若以其形而下者言之,则彼此各有其事,各有其用,各有其时,各有其地,各有其功,各有其效,分致而不相为成,安得谓大且精者为小者之本乎哉?
二十二、 物之有本末,本者必末之本,末者必本之末。
二十三、 洒扫应对,形也。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
二十四、 乃自初学言之,则事亦有其小大,理亦有其小大;而自上达言之,则事自分小大而理一贯也。
二十五、 君子之不自欺,诚惮之也。
二十六、 以此为功而不舍,则于仁之即吾身而具、即事理而显者,无不见焉。
二十七、 博学而切问,则事之有其理者可得而见矣。
二十八、 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
二十九、 存者,存其理也,存学、问、思、志所得之理也。
三十、 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三十一、 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三十二、 求夫所谓忾乎有闻,惝然有见,洋洋如在而绥我思成,皇皇如有求而不得,充充如有所穷,往如慕而反如疑者,我有以知其必不能也。
三十三、 方祭乃思敬,则必不能敬;方丧乃思哀,则必不能哀。
三十四、 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三十五、 取天下之可有得者以自矜其不取而为德也,此固近似圣言而无实矣。
三十六、 杂用其心以求德于天下,则其所谓德者,岂其能以自喻而有以自慊乎?
三十七、 原其学于夫子之时,年已过矣,习气已深而不易革矣;唯天资之高,故亦能以圣人为法则,而不陷于邪。
( 励志名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lizhiwenan/show-29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