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励志文案

法家的名言

【第1句】: 一以当十,所向无敌

【第2句】: 以智说愚必不听

【第3句】: 非圣贤莫能听至言

【第4句】: 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第5句】: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第6句】: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第7句】: 功虽疏必赏,过虽近必诛

【第8句】: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第9句】: 小忠乃大忠之贼

十、 小利为大利之残

十一、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十二、 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十三、 变法之士,孤存孤战,不得领袖支撑,变法必败!

十四、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十五、 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十六、 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一旦任职),则烛重人(当道权臣)之阴情。

十七、 能法之士劲直,听用,则烛重人之奸行。

十八、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朝纲)之外矣!

十九、 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二十、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二十一、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二十二、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二十三、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二十四、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二十五、 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二十六、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二十七、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励志网)

二十八、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二十九、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三十、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三十一、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三十二、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三十三、 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三十四、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三十五、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三十六、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三十七、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三十八、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助 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 励志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lizhiwenan/show-29753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