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经典文案
【第1句】:佛法是从一般恋世的自私人生,引向出世的无我人生。,【第2句】: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第3句】:成佛道的要件是‘柔软心’。柔软心就是无恨心、慈悲心、吃亏的心、处处忍耐的心、知足的心、不执著的心。,【第4句】:唯有无限的付出,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全部。,【第5句】: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第6句】:我跟他们比人品!,【第7句】:修行是要使我们断除**,而不是要使我们变成一个无情的人。,【第8句】:养生之道,以能戒除烦恼与忧悲为本,从清心寡欲入手。,【第9句】:诗以人品为第一。,【第10句】:佛法的入门是:‘看得破、放得下。’从哪里下手?‘布施’。,【第11句】:最可怕的原告与证人,是每个人自己心中的良心。,【第12句】:众人以亏形为辱,君子以亏义为辱。,【第13句】:慈悲是由本性生出来的,而爱是由感情发出来的。,【第14句】:学戒是学佛菩萨的行为,修定是学佛的心。,【第15句】:忍耐是做人第一法;礼貌是处事第一法;谦虚是保身第一法;宽容是用心第一法。,【第16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第17句】:有德即有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第18句】:用慈悲心来关怀他人,乃至遍及于一切众生;用智慧心来观照自我,乃至微细的每个念头。,【第19句】: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第20句】: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第21句】:布施是放下,这是修功德;忍辱是成就功德,功德就不会丧失。,【第22句】:别人强过自己,我要敬重他、向他学习;别人不如自己,我要谦虚他、鼓励他。,【第23句】: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第24句】: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第25句】:读书求学不只是增广知识、技能,更要提升品格、改变气质。,【第26句】:最贫是无才,最贱是无志。,【第27句】: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第28句】:你的心念佛时,就是向著极乐世界;心想财色名食睡,就是朝地狱钻。,【第29句】:正义就是力量。,【第30句】:荣誉就像萤火虫,远看闪闪发光,近看既不发热,也不怎么亮。,【第31句】: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第32句】:用体谅的心,对待亲情;用结缘的心,对待友情。,【第33句】:只要相信自己有无限的能力,做什么事都会成功。,【第34句】:用慈悲来处理他人的事;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第35句】: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第36句】:单纯的才智不能代替道德上的正直。,【第37句】:心地一尘不染才是恭敬,心里有杂念即不恭敬。,【第38句】:年年不忘春耕,自然能够秋收;时时不离助人,自然能得人助。,【第39句】: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第40句】:学佛是心灵的净化,学佛是生命的解脱,学佛是福慧的圆满。,【第41句】:好胜者必争,贪勇者必辱。,【第42句】:‘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第43句】:常常抱著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第44句】:依靠别人的名声生活是可悲的。,【第45句】: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第46句】:著作在人品为先,文章次之。,【第47句】:蜗牛是苦恼的,因为它背着自己的重负。,【第48句】:修行重点是:改革你的内在世界,使你的内在变得更柔软、更谦卑、更有智慧。,【第49句】: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己的人格。,【第50句】:讲经说法、传播真理、转移社会风气,就是最彻底的慈善事业。,【第51句】:生死解脱,不是今生不死,不是未来永生,是未来生死苦迫的不再起,于今生的苦迫中得自在。,【第52句】:人品高,则诗格高,心术正,则诗体正。,【第53句】: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于缩小自己。,【第54句】: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第55句】: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第56句】: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者,不仅惹是生非、伤人伤己,甚至永远无法化解仇恨、圆融人事。,【第57句】: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太空一样,云开见青天。,【第58句】:信佛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lizhiwenan/show-3084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