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经典文案
【第1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第2句】: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第3句】: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第4句】: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第5句】: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第6句】: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第7句】: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第8句】: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第9句】: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第10句】:草茅弗去,择害禾谷;盗赋弗诛,则仿良民。
【第11句】: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第12句】:量力而知攻。
【第13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第14句】: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第15句】: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第16句】: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第17句】: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第18句】:知子莫若父。
【第19句】: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第20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第21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第22句】: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第23句】: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第24句】: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第25句】: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第26句】: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凡心之形,过知失生。
【第27句】: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第28句】: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第29句】: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第30句】: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第31句】: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第32句】: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可饰德,万物毕得。
【第33句】: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第34句】: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第35句】: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
【第36句】: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第37句】: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第38句】: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第39句】: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
【第40句】: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第41句】: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第42句】: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第43句】: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第44句】: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第45句】: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第46句】: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第47句】: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第48句】: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第49句】:事者,生于虑,(next88)成于务,失于傲。
【第50句】:如果你决心称霸诸侯,国家就可以安定富强,你如果要安于现状,国家就不能安定富强。
【第51句】: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第52句】: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第53句】: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第54句】: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第55句】: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lizhiwenan/show-3096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