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念诵常用文案
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六祖坛经》?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六祖坛经》?
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
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无量寿经》?
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无量寿经》?
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无量寿经》?
天道施张,自然纠举,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无量寿经》?
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灭,自得喜乐,无有旁代。
《无量寿经》?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无量寿经》?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无量寿经》?
改往修一,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
《无量寿经》?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佛陀《四十二章经》?
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朽,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陀《四十二章经》?
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在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佛陀《四十二章经》?
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
――佛陀《四十二章经》?
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陀《四十二章经》?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道而还.?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苦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佛陀《四十二章经》?
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佛陀《四十二章经》?
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
――佛陀《四十二章经》?
性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匆与色会会,色会即祸生.?
――佛陀《四十二章经》?
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
――佛陀《四十二章经》?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
《四十二章经》?
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
《心经》?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释迦牟尼《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剩�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剩�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释迦牟尼《心经》?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心经》?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释迦牟尼《心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释迦牟尼《心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鸠摩罗什《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鸠摩罗什《金刚经》?
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金刚经》?
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分享到微信?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金刚经》?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金刚经》?
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
《金刚经》?
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金刚经》?
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金刚经》?
无诤三味?
《金刚经》?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金刚经》?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释迦牟尼佛《金刚经》?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华严经》?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释迦牟尼佛《华严经》?
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华严经》?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佛经《华严经》?
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华严经》?
时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华严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经》?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安世高《八大人觉经》?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安世高《八大人觉经》?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安世高《八大人觉经》?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圆觉经》?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圆觉经》?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圆觉经》?
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圆觉经》?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圆觉经》?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圆觉经》?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圆觉经》?
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圆觉经》?
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
《楞伽经》?
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
――菩提达摩《愣伽经》?
生灭是识,不生灭是智。
《楞伽经》?
执著言教,昧于真实。
《楞伽经》?
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
生死如幻梦,而业亦不坏。
虚空及涅��,灭度亦如是;?
愚夫妄分别,诸圣离有无。
《楞伽经》?
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谓菩萨摩诃萨于自心二法了知惟是分别所现,不起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而恒修檀波罗蜜。
《楞伽经》?
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楞伽经》?
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因,言说者与妄想合流转生死。
《楞伽经》?
波罗蜜者差别有三,所为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楞伽经》?
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静,客尘所染而为不净。
《楞伽经》?
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现,则灭妄想、三有、苦及无知爱业缘。
《楞伽经》?
第一义者,唯是自心,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语言分别所能显示。
《楞伽经》?
诸修多罗随顺一切众生心说,而非真实在言中。
《楞伽经》?
言说是生是灭,义不生灭。
《楞伽经》?
实义者从多闻得,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
《楞伽经》?
于万物主宰有大信息者,可以吃一切存在之物?
《吠陀经》?
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
《地藏经》?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地藏经?
妙手烹调百味,炊烟半掩孤星,人生何处不相逢,一饮一啄天定。世态浮云见惯,未解别样浓情,心波已乱意难平,清夜悠悠谁共??
――知味・西江月 仙三外传?
《地藏经》?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
《维摩诘经》?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维摩诘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lizhiwenan/show-31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