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哲理文案
【第1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第2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第3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第4句】: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第5句】: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第6句】: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第7句】: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第8句】: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第9句】: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10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11句】: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第12句】: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第13句】:读书志 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第14句】: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第15句】: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第16句】: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第17句】: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第18句】: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第19句】: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第20句】: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 舛,立见消亡。
【第21句】: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第22句】: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第23句】: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第24句】: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第25句】: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 有义方。
【第26句】: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第27句】:百学须先立志。
【第28句】: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第29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第30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第31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第32句】: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第33句】:礼即理也。
【第34句】: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第35句】:活到老,学到老。
【第36句】: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第37句】:朋友,以义合者。
【第38句】: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第39句】: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第40句】: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第41句】: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第42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第43句】: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第44句】: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
【第45句】: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第46句】: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47句】: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第48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第49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50句】: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第51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52句】: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第53句】: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第54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第55句】: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第56句】: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lizhiwenan/show-3132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