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文案
  3. 励志文案

《穆斯林的葬礼》|书籍简介

《穆斯林的葬礼》|书籍简介

导语:《穆斯林的葬礼》通过一个穆斯林家庭60年的兴衰和三代人命运的沉浮,描述了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内容不同却又交织在一起的爱情悲剧。边肖编译《穆斯林的葬礼》|书籍简介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书籍简介

《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回族女作家霍达于1988年出版的一部畅销小说,后被原作者改编成同名电影。书中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60多年的兴亡史。小说以回族工匠梁亦清玉器作坊的兴衰为主线,描写了梁氏三代人在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主人公为了追求理想和事业,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产生的无尽宿命感。这是一个爱情悲剧。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用玉和月亮这两个中国传统意象来代表汉族和,叙述了两代人的生活经历,并向读者介绍了穆斯林礼仪和回族习俗。这部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乌尔都语。小说中文版52.7万字,很受中国年轻人的欢迎。这本书还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介绍

啊,阿拉!原谅我们:活着的和死去的,在场的和不在场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男人和女人。

啊,阿拉!在我们中间,你让谁活着,就让他在伊斯兰中活着;你让谁死,就让他在信仰中死去。

啊,阿拉!不要剥夺我们的奖赏,也不要在他之后考验我们!

“一个穆斯林家庭,60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起伏,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内容不同却又交织在一起的爱情悲剧。“两条故事线,一个大家庭的悲欢离合,交织重叠,从作者的笔下流淌出来。”一扇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出了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写了回族人民在人生舞台上的“表演”,悲剧、喜剧、无尽的时辰,体现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穆斯林葬礼上的祈祷

古都北京的老玉器店七珍斋的老板梁亦清,原本是回族的一个低级玉雕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毕军精于算计,二女儿冰玉聪明善良。一天,一位长者带着一个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的家。少年被精美的玉石所吸引,决定留下来当学徒。这就是本书的主角,韩。师徒正在做一个订单,是汇源斋定制的“郑和帆船”,专门做洋人生意。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项闪耀民族精神的工作。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旋转的玉墩上,宝船毁人亡。为了还债,子韩琦去慧远斋当学徒,苦干三年后成了行家里手。

他回到七珍斋,娶了长女君碧,决心重振家业。十年后,他在北京成名,儿子取名天星,生活幸福。然而,当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时,子韩琦担心玉器珍宝会遭到破坏,与英国商人亨特来到伦敦。他的妻子和姐姐冰玉因为感情受挫决定离开,于是不顾姐姐的反对,和姐夫一起去了英国。

奥利弗在伦敦爱上了冰玉,但奥利弗不幸在伦敦爆炸案中丧生。冰玉在孤独和悲伤的情况下爱上了韩子奇,并生下了私生女新月。战后一起回国,姐姐君碧不让母女。冰玉决定带女儿离家出走,而韩子奇苦苦哀求,离开了女儿。心悦逐渐长大,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西文系。上学后,我爱上了班主任楚彦超。由于楚是汉族,又遭到梁家人的反对,他们的爱情在阻挠中愈演愈烈。而哥哥因为母亲的心机,娶了月牙的一个同学。当他发现时,已经太晚了。心悦的美丽是不幸的,她死于严重的心脏病。楚彦超和心悦的家人都很伤心。哥哥和嫂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后来韩子奇和梁君璧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儿女。

许多年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都变了...

作品目录

前奏曲:一个老妇人回到了“博雅”的老房子。

第一章:玉魔旧居被韩买下,书中提到旧居曾是玉魔老人的家。在此之前,韩来到梁亦清家,成为他的徒弟,学习雕刻玉石。梁家有两个女儿,姐姐叫梁君碧,妹妹叫梁。

第二章:月亮是冷的,新月是子的女儿,她将被北京大学录取。她有个哥哥叫韩天星,在印钞厂工作。

第三章:宇易梁亦清接了一个要做的大单,耗时三年,却在最后的重要时刻“无常”。

第四章:乐清心悦考上北大,见到班主任。楚彦超赢得了他的欣赏。

第五章:玉缘梁亦清的奇珍斋倒闭,子韩琦转敌为友,得到猎人的帮助,三年后重回奇珍斋。

第六章:月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赏。韩的妻子韩设计拆散儿子天行和荣姑娘的关系。

第7章:玉王韩出嫁。奇珍斋重新开张,规模越来越大,韩被誉为玉王。

第八章:月亮韩晖子琪跌下楼梯,被送往医院肋骨骨折。新月赶到医院,到医院后突然晕倒。最后,她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辍学了。

第九章:抗战玉游即将爆发。韩子奇带着他的玉来到了伦敦,但没想到她的姐姐玉儿竟然悄悄地跟着她来到了英国。他们住在韩子奇的好朋友亨特家,而他的妻子和祁振斋则留在北京。

第十章:月亮爱星和新月的好朋友晏殊结婚了。而新月的病情已经恶化,无法治愈。

第11章:盗玉猎人的儿子爱上了她,但被拒绝。与此同时在北京,祁振斋又倒闭了。不幸的是,伦敦被战机轰炸,亨特的儿子死了,她的儿子被击中。

第十二章:月爱新月和楚彦超相爱了。她妈妈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心悦开始怀疑她不是她母亲的亲生女儿。

第十三图:玉桂汉和梁回京,梁却抱着他和韩生下的女儿新月。梁君璧忍无可忍,梁飞走了,留下一个新月让韩子奇和梁君璧抚养。

第十四章:月落,新月知道了她的身世,导致她死了,最后没治疗就死了,结局很苦(没等楚彦超)。

第十二章:玉文化大革命的变迁,子因病去世。

尾音:月魂郁儿再次回到博雅旧居看新月,却最终葬身在惠民公墓。墓地里,只有楚彦超一个人等在那里,独自拉着小提琴演奏着《梁祝》...

主要人物

韩子奇

故事的主人公汉是一个假回族,被汉族穆斯林于所俘虏。终其一生,他切割、贩卖、保护、守护、热爱玉器。视玉如命。

梁君璧

梁君璧,一个忠于伊斯兰教的“回族”,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没文化,霸道,强势,心中只有信仰和家人。她的生活中没有爱情,思想也很“单纯”,所以她觉得爱情很恶心。作为一个“诚实坦率”的人,她直言不讳,甚至恶毒,甚至对自己的亲人也是如此。她阻止女儿恋爱,强烈反对回汉通婚。

梁:三四十年代的新女性。上过大学,思想不像姐姐梁君碧那么陈腐。期待纯洁的爱情,也因为爱情伤了她的心。她经历的两次感情让她害怕,于是她最终把心交给了姐夫韩子奇。

韩新月

韩新月是纯洁、善良和美丽的。命运没有眷顾她,一个19岁少女的生命在慢慢消逝,而她却全然不知,依然对生活和未名湖充满希望。

褚彦超

出身低微的老师楚彦超。然而,她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翻译中国文学的精华并展示给世界。因为父亲身份不明,家庭背景不明,不能晋升讲师,但他不在乎。

作者简介

霍达,1945年11月出生,回族,女,北京人。中国电影编剧,国家一级编剧,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600万字,其中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补天》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小说电视剧奖,获建国50周年全国十大优秀小说奖。作品《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优秀剧本奖优秀舞台美术项目。报告文学《万家有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文学奖,报告文学《为国哀》获第一届围巾国潮报告文学文学奖,电视剧《鹊桥仙》获第一届保护伞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童童优秀童书奖,电影剧本《龙马》获建国四十周年。他是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等的代表。他的生平和成就被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霍达家是玉家。她从小热爱文学,读书更偏爱太史公的笔法。当我成年后,我跟随历史学家马劳先生学习,探索古代资料,尤其是秦朝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6年大专毕业后,长期从事外文资料翻译,坚持业余写作。他年轻时就开始出版作品。1976年成为北京电视制片厂(现更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同年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他的作品数量众多,取材广泛,风格各异。198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5-1986)。1994年,它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由古戎执导。这部电影受到评论家的好评。1987年,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北京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文学作品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1993年,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玉江月落》,谢铁力执导。影片对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追求豪迈宽广的气势和冷峻深邃的艺术风格。

此外,她的电影剧本还包括《傅苏》、《我是中国猎人》等。儿童喜剧《我不是猎人》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奖,电视剧《鹊桥仙》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联合制作,获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剧三等奖。她的戏剧剧本有《秦煌父子》和《报告文学》、《国殇》等。受到了广泛的赞扬。

作品欣赏

主题

“沧桑沉浮”和“命运沉浮”的重点在于衰落和沉沦。穆斯林的葬礼其实是玉梁家族的悲剧。从不同的角度看,小说中的悲剧事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爱情悲剧:韩与梁的爱情悲剧和与楚彦超的爱情悲剧;辛、阎的爱情悲剧与韩、冰的爱情悲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延续。两者都是韩《妻子梁君璧》所体现的伊斯兰传统文化对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权利的消极压抑。当然,韩与冰爱情悲剧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另外,韩天星和容桂芳之间还有一段爱情悲剧,是梁君璧的势利导致的。二、社会悲剧:梁亦清、韩传播和推动中国玉器文化事业的远大志向,因资本争夺、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破坏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而受挫。他们的生活理想是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不能容忍的。三、命运的悲剧:参与悲剧的梁亦清、韩、梁、、虔诚的穆斯林梁君璧,以及非回族的文化精英楚彦超——他们在积极探索人生意义、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都意识到并预见到失败、痛苦、不幸乃至死亡的必然性,但他们不向厄运低头,以顽强顽强的意志坚持突围。

《穆斯林的葬礼》用大篇幅描写了回族的习俗和宗教仪式,刻意表现了不同习俗文化与回族习俗的碰撞、较量和容纳,使之成为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场景和细节,突出的例子有葬礼、婚礼等。梁亦清身怀绝技,却不得不忍气吞声,在代表京城的汇源斋老板蒲寿昌的压力下死去,引来了韩和梁君璧的报复。梁亦清的葬礼标志着小说情节的开始。薄葬和快葬是最简单的,正好与梁亦清的朴素性格相契合:献身于主的穆斯林,不需要外界的任何东西来粉饰自己。德、才、貌俱佳的韩新月对生活、事业、爱情执着追求,却因心碎无奈辍学,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让他的爱情绝望,最终走向死亡。穆斯林们敬畏地跪在墓前,神圣的经文在墓地回荡:一切赞美都属于真主,宇宙的主,至慈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啊!我们只崇拜你,我们只求你援助。请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你所帮助的人的道路,不是愤怒者的道路,也不是迷误者的道路。

民俗存在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以民族的精神文化和心理意识为基础。将民俗法定化、软控化的故事和情节,其实质是为了加剧夷思文化与华夏文化、古代东方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揭示这种碰撞与融合必然经历的痛苦,探究人物的文化心理。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的整体意境中突出了悲剧冲突、文化冲突和心理冲突,旨在多元文化的冲突、斗争和相互渗透中铸造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具有旺盛生命意识的人格。

艺术特色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大多与女性联系在一起——两者都是负面的,代表内部防御、寒冷和黑暗。在穆斯林葬礼中,反复出现的“新月”意象与主角形成隐喻关系,其轻盈、清丽、悲伤与新月的聪慧、美丽、不幸同构。隐喻与甲骨文融为一体,成为连接人与物、感性与理性的桥梁,既将作者所放置的形象提升到人生命运的高度,又深化了读者在大喜大悲之后的人生体验。“新月”的意象因其不完美而充满情感,文本因其不完美而充满悲剧色彩。在伊斯兰文化中,新月是崇高、宁静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对“新月”的理解截然相反。

作品评价

穆斯林葬礼

全书50多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感情、丰富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回顾了穆斯林在中国的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中国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的独特心理结构,以及他们在政教合一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与追求,塑造了梁亦清、子韩琦、梁君璧、梁、、楚彦超等形象。作品含蓄如泣,以细腻的笔触打动读者的心,歌曲的结尾笼罩,激荡,缠绵。[4]作品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穆斯林之间纯洁、恩爱的感情,用委婉的笔迹写出了楚老师与的师生情和含泪的师生情。故事结尾,情节跌宕起伏,将一些难以启齿的事实一层一层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读者的真情融化在作者的心血之中,气势高昂,悲壮之情溢于言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lizhiwenan/show-4915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