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作文
  3. 满分作文

英文作文高三好句全国卷-经典语录

全国卷更加重语境,无暗示,语法与情境相结合。在完形填空方面,需要基于语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汇和语法,才可以选出答案;在阅读方面,要对整体篇章有所把握,能够根据逻辑结构对细节进行分析;在作文方面,不再以翻译串联汉语为主,能基于想象进行熟练地表达。接下来,将分题型对 2014年-2016年试题进行分析。 【第1句】:阅读理解 

(表 1)从表 1中可以发现,在对阅读理解的考查中,变化较小,整体趋于平稳。近三年的高考知识点仍然以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为主,词义推测仍然以每年一题的形式出现,而标题归纳题、观点态度题以及代词指代题则是灵活出现。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细节理解题考查数量逐年递减, 2016年高考中基本与推理判断题持平,而推理判断题题量 2016年与 2015年处于持平状态;词义推测题虽然题量没有变化,但是考纲要求相对于 2014年来说,从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变更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这一变化可以看出高考对于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提高。

(表 2)从表 2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理解的体裁上仍以说明文和记叙文为主,议论文在 2014和 2015年都未考查,而 2016年没有考查应用文。整体来说,近三年阅读理解所选材料贴合实际生活,难度基本持平。建议考生根据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加强实战训练与课外阅读。 【第2句】:七选五阅读填空 

(表 3)七选五虽然也属于阅读理解这一大题中,但是它所要求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高一些。它需要考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后,选出正确的答案。从表 3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近三年都是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前两年的话题较为贴近日常生活, 2016年则以科技为主,更加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第3句】:完形填空 

(表 4)完形填空一直以来都是英语考试中常考题型。在高考中,着重考查了考生的词汇量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从对近三年的完形填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完形填空侧重于记叙文体裁,对名词和动词的词义辨析为主。但是其中也有些细微的变化,例如: 2016年加大了对于动词词组的考查;对名词和动词的考查力度降低; 2016年新增了连词的考查。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建议考生多阅读国外的记叙文文章,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同时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要学会将单词放在语境中记忆,多去类比一些相关或者相似的单词。 【第4句】:语法填空 

(表 5)语法填空是 2014年新增的题型,相比较单项填空而言,不再单一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而是更加看重学生对于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由于是新题型,考察点不像阅读理解那样固定。从表 5中,我们不难发现, 2014年考查的点与近两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仍能发现以下特点:对于从句的考查,近三年不仅题量相同,而且都是对于定语从句引导词的考查;在对名词考查中,主要考查名词单复数的变形为主;在对代词的考查中,需要考生联系上下文;在对形容词和副词考查中,除了 2014年考察了 2题比较级和最高级,其他主要对形容词和副词转换的考查; 2016年较前两年来说,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词类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是,该题共设空为 10个空,只有 3空没有给出提示词,其他 7空主要是对提示词的变形。不过,对于所填词数的要求,除了 2014年是“不多于 3个单词”外,近两年都是“ 1个单词”,因此考生需要更加准确地把握语境内容及选用恰当的词汇作答。 【第5句】:短文改错 

(表 6)在对近三年短文改错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材料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趋向选取学生习作改编为主,减少了对于高级语法点考查的数量。从表 6中,我们可以看见 16年与 15年考查知识点基本一致;连续 3年,对于时态和语义的考查都是 1题; 15年和 16年都查考了 ”and”和”or”的用法。在短文改错的十处错误中,都有 8处单词的修改, 1处增加单词, 1处删除单词。虽然题目中并没有提到这个规律,但是值得考生参考做题。建议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多注意自己作文易错点、与同学互改作文,以此来形成改错的做题思维。 【第6句】:书面表达 

(表 7)近三年的书面表达都为书信体,话题为学生所熟悉,不做开放性的要求。含有一定正能量的生活类话题,便于考生发挥拓展。从表 7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要点提示这块,2016年没有明确的写作要点提示,14年是以图表中的英文提示为主,15年的要点提示最为明显。建议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书信体的格式。因为在近三年的高考试卷中,只有 2015年给出了信件的开头和结尾,切勿因格式细节问题丢分。与此同时,建议考生多积累一些高级词汇和句型,使文章有出彩点。 【第7句】:高中英语备考建议  【第1句】:注重语法基础知识,自己整理笔记,形成语法体系;  【第2句】:打牢词汇基础,从反复做真题和模拟题中找出常考词汇,并加以整理;  【第3句】:抓住考试大纲,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保障每天的做题量符合自己的需求; 【第4句】:作文书写要学会自己检查,多找老师面批,学生之间进行互批;  【第5句】:必备手册:语法笔记、常考词汇、错题本和好词好句本,以上几个手册,建议考生自己整理,这样脑海中印象更深刻,而且针对性更强。本文来源于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三学生如何应对全国卷历史

有人说考完试觉得不用学历史,学的东西没什么用,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全国卷变得越来越有思维含量,不在局限于所学知识的简单运用,更强调综合能力,而这正是我们高考要考查的能力。选择题更加强调逻辑思维能力,比如选项和题干的角度是否一致,比如选项题干是否连成一句话,选项要逐个排除,思维要清晰准确,立场要坚定,不要从感觉判断对错,出题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给考生设陷阱的,理性,很重要。后面的大题这两年越来越接地气,做大题时思维要开阔,联想要丰富,尽量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创新思维在答大题时显得很重要。

高考全国卷文综选择题怎样才能错五个以内

得选择题,得文综;得文综,得高考!全国卷文综,尤其是全国卷1的文综,选择题错在5个以内,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如果想实现这个目标,文科生都应该明白,历史必须少错,因为,历史能错2个以内,就是绝对高分了,我是一名长期奋战在高考一线的历史老师,今天我就用2017年全国卷1的历史选择题,告诉你,如何做好历史选择题!

【第1句】:背诵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题!

全国卷1的历史题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回避已考点!常考的地方就常考,不常考的地方就不考。不仅如此,很多题目都有往年题目的影子,不信你看:

【第2句】:牢记主干知识,挖掘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拓展重点事实的背景和意义!

全国卷1的历史题的特点之二就是,不回避常考点!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突出主干知识未变,从选择题考察了分封制、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唐代史料实证、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洋务运动、近代留日学生区域分布、抗战、改革开放时期经济模式的探索,希腊人文主义精神、英国工业革命、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建设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很明显,学生对这些概念或事实都不陌生,但是,很多概念或事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似是而非的东西太多。比如下面这道错答率最高的选择题,学生只知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不熟悉其背景导致的!

【第3句】:站在历史素养的高度,去做题!

全国卷1的历史题的特点之三就是,不回避考纲和素养!历史有五大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每一道题都会考查这些素养,但是有些题,是直接考查,比如下面这道就是考查的《考试说明》中历史解释和历史史实。

此外,其他素养,也间接出现在各题之中,比如,唯物史观:

下面这道错答率非常高的题目,其实是考查的“时空观念”!

【第4句】: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做题!

全国卷1的历史题的特点之三就是,不回避热点!“一带一路”、“金砖五国”、“亚投行”、“20国集团杭州峰会”等时政,其实都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进行的挑战,和建立国家新秩序的努力,主要通过“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方式,站在这个高度,才能做对最后一道选择题!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考研究,关注我,祝(助)你赢在高三!

2019年高考,高三党如何选择押题卷产品

压题卷一般不可信每次高考前出试卷前都会把所有所有的押题卷集中起来,不会有重复的。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就好了

扬州高三语文作文辅导班哪家好

作文找机构就是比较扯淡了。机构的优势在于资料整理。

要找好的老师,基本上点拨点拨可以提高很多。

作文提高最快的方式就是找个明白人面批,改一篇进步一大截。

高三不擅长作文的人有什么方法或技巧能让作文达到45分的水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5334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