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名人警句
【第1句】: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阿佩丶CA :你好。
诸葛亮名言名句:
【第1句】:志当存高远。
【第2句】: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第3句】:有文事必有武备。
【第4句】: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第5句】: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第6句】: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第7句】: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第8句】: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第9句】: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第10句】: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第11句】: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第12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13句】: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第14句】:劝农业,无夺其时。
【第15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6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17句】: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第18句】: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第19句】: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第20句】: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第21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第22句】: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第23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24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25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26句】:非宁静无以成学。
【第27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第28句】: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第29句】: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第30句】: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第31句】: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第2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第2句】: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頋.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3句】: 三頋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 【第4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第5句】: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敬仰。 【第6句】: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今人冯灌父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意思是诸葛亮经邦济国的政治军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吕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间,不相上下。
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特著,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情况亦极相似。至于说到老谋深算,指挥如定,则比汉初相继为相的名臣肖何、曹参,更高一着。
【第7句】:异代相知习凿齿; 千秋同祀武乡侯。 近人钟瀚撰书。
上联是说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晋人习凿齿。他著《汉晋春秋》,首先摒弃一般史家以魏为正统的作法,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葛亮的勋业。
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第8句】: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计,先生以往,缅怀风义拂残碑。 近人王天培撰书。
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师表》,犹可想见他的勋业。
下联是说如今世上又出现了陈强、古冶子(我国春秋时齐相晏婴用二桃杀三士中的两个武士)一类恃强 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语出曹植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残杀。有哪个能象诸葛亮那样“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抚今追惜,拭拂祠内残碑,怀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贤哲风义,不禁感怀万端。
【第9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第10句】: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第11句】: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襄阳问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第12句】: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第13句】: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第14句】: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羽钨,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 【第15句】: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第16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第17句】: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第18句】:三分筹策基荆楚;两表精成泣鬼神。
【第3句】: 诸葛亮的名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欲)〔须〕静也,才(欲)〔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又诫子书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
主意未殚,宾有余(豪)〔倦〕,可以至醉,无致於乱。○《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七。
诫外生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忽田仲)〔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不)〔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
诸葛亮。
【第4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第1句】: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第2句】: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頋.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3句】: 三頋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
【第4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第5句】: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敬仰。
【第6句】: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今人冯灌父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意思是诸葛亮经邦济国的政治军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吕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间,不相上下。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特著,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情况亦极相似。至于说到老谋深算,指挥如定,则比汉初相继为相的名臣肖何、曹参,更高一着。
【第7句】:异代相知习凿齿;
千秋同祀武乡侯。
近人钟瀚撰书。
上联是说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晋人习凿齿。他著《汉晋春秋》,首先摒弃一般史家以魏为正统的作法,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葛亮的勋业。
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第8句】: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计,先生以往,缅怀风义拂残碑。
近人王天培撰书。
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师表》,犹可想见他的勋业。
下联是说如今世上又出现了陈强、古冶子(我国春秋时齐相晏婴用二桃杀三士中的两个武士)一类恃强
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语出曹植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残杀。有哪个能象诸葛亮那样“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抚今追惜,拭拂祠内残碑,怀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贤哲风义,不禁感怀万端。
【第9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第10句】: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第11句】: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襄阳问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第12句】: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第13句】: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第14句】: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羽钨,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
【第15句】: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第16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第17句】: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第18句】:三分筹策基荆楚;两表精成泣鬼神
【第5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都有哪些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 《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 《将苑-知人性》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 《三国志》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诸葛亮 《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大梦谁先觉》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叶),贯(能)四时面不衰,历险夷而益固。 ——诸葛亮 《论交》 非宁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 《梁父吟》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
【第6句】: 诸葛亮为官说过的名言警句
①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③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三国·诸葛亮④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三国·诸葛亮⑤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三国·诸葛亮⑥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⑦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⑧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三国·蜀)⑨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⑩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说过名言警句很多,以这些与为官有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7句】: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第1句】: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第2句】: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頋.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3句】: 三頋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
【第4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第5句】: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敬仰。
【第6句】: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今人冯灌父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意思是诸葛亮经邦济国的政治军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吕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间,不相上下。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特著,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情况亦极相似。至于说到老谋深算,指挥如定,则比汉初相继为相的名臣肖何、曹参,更高一着。
【第7句】:异代相知习凿齿;
千秋同祀武乡侯。
近人钟瀚撰书。
上联是说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晋人习凿齿。他著《汉晋春秋》,首先摒弃一般史家以魏为正统的作法,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葛亮的勋业。
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第8句】: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计,先生以往,缅怀风义拂残碑。
近人王天培撰书。
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师表》,犹可想见他的勋业。
下联是说如今世上又出现了陈强、古冶子(我国春秋时齐相晏婴用二桃杀三士中的两个武士)一类恃强
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语出曹植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残杀。有哪个能象诸葛亮那样“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抚今追惜,拭拂祠内残碑,怀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贤哲风义,不禁感怀万端。
【第9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第10句】: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第11句】: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襄阳问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第12句】: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第13句】: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第14句】: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羽钨,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
【第15句】: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第16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第17句】: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第18句】:三分筹策基荆楚;两表精成泣鬼神
【第8句】: 诸葛亮的励志名言
【第1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译文: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做事,直到死才停止。 【第2句】: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译文:不倚仗自己的才华,而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骄傲的神情,不以被宠爱而扬威。 【第3句】: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译文: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 【第4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第5句】:军作战的将军不可以有骄傲的情绪,骄傲就容易对人无礼,对人无礼则容易失去人心,而失去人心则容易众叛亲离。
译文: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20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