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中秋节的名言佳句

【第1句】:中秋赏月名句有那些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

【第2句】:关于中秋节的名言警句

中秋节的名言:

【第1句】: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第2句】: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第3句】: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苏轼《念奴娇·中秋》

【第4句】: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第5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第6句】: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第7句】: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第8句】: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第9句】: 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第10句】: 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第11句】: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中秋月》

【第12句】: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第13句】: 何处飞来大明镜。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第14句】: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第15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扩展资料:

【第1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作品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2句】: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搜狗百科-中秋节

【第3句】:中秋节的名言警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第4句】:关于中秋名言名句

答:关于中秋名言名句 【第1句】:中秋之夜,月色皎洁。

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第2句】: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 【第3句】: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第4句】: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第5句】: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第6句】: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第7句】:唯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

【第8句】: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第9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0句】:秋桂飘香时,秋色此正浓。

秋波碧波荡,秋月映苍穹。 【第11句】: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第12句】: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半人间,家家团圆。

【第13句】:同一个世界,观同一片晴空,赏同一轮满月,拥同一个中秋。 【第14句】: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第15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第16句】:墨色沉,月花影,听取月中嫦娥吟,看尽树下水袖舞,赏析宫中笑花靥,尝遍世间园月饼。 【第17句】:信寄托情感,言表达欢乐,思念之情却无法遮掩,唯独在那月圆之夜,又被幽月勾起。

【第18句】: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第19句】: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第20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5句】:关于《中秋节》的名言佳句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佳句: 【第1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第2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第3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第4句】: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第5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第6句】: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第7句】: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第8句】: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第9句】: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第10句】: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扩展资料: 【第1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第2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第3句】: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 【第4句】: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第5句】:《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 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5717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