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古名人经典文案

【第1句】:古代经典名人的名句

【第1句】: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第2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第3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第4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第5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第6句】: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第7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第8句】: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第9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第10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第11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第12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第13句】: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第14句】: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第15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第16句】: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第17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18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第19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第20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21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第22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第23句】: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第24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第25句】: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第26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27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第28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第29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第30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31句】: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第2句】:求古代经典的诗词句子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吹画扇。

——纳兰性德b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c骨头里面镶红豆——刻骨相思d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

——《采桑子-春叶》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影埠於梗牍窍嗨贾ز恢أ浚峦ン蕖堆盍Α?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66。

【第3句】:中国古代的名人名言10句

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第2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3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第4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第5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第6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第8句】: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第9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第10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第11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第12句】: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第13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第14句】: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第15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第16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第17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18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第19句】: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第20句】: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第4句】:经典古诗名句20句

【第1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第2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第3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第4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第5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第6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第7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第8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9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第10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第1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第2句】: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第3句】: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第4句】: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第5句】: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第6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第7句】: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第8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第9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第10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第1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第2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第3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第4句】: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第5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初三语文)-1- 【第6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 【第7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第8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第9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第10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诗中冬 【第1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第2句】: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第3句】: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第4句】: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第5句】: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第6句】: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第7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第8句】: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第9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第10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诗中山 【第1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第2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第3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第4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第5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第6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第7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第8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第9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10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第1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第2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第3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初三语文)-2- 【第4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第5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第6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第7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 【第8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第9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第10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第1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第2句】: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第3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第4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第5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第6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7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第8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第9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10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第1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第2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3句】: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第4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第5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第6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第7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第8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第9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10句】:秦时明月汉时。

【第5句】: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1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凌蒙初) 译: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第2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3句】: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明·冯梦龙) 译:兵多了有可能全是笨兵,将不光是打仗打出来的,还要有计谋。

【第4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文嘉)  译: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光,永远一事无成。

【第5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第6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第6句】:古代经典格言

经典名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 爱 国 【第1句】: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第2句】: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第3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第4句】: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第5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第6句】: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第7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8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第9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第10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11句】: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第12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第13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第14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第15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第16句】: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第17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第18句】: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第19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第20句】: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第21句】: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第22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第23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第24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第25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第26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第27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第28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第29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第30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第31句】: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第32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第33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第34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第35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第36句】: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第37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第38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第39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第40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第41句】: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第42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第43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第44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第45句】: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第46句】: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第47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第48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第49句】: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第50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第51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第52句】: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第53句】: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第54句】: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第55句】: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第56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第57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第58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第59句】: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第60句】: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第61句】: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第62句】: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63句】: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第64句】: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第65句】: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第66句】: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第67句】: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第68句】: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第69句】: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第70句】: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第71句】: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第72句】: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第73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第74句】: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第75句】:过而不改。

【第7句】:古代名人名言,一定要古代,越多越好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韩愈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管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蜀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王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

——魏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声溢金石,志华日月。

——颜之推《祭屈原文》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三侠五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诸葛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后汉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凌蒙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尚书》。

【第8句】:古代名人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孔子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子名言 【第1句】:宇宙观 “道生 【第1句】:一生 【第2句】:二生 【第3句】: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第2句】:价值观 无、道、德 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

「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於「有」而终於「无」。 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 【第1句】:一生 【第2句】:二生 【第3句】:三生万物。」「道」生於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於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

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

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於「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

」「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

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

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6391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