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哲理名言-100句佛经哲理名言

100句佛经哲理名言
【第1句】: 算了吧、不要紧、会过去的
【第2句】: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第3句】: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第4句】: 女色多迷人,人惑总不见,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第5句】: 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第6句】: 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本名!一切诸佛的名号是他的别号,阿弥陀佛是他的本名,所以叫法界藏身。
【第7句】: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第8句】: 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是故有情之类,纵令在人中,以宿报故:或聋盲喑哑,愚痴狂恶,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得解脱。或在三途勤苦之中,受苦无间。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蒙解脱。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
【第9句】: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第10句】: 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第11句】: 成功不是偶然的,失败必有原因。
【第12句】: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13句】: 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第14句】: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第15句】: 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第16句】: 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出处:《念佛镜》
【第17句】: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第18句】: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第19句】: 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第20句】: 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第21句】: 许多念佛同修问我:‘什么叫功夫成片?’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码的功夫,最低的功夫。
【第22句】: 《楞伽经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
【第23句】: 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第24句】: 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第25句】: 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
【第26句】: 释迦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
【第27句】: 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佛经哲理名言,倾述林文案馆www.qingshulin.com)
【第28句】: 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第29句】: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第30句】: 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第31句】: 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第32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33句】: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第34句】: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第35句】: 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第36句】: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第37句】: 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第38句】: 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第39句】: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第40句】: 所谓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
【第41句】: 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
【第42句】: 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第43句】: 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盘名常。
【第44句】: 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第45句】: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第46句】: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第47句】: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第48句】: 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第49句】: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第50句】: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第51句】: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第52句】: 五念无虑福无边,私心杂念是罪愆
【第53句】: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第54句】: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第55句】: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第56句】: 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是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是男子。
【第57句】: 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第58句】: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第59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第60句】: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第61句】: 一切法从心想生。
【第62句】: 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一弹指顷座禅,以平等心怜悯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
【第63句】: 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第64句】: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第65句】: 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第66句】: 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却是伤痕累累。
【第67句】: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第68句】: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第69句】: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70句】: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第71句】: 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第72句】: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73句】: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第74句】: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第75句】: 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
【第76句】: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第77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第78句】: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第79句】: 妄认四大假合以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第80句】: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第81句】: 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第82句】: 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第83句】: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第84句】: 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
【第85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第86句】: 信愿念佛即是无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菩提心。
【第87句】: 说尽大藏非有字,道通三世本无文。一句圣号老实念,密中之密禅上禅。
【第88句】: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第89句】: 尿屎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趣?世人恣情耽色,动曰因缘,非也。业境相随,互为流转,夙生魔障未消,还来亏损其德尔。
【第90句】: 十方如来邻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第91句】: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第92句】: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第93句】: 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第94句】: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95句】: 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第96句】: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97句】: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第98句】: 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净无烦恼。
【第99句】: 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
100. 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9338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