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伤感的句子

朋友圈俗话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心碎了一地!

【歇后语第1句】:挨了刀的皮球——没气了

【歇后语第2句】:【木边之目,田下之心——相思】(歇)“木”边加“目”为“相”,“田”下加“心”为“思”,合为“相思”。原是一种拆字格,不出后语。指男女相爱慕却又无法接近而引起的思念。 也作木边目,心上田——相思。 木旁目,田下心——相思。 目边之木,田下之心——相思。

【歇后语第3句】:【扶得东来西又倒】(惯)形容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也指事情多,忙了这头,那头又出了问题。

【歇后语第4句】:【 抢棺材奔命】埋怨人抢先。明代《金瓶梅》:“只落下兰香 在后边了,别了鞋,赶不上,骂道:你们都抢棺材奔命哩!把 人的鞋都别了,自穿不上。”

【歇后语第5句】:【拿着黄牛便当马】(惯)比喻随便拉人来替罪。也比喻拿不合格的来顶替。 也作“拿了黄牛当马骑”。

【歇后语第6句】:【打马虎眼】(惯)指有意装糊涂,企图蒙混过关。 也作“打迷糊眼”。

【歇后语第7句】:【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儿】(歇)本指马尾巴搓不成一股绳子;转指人心不齐,合不成一股劲儿。

【歇后语第8句】:【猫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释义:比喻做机密事,要先隐蔽好。例句:他说:“要少言少语,言多语失,走漏了消息不是玩儿的,虎要取食,必先蹲一下势子。猫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

【歇后语第9句】:【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谚)在家孝敬父母,这就是最神圣的行为,何必再到远地去烧香拜佛。指行善事就在眼前,舍近求远没有必要。

【歇后语第10句】:【顺着蔓摸瓜】释义: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下去。例句:二愣说:“咱顺着蔓摸瓜呗。”

【歇后语第11句】:骑自行车下坡——不踩(睬)

【歇后语第12句】:【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释义:宁愿饥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恼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嘴唇乱哆嗦。“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这个从小刚强的女人,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也没想到姐姐是这种人。

【歇后语第13句】:李阿姨的儿子和她顶嘴,李阿姨气呼呼地坐在床上生闷气。李叔叔劝道:“消消气吧,哪个牛犊不抵母呢?”(湖北·丹江口)

【歇后语第14句】:【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站在旁边的人议论吹 倒的树干有多长。谓自有公论。明代《金瓶梅》:“正是:大 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这里金莲使性儿不提。”

【歇后语第15句】:船老大坐后艄——见风使舵

【歇后语第16句】:【鸡啄米】(惯)1形容连连点头、叩头或打瞌睡的样子。2形容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歇后语第17句】:【肥皂泡迟早要破】假象不能长久维持,迟早要破灭。尤 凤伟《中国一九五七》:“然而肥皂泡迟早有破裂的时候,李 宗伦还是知道了手术后脸上落下的可怕记印。”

【歇后语第18句】:鱼鹰逮鱼——全凭一张嘴

【歇后语第19句】:【拿钱往水里打漂漂】(惯)比喻白糟蹋钱。

【歇后语第20句】:【理怕来回想】(谚)指来回多想,道理才能确立,真理才会出现。

【歇后语第21句】:人身上的垢,鸭背上的水——不稀奇;去了又来

【歇后语第22句】:阿波罗闯月球——开创人类新纪元

【歇后语第23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反映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与日常 生活有关。类似的:梦是心头想。巴金《探索集》:“人们还 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有时灵,有时又不灵。”

【歇后语第24句】:我写字大小不均匀,爸爸指着我的本子生气地说:“这些字大的大来小的小,真是骑着毛驴牵着鸟。”(甘肃·兰州)

【歇后语第25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惯)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水池边。比喻盲目行动,乱闯乱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歇后语第26句】:【宁失一人喜,不结千人怨】(谚)宁可失去顶头上司的欢心,也绝不使群众抱怨怀恨。指做事不能为了讨好当官的而坑害群众。

【歇后语第27句】:星期天,我看见一个卖肉的割了很大的一块肉硬往乡长的儿子手里塞。我问爸爸为什么卖肉的不收钱,爸爸说:“这就叫大人当官小孩娇,男人当官老婆高。”(河南·淮阳)

【歇后语第28句】:【过耳之言,不可听信】(谚)过耳之言:毫无根据的传言。指不可听信道听途说的传言。 也作“过耳之言,不足为凭”。

【歇后语第29句】:一次小测验,我语文、数学都考了100分。张老师对我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筐。你可不能骄傲啊!”(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30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谚)指宁肯饿死也不做贼,因为偷窃是担贼名、丧人格的;宁肯屈死也不告状,因为官府衙门敲诈勒索,不为民作主。

【歇后语第31句】:【君子不跟牛使气】(谚)指有道德修养的人,不会去和那些执拗无知的人争高论低,一般见识。 也作“君子不跟牛斗力”。

【歇后语第32句】:【双手难捉两条鱼】(谚)人的两只手不能同时捉住两条鱼。指做事得有先有后,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同时完成两方面的任务。

【歇后语第33句】:绵羊进狼窝——自投罗网

【歇后语第34句】:【鼓楼上小雀——耐惊耐怕】(歇)本指鼓楼上的小雀因听惯了鼓声经得起惊吓,转指人久经磨炼,遇事不会胆怯。

【歇后语第35句】:【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俗语,指的是无事不来,来者必有所求。它源自佛家活动场所。 “三宝”,指佛、法、僧三者。佛,指大知大觉的人;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的人。而“三宝殿”又是什么地方呢?据明代学者归有光的解释,“三宝殿”是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的活动场所,是指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地点大雄宝殿,闲人不能随便进门游览;“法”的活动场所,是指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也不能擅自进去;“僧”的活动场所,是指僧人燕息(睡眠)的“宁静禅房”,他人不得擅人。正因为“三宝殿”是个清静高洁的特殊地方,又多建在高山之上或深山之中,凡人很少涉足,以保持佛家清净之地。没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人是不进去的。所以人们便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比喻没有事情不找上门来。现在,寺庙多在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多数已成为旅游景点,“三宝殿”多已开放,佛俗交流前所未有,三宝殿变得游人如织。

【歇后语第36句】:【豆芽子长一房高,也是嫩菜】释义:讥讽人的话,表示对人轻蔑,看不起。“嫩菜”又作“菜货”。例句:你这个人虽高,豆芽子长一房高。也是嫩菜;这个人虽小,她去站岗放哨也起点作用。

【歇后语第37句】:【心宽出少年】(谚)心胸开阔,能使人保持年轻。指人乐观豁达,无忧无虑,就不易衰老。

【歇后语第38句】:【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谚)指人在三十岁以前,要靠父亲养活、扶持,儿子得听从父亲的指使;三十岁以后,父亲要靠儿子关照,自然是儿子说话算数。

【歇后语第39句】:熟透的疖子一不攻自破

【歇后语第40句】:驾辕的骡子往后拉——倒退

【歇后语第41句】:【拉下马】(惯)比喻使有地位、有声望的人失去地位、名誉或权力。

【歇后语第42句】:星期天,弟弟和伙伴们玩得正高兴。妈妈说他:“就知道玩!人要脸,树要皮;窗户要纸炕要席;学生就该要成绩!还不学习去!”(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43句】:兄弟和气金不换,妯娌和气家不散。

【歇后语第44句】: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不可靠

【歇后语第45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惯)指其含意只能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

【歇后语第46句】:【写字像画狗,越描就越丑】(谚)指写毛笔字贵在一气写成,如果对不顺心的笔画加笔再描,就会越描越走样。也借指对缺理事越辩解就越不能自圆其说。

【歇后语第47句】:【耍滑头】(惯)l指玩弄手段,推卸责任。2指人不实在,搞圆滑的一套。

【歇后语第48句】:【是祸躲不脱,躲脱不是祸】见“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

【歇后语第49句】:【天塌下来,有地接着】释义: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有人负责,不用担心。例句:“有我在,天塌下来,有地接着,你还怕什么呢?”

【歇后语第50句】:【有恩不报非君子】释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意谓得到了别人的好处,一定要报答。例句:“有恩不报非君子,我‘雷神爷’走遍天涯海角,他忘不了你这个女中豪杰!”

【歇后语第51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发生事情,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付,不 退让。成语:针锋相对。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你放 心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难道我们怕他!”

【歇后语第52句】:小山沟里的青蛙想吃云间白鹤肉——痴心妄想

【歇后语第53句】:【好戏耐看,好曲中听】(谚)好戏让人久看不厌,好曲子让人百听不烦。指优美的戏曲能给人提供高雅的艺术享受。

【歇后语第54句】:崖头上睡觉——死也不怕

【歇后语第55句】:五更天下海一一赶浪潮

【歇后语第56句】:风湿病碰上梅雨天——就要发作

【歇后语第57句】:【船烂还有三千钉】释义:比喻有钱人家即使败落了,也还有些家底。有时也比喻有威信的领导人即使离开了岗位,也还受到人们的敬重。例句:“‘船烂还有三干钉’,毕竟是尚书府里阔哥儿。逃难下业,仍捧得出三百两银子。”

【歇后语第58句】:割韭菜不用镰一胡扯

【歇后语第59句】:耗子啃床脚——磨牙

【歇后语第60句】:【一世破婚三世穷】(谚)指破坏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穷的报应。

【歇后语第61句】:【当家人,恶水缸】(谚)恶水缸:盛污水的缸子。掌管家事的人就像个盛污水的缸子,无论什么脏污都有可能往里倾倒。指当家人往往受累又受怨,只有默默承受。

【歇后语第62句】:【鼠有鼠洞,蛇有蛇路】见“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歇后语第63句】:【把别人的棺材拾到家里哭】没事替别人操心,自找麻烦。 明代《西游记》:“八戒近前道: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 材抬到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 何干!”

【歇后语第64句】:撑着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

【歇后语第65句】:【出工不出力】虽然出勤,但不认真工作。叶辛《蹉跎岁 月》:“坚决改变按人头评工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的笨办法,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歇后语第66句】:【 让开大路走两厢】大路宽广让别人走,两厢狭窄自己走。 胃让出有利条件。《北京日报》( 1985,2,18):“大兴县‘让开 大路走两厢’,以让出交通、生活都比较方便的地区和让利 等优惠条件,吸引中央、部队和市属单位到大兴县联营办 厂,为振兴黄村卫星城的经济、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提前翻两 番的目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歇后语第67句】:我把妈妈的心爱之物——花瓶弄碎了,我怕妈妈批评,就赶快到妈妈面前认错。妈妈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地说:“知错改错进步快,满不在乎真正坏。”我一听不好意思地跑进了我的房间。(河南·洛阳)

【歇后语第68句】:【此一时,彼一时】此语比喻时间、条件改变,情况也随之改变。原作“彼一时,此一时”。形容人的境况居多。如京剧《锁麟囊》中富豪之女薛小姐因水灾流落他乡,巧遇奶妈,奶妈到舍粥之处为她舍来一碗稀粥,她却说粥是饭后之物,如何当饭吃。奶妈说:“此一时,彼一时,你凑合着点吃吧。” 此语源自《孟子·公孙丑下》,记述了在战国时,孟子离开齐国到别的地方去,弟子充虞在路上问他:“以前我听你讲过‘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今天您怎么看起来有点不高兴呢?”孟子回答说:“彼一时,此一时,我现在正为天下纷乱担忧,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后人将“彼一时,此一时”颠倒过来,比喻时过境迁,情况发生了变化。

【歇后语第69句】:【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强调熟读背诵的重要。书读,也说: 读书。清代《镜花缘》:“古人云:书读千遍,其意自见。我们 既不懂得,何不将这十一字读的烂熟?”

【歇后语第70句】:船老大的犁头——没用处;无用;没得用

【歇后语第71句】:【走杀金刚坐杀佛】(惯)杀:表示程度深。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拿金刚杵得名。佛寺中塑的金刚是立像,佛是坐像。比喻苦乐不均。

【歇后语第72句】: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歇后语第73句】:三九天穿裙子——又美丽又冻(动)人

【歇后语第74句】:【好汉饿不得三日】(谚)再壮实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饿三天。指饥饿对人的威胁极大,在饥饿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汉经不起三天饿”。

【歇后语第75句】:【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歇)讥讽或责骂恶人伪装成好人,或下流的人伪装成体面的人。

【歇后语第76句】:【五十步笑百步】(惯)两个士兵从战场败逃,退了五十步的讥笑另一个退了一百步的,说他没用。比喻与他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点,却讥笑他人。

【歇后语第77句】:金山寺的水——涌起来了

【歇后语第78句】:妈妈掀开笼盖,我看到白生生暄腾腾的热馒头,伸手就拿,谁知还没拿起就烫得缩回了手。妈妈笑着说:“你真是烧虾等不到红啊!”(江苏·泰兴)

【歇后语第79句】:【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谚)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否是凶卦,泰是吉卦。指欢乐过度就会招来悲苦,倒霉到极点就会转交好运。 也作乐极悲生,贯盈祸起。 乐极则悲,泰极则否。

【歇后语第80句】:劳动是食欲的父亲,是消化的祖父,是健康的曾祖。

【歇后语第81句】:【老佛爷】现在,清代的影视剧泛滥,将慈禧太后称为“老佛爷”,误导大家一提到“老佛爷”就认为是慈禧太后。其实,“老佛爷”并不是慈禧太后所独有的,甚至不应她所有,是她强加于自己的。 “老佛爷”源于清初。清朝是由满族(先初称为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女真族首领被称为“满柱”,“满柱”是佛爷“曼珠”的转音,是佛爷吉祥的意思。以后代代相传,清朝建立后,将满语的“满柱”译为汉语的“佛爷”,于是“佛爷”就成了皇帝的特称。慈禧太后虽独断朝政,但她没有做过女皇,何来“老佛爷”之称。慈禧太后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呢?其中有一个故事。光绪初年,慈禧为了再度垂帘听政,使用种种手段为自己大造声势。心腹太监李莲英明白主子的心意,令人依照慈禧的模样在万寿寺大雄宝殿后面新建了一座观世音像,接着向太后谎称万寿寺大雄宝殿有双佛显光。慈禧去之后发现大雄宝殿还是原来的三世佛,勃然大怒。李莲英请太后到后殿御览,慈禧转到三世佛后,果然看到一尊观世音像,李莲英大喊“老佛爷到”,在场的大臣们立刻跪下高呼“恭迎老佛爷。”慈禧太后故作不解地问道是哪个老佛爷啊,大臣们立刻回答道:“就是太后您老佛爷啊!”“您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请您再度垂帘听政,解救万民。”这一席话让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很快“太后老佛爷”之称就举国上下无人不知了。慈禧太后强奸民意称她“老佛爷”,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歇后语第82句】:鹅卵石掉刺蓬——无牵挂;无牵无挂

【歇后语第83句】:【鸡肚不知鸭肚事】释义:比喻这个人不知那个人的心思。例句:“不是不相信老三。你是‘鸡肚不知鸭肚事’。我有我的难事,你可就无所谓了。”

【歇后语第84句】:【拆东墙,补西墙】(惯)拆掉东墙用来修补破损的西墙。比喻经济拮据,只能临时应付眼前的困难,没有能力彻底摆脱窘境。

【歇后语第85句】:月光下散步——形影不离;形影相随

【歇后语第86句】:【千年纸墨会说话】释义:纸墨:指文据契约。指文据契约时间再长也能作为凭证。例句:他一想,“不成,账上还欠支了四斗米,千年纸墨会说话,还得写个文约落住一笔。”又一想:“空口无凭,有字据为证,你不识字,千年纸墨会说话,还可以请旁人给念念听听。”

【歇后语第87句】:【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谚)饶:尽管。任凭你怎样奸猾,还是把人家的洗脚水当汤喝了。指阴谋计划得再好,或人再精明,也难免上当受骗。 也作饶你奸似鬼,也吃老娘洗脚水。 由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 随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

【歇后语第88句】:【吃酒的望醉,放债的图利】(谚)喝酒的总想图个一醉方休,放债的总想得到丰厚的利息。偏指放债图的是牟利。 也作“吃酒望醉,放债图利”。

【歇后语第89句】:赶脚的骑驴——图个眼前快活:一时的快活

【歇后语第90句】:【近家无瘦地,遥田不富人】(谚)瘦地:贫瘠的土地。遥田:离家远的田地。指离家近的土地管理方便,故而肥沃;离家远的土地难以管理,故而薄收。

【歇后语第91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原为毛泽东题词,谓不怕任何困难。 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我队应去,要准备死几个 人,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歇后语第92句】:一天晚上,我在做《社会》课本上的讨论题,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个道道儿。爸爸看过之后说:“一块砖头难砌墙,一根木头难盖房啊!咱们一起来想想。”(山东·昌邑)

【歇后语第93句】:【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谚)皱眉:皱着眉头,有愧良心。切齿:咬牙切齿,十分痛恨。 指为人只要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世上就不会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也作“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歇后语第94句】:【名师出高徒】(谚)名师:德艺深孚众望的师傅。指高明的师傅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才艺出众的弟子。 也作名师手下出高徒。 名师自有高徒。

【歇后语第95句】:三岁小孩贴对联——不知上下

【歇后语第96句】:【八两换半斤,人心换人心】(谚)旧制秤一斤是十六两,八两换来半斤,这是公平的交换。指只要诚恳待人,自会换取人们的信任。 也作“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歇后语第97句】:爸爸经常叫妈妈做这事做那事,可自己什么也不做。妈妈说:“光说不做假把式,连说带做好把式。说到底,你还是假把式。”(四川·渠县)

【歇后语第98句】:鸭子死了还有鹅——个顶一个

【歇后语第99句】:【撑硬船儿】(惯)形容人态度生硬,架子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angganjuzi/show-19366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