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诗句

古诗词书法佳句-经典语录

【第1句】:关于书法名句大全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

黄庭坚《论书》▲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李煜《书述》▲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

明.丰坊《书诀》▲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

宋.姜夔《续书谱》▲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论书》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唐.韦续《墨薮》▲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

佚名《永字八法》▲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

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艺舟双辑》▲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

宋.姜夔《续书谱》▲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古人作纂,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

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纂则一毫不可测也。明.丰坊《书诀》▲古人一点一画,皆使锋转笔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处乃用使转;古人一牵一连,皆旋转,正心着纸,无一黍米倒塌处。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迹,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

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快。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数画之转接欲折,一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若误用之,必有病,分别行之,则合法耳。清.笪重光《书筏》▲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

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

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

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用笔尖如落锋势,无一毫如尖锋势,意况生举,爽爽若神,为一字,须数体俱入。

晋.王羲之《论书》▲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

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起有分合缓急,收有虚实顺逆,对有反正平串,接有远近曲直。清.刘熙载《艺概》▲用笔要沉着,沉着则笔不浮;又要虚灵,虚灵则笔不板。

解此用笔,自有逐渐改观之效。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度,拙则诨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挑浑浊之病矣。

清.秦祖永《桐阴画诀》▲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笔贵绕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唐.林蕴《拔镫序》▲作书用笔过快,则无顿挫,过迟则不劲利。

清.梁献《学书论》▲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

清.刘熙载《论用笔》▲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深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山舟曰: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

清.梁同书《频罗奄论书》▲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运笔锋须要取逆势,不可顺拖也,即无生气,又见稚弱。

清.秦祖永《桐阴画诀》▲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清.笪重光《画筌》▲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

清.包世。

【第2句】:=书法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八字联

考古酌今审时度势;通中法外舍短取长。

以平常心对非常事;处浪漫世做烂漫人。

罔谈彼短吾亦有短;靡持己长谁人无长。

心神欲静骨气欲动; 脚跟宜定胸怀益开。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读有字书识无字理;说真心话做实心人。

清以自修诚以自勉;敬而不怠满而不盈。

度比江河细流兼纳;气如春夏群物共生。

莲生绿波有君子德;兰出幽谷为众人香。

桃李无言诗书继世;弦歌悦耳道德传家。

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话到嘴边三思更好;事存心上再慎何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欲立根基无如为善;能光门第只有读书。

业精于勤勤而能奋;行成于思思则必学。

立志立功居之以敬;友直友谅尊其所闻。

静以养性俭以树德;入则笃行出则友善。

无边事业心如玉洁;有限年华之比秋鸿。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力求有功方能无过;必先去旧而后立新。

成功全凭汗水浇灌;桂冠都是荆棘编成。

浮躁一分便招忧悔;因循二字误尽英雄。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求真媲美择善而行。

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兼采百家眼明耳聪。

思行皆美体脑并练;动静相宜心身自然。

正直善良无须拜佛;光明磊落不必求神。

能屈能伸堪称韧性;可刮可磨确是奇材。

天下断无易处境遇;人间哪有空闲光阴。

德业老成事从心欲;品行大雅桃献耄年。

处事无奇唯忠唯恕;治家有道克勤克俭。

象为齿焚蚌缘珠剖;梅因寒茂荷以暑清。

宜志有珠比德于玉;学古为镜平理若衡。

大量容人小心处事;正身率物屈己为群。

谄语尤甘忠言最苦;下坡极易攀登甚难。

清高雅洁一身正气;正大光明两袖清风。

甘守清贫力行克己;厌观流俗奋勉修身。

虚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

锐意读书晓难而进;潜心悟道温故知新。

读书要能自出见解;处事无过善体人情。

开卷有益益入此境;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水滴石穿业经不舍,海阔天高学贵有恒。

纸上得来终觉太浅;心中悟出始知精深。

天地有情长若春日;山林无事自是请流。

【第3句】:书法古诗14句简单好听

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出塞诗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4句】:描写书法作品的好词好句有没有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根伟贴切.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也有人自称信手涂鸦,以示谦虚的.。

【第5句】: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本文引用自黄山《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第1句】:天地山水 【第1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2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第3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第4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第5句】: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第6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第7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第8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第9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第10句】: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第11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第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第13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第14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第15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第16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第17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第18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第19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20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 【第2句】:日月风雨 【第1句】: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第2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第3句】: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第4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第5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第6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第7句】: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第8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第9句】: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第10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第11句】: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第12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第13句】: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第14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第15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第16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第17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第18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第19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第20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21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第22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第23句】: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第24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3句】:花草虫鸟 【第1句】: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第2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第3句】: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第4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第5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第6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第7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第8句】: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第9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第10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第11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第12句】: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第13句】: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第14句】: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第15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16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第17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第18句】: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第19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20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第21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第53句】:里《小池》【第22句】: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第23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第24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第25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第26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第27句】:天街小。

【第6句】:书法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中“八字联”都有哪些

书法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中“八字联”有:

【第1句】: 努力从公任劳任怨,淑身涉世有守有为。

释义:勤勤恳恳的工作,做事情兢兢业业。

【第2句】: 情与人同有怀毕畅,风随世异无感不兴。

释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喝酒举杯畅饮,风景好的时候不会感到失落。

【第3句】: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释义:春天马上来了,晦气一扫而光,晚年的时候转运财源滚滚。

【第4句】: 龙鸾炳文神州焕彩,鸿鹏展翅华夏腾飞。

释义:形容人精神焕发,事业很有起色。

【第5句】: 酒能成事亦能败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释义:酒可以成事,也会使事情变坏,水能沉舟也可以吧船掀翻。

【第6句】: 玉宇澄清九州日丽,东风浩荡四化春新。

释义:形容风景,家园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息。

【第7句】: 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释义:指人聪明好学可以有出息,懒惰的话有才智也会白白浪费。

【第8句】: 土豪劣绅土崩瓦解,地痞流氓地磨草光。

释义:比喻不好的人都统统的消失不见了。

【第9句】: 成功后则建家立业,学习归终衣锦还乡。

释义:成功了就建立家庭,开创事业,学习就是为了最后能够场面的回到家乡。

【第10句】: 物华天宝万事如意,山色地灵马到成功。

释义:形容一切事情都比较顺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1288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