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诗句

唐宋诗词佳句赏析-经典语录

【第1句】: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第1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李煜

【第2句】: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慧能

【第3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第4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第5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第6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7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第8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第9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第10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愁永云昼》

【第11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李清照《声声慢》

【第12句】: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13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第14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第15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2句】: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第1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李煜 【第2句】: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慧能 【第3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第4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第5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第6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7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第8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第9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第10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愁永云昼》 【第11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李清照《声声慢》 【第12句】: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13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第14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第15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3句】: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诗中江 【第1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第2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第3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第4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第5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第6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第7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8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第9句】: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10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第1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第2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第3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第4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第5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第6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第7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 【第8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第9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第10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第1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2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第3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第4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第5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6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第7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第8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第9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10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诗中亲情 【第1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第2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第3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 【第4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第5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6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第7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8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第9句】: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诗中乡情 【第1句】: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第2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第3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第4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第5句】: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第6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第7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第8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第9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唐诗宋词的名句,作者及出处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 (邕yong:【第1句】:邕江,水名,在广西。

【第2句】:广西南宁的别称。)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观猎。

【第4句】:唐诗宋词共十首带历史背景和句子赏析

【第1句】: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

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第2句】: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

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第3句】: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

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

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第4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第5句】: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

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第6句】: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第7句】: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

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第8句】: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第9句】: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

【第5句】:唐宋诗歌赏析

李商隐的《锦瑟》赏析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

【第6句】: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第7句】:唐诗鉴赏好词佳句

唐诗宋词佳句

【第1句】:善于写作

【第1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第2句】: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第3句】: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第4句】: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第5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第6句】: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第7句】: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第8句】: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第9句】: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第10句】: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第11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第12句】: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第13句】: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第14句】: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第15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第16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第17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第18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第19句】: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第20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第21句】: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第22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第23句】: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第24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第25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12960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