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诗句

描写风的佳句诗词-经典语录

【第1句】: 写风的名句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其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第2句】: 描写风的好句

春天永远存在

关于“风”的诗句

【第1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2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3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4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5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6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7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第8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第9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10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11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12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第13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14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第15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第16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17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18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19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20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春天的风,它掠过裸露的土地,留下满地绿草,在春风中摇曳着自己的纤纤细腰;它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仿佛在扬起自己清澈的裙角;它越过枯萎的树枝,树枝抽出点点嫩芽,伴着春风,慢慢地舒展着自己的懒腰。春天的风,像一曲清新脱俗的乐曲,携带着希望唤起了沉睡的生命。

夏天的风,不紧不慢地,跳着,玩着,时而高飞,时而低掠。它为可爱的树叶奏乐,为文静的小草伴舞,为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带来清凉和爽快,抹去烦恼和急躁。它闯进了一切事物的心扉,为这个热闹非凡的世界增添许多乐趣。夏天的风,像妈妈亲切的双手,包含着温情除去了尘世间的一切焦躁。

秋天的风,杂着几丝凉凉的细雨,来到了人间。它把果园里的果子吹得熟透了,把田野里的高粱吹红了,把金黄的玉米吹得剥落了碧绿的外衣,把瘦小的麦穗吹得饱满了,把丰收的号角吹响了。秋天的风,像一名尽职尽责的邮差,满载着喜悦报告着秋天的到来。

冬天的风,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它把小草踩得枯黄,把田地里的残茬败叶吹飞了,把摇摇欲坠的树叶吹落了。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考验着世间上所有事物的意志力。冬天的风,像一名严厉的考官,带着几分冷酷肃穆地审视着万物关于毅力的答卷。

风,它在四季里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它用自己的行动,为奇妙的大自然倍添光彩。赞同9| 评论

【第3句】: 描写风的佳句要两句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 - 《醉花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 - 《登科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 黄庭坚 - 《鄂州南楼书事》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 白居易 - 《村居苦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 -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 曹雪芹 - 《贾探春·分骨肉》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杜甫 - 《秋兴·其一》。

【第4句】: 写风的古诗名句

【第1句】:【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2句】:【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3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4句】:【感遇】 唐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第5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6句】:【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第7句】:大风 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第8句】:大雷口阻风 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商人万斛船,挂席上牛斗。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

【第9句】:步虚---- 陆游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

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归来天风急,吹我过缑山,

锵然哦诗声,清晓落人间。

【第10句】:风不鸣条 唐 卢肇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第11句】: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唐 李端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第5句】: 关于风的诗词名句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

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sāng)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许浑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其中“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山雨欲来风满楼”都是名句

【第6句】: 关于风诗词的诗句

带有风的诗句

【第1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第2句】: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3句】: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第4句】: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第5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第6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第7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第8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9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第10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11句】: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

【第12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第13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第14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第15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第16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第17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第18句】: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第19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第20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第21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第22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第23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第24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第25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第26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第27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第28句】: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第29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第30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第31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第32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第33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第7句】: 描写风的好句

晚风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作者:李峤 朝代: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风

作者:王勃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春风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咏风

作者:李世民 朝代:唐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第8句】: 关于风的古诗名句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风》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9句】: 有关风的诗句(2句)

绝句

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 “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词释义

咏:歌唱,赞美。

碧玉: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妆:打扮。

绦:丝带。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1797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