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诗句

中华诗词名校获奖感言

感动中国秦玥飞颁奖词

近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做的毕业典礼演讲,红了,但却是以最的方式5月21日,出生在云南昆明的留学生YangShuping(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称美国的空气又新鲜又甜美,说中国历史课学到的东西对她毫无意义,还表示自己在中国每天戴口罩出门,只有到了美国才感受到自由呼吸的快感。

△杨小姐在微博上道歉杨小姐的演讲让中国留学生和国内的网友们愤怒不已。

5月22日晚,杨小姐改掉了自己的微博名,取了一串乱码,并删光之前所有微博,回应此次事件称“我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深感自豪,也希望今后用自己在国外的所学弘扬中国文化,为国家做积极贡献。

”国内的网友在微博上表达他们对此事的看法令人欣慰的是,许多中国留学生站了出来,在youTube、微博等平台向中国人、外国人解释,杨小姐的意见不具有代表性。

本科曾就读于马里兰大学,现在北京从事金融行业的Bob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国人首先要有民族自豪感,自己先做到不卑不亢,才能让别人给你尊敬。

女孩儿提到的问题诚然是一方面,我无法否认,但应该说我们的国家也在一步步往好的方向在发展。

当年英国还是雾都,美国也曾经历过黑人奴隶时代。

每个国家,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我们作为海外留学生,出国门就代表的是整个中国,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实际努力去makethingsbetter,一味的抱怨只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当枪使。

”祖国强大,会让我们海外留学生在当地受到尊敬,璀璨的中华文化,也应该让我们在沟通中展现自信。

就像Bob所说,每一个国家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我们不否认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不应该就此做一个“批判者”“旁观者”

如果仅是这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难以进步。

我们的另一位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却与杨小姐的态度截然相反,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没见过电话、汽车,没有用过自来水……当他拥有一个机会,能向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精英演说,并成为哈佛大学首个在毕业典礼上演讲的华人时,他会说些什么呢

这段演讲虽然已经过去一年,现在再看,依然令人深思。

演讲者不卑不亢,演讲内容有深度、有高度。

正如豆瓣网友所说:有人说留学生分三种:一种是常青藤、名校,努力做精英,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看法的;一种是比较平庸,但也努力不给自己国家招黑的;最后一种为了fit-in,抹黑自己国家,贬低自己的。

而杨小姐属于哪一种,不言而喻。

如果杨小姐能从这一风波中学到些什么,那是最好的。

许多网友告诉了她这样一段话,那是《北洋水师》里的一句台词,代表百年前中国留学生的抱负,值得与人分享: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校长会”观看了杨小姐完整的演讲内容,其实她所讲的内容在引用论据时有偏颇或夸大之嫌,至于是否上升到“辱华”的层面,见仁见智。

然而,我们和杨小姐都应该意识到的是:与其只做一个旁观者、批判者,不如去做一个建设者,就像哈佛大学毕业的何江一样,就像许多海外归来投身国家建设的学子们一样。

“批评”本身并不可怕

万事皆不完美,教育事业也一样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只要有事情存在,肯定会有各种声音,包括批评的声音。

我想,不管哪个时代的事情,在当代都会受到批评,包括教育。

孔子时代的教育,苏格拉底时代的教育,在当时可能也是有批评声音的。

批评固然重要,说明对现实的不满,说明想得到更好的教育方式,想得到更好的教育方法,想获得更公平更先进的教育模式。

但是一味的批评,却是不足为取的。

试想一个教育者,整天在课堂上批评,在课后与同事的交流中批评,逢人就抱怨,说什么教育制度的不合时宜,说学生的水平有多差,说学生有多难管理,说这样的不公,那样的不平。

这样不断地抱怨,不断地批评,教育体制就改变了吗

学生的水平就高了吗

学生就很好管理了吗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是要勇于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建设者。

我们的教育事业固然也在不断面对来自各方的批判的声音。

但我们希望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你我都努力成为一个“建设者”,从批判中寻找一条突破这些问题的道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批判”的层面。

与其做一个“批判者”不如努力成为一个“建设者”作为教育者,你说学校的管理体制有问题,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问题,你有没有试着去改变,或者你有没有用自己的方法去努力

你整天面对的是活泼的孩子们,并不是领导,你有没有将自己的教育情怀用在孩子们的身上

你改变了自己抱怨和批评的态度,想着如何去做一个建设者,你的心态就发生了转变,你就找到了教学勇气,找到自己在教育中合适的位置,那就是做一个教育的建设者。

事实上,你是可以改变的,你是可以建设的。

教室门一关,就是你与孩子们的天地,在教室里,孩子们和你可以创造属于你们教育梦想;或者,教室门敞开,你依然可以践行自己的所思所想,让教室焕发出不一样的风采,让孩子们喜欢上教室,喜欢上你。

这些,你有尝试吗

我们常常以为,批判就是在建设,一次次对体制挑战,一次次跟权威较真,从不轻易言败。

批判能够促进文化的改善,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变革。

不过,如果缺乏理性,批判会成为抱怨、愤懑——由此产生的效果带有强烈的负能量,不会是建设性的。

这个社会从不缺少批判者,这个社会更需要理性的建设者。

在学校里,如何让自己的观念真正产生影响需要伏下身子扎实而为。

与学校管理文化的对峙只能让自己陷入精神负担的漩涡,不能丰盈自己的教育思想。

尊重现实,心怀梦想,肩负责任,才能让自己在任何情境中都可以游刃有余。

想起电影《孔子》,孔子心中有道、参透人生,但他还是要走进芸芸众生中,历经艰辛。

为什么

真正的大道就在于真实的实践中,在于知道真相后,却依然热爱、依然担当。

我想,如果青年教师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持续专注于学生的生命成长,现实中努力避免管理上的冲突,那他就是一个理性的建设者。

总有一天他会影响的同行者,也会让学校的文化发生变革。

做一个建设者,远比做一个批评者要难;但是,当下的教育的是需要建设者,而不是批评者。

中国十大武术名校是哪些

少林寺不是武校全国十大武术名校 山东郓城宋江学校 宋江武校位于山东郓城,伴随着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的传说声名远播,是首批被国家武术院命名的全国先进武术馆校。

院长樊庆斌、副院长刘国庆自幼习大红拳,是河南省嵩山少林寺31代皈依弟子。

他们凭着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的执着追求和对武术教育事业的极端热忱,1985年创办宋江武术学校,艰苦奋斗十余年。

现在学校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38000平方米古朴典雅的建筑群。

武校拥有文科教学楼、大型练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现代化设施,固定资产达5800多万元。

学院现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及365kuaile.cn境外的学生3600多名,设有从小学到高中、中专的文武结合班52个,武术、散打、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硬气功等专业班29个。

学校有懂教育、会管理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百余名套路新颖、技术精湛、在全国和省市比赛中获冠亚军的青年教练,有百余名具有大中专学历、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定的老中青年结合的文科教学队伍。

他们的培养目目标是文武双全的现代化人才。

十几年来,宋江武校先后向国家队、中国武警部队、各大体育院校及各省、市专业队输送学员1000余名,进入国家武英级和运动健将行列的58名,为各武术馆校培养教练员900余名,为各大企业培养保安人员2000余名。

在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夺得金、银、铜牌1080枚,如1993年在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中,获棍术、刀术五项冠军;1995年在全国武术之乡散手比赛中,获金牌4枚,银铜牌8枚,并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自1999年以来,省“希望杯”散手比赛,宋江武校连续四年夺取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两个第一。

武校培养出全国散打王争霸赛中的名将邵金宝、张永健、树怀青;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次世界杯散打比赛中,康永刚获得54公斤级冠军。

宋江武校多次代表山东省出征全国赛场,屡屡获胜,并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武术馆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山东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

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人民日报》、《大公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等几十家新闻单位都对学校作过专题报道。

武校教练员有的是院校优秀毕业生,有的是在全国或省级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留校生。

武科教学课程设置首先注重传统武术的学习和研究,不论是长拳、太极拳、查拳、花拳、炮拳、洪拳、翻子、戳脚、八极,还是水浒拳、三十六路宋江拳、燕青五步拳、孙膑拐等均有专人教研,对于传统武术表演项目也有专人教授。

学校武术器械设备齐全,武馆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练武场50000平方米。

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都将武校作为实习基地。

宋江武校坚持“以德建武,以文保武,以武养文,文武并进”的办学方针。

文武结合班均配备“四机一幕”,并有图书室,实验室、阅览室和专门音乐教室。

由于师资力量雄厚,管理得当,文科教学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全县中小学通考,四分之一的班级成绩优秀,胃的学生获全县一等奖,有的学生获“宋庆龄奖学金”、“全国三百名小状元”、“齐鲁小名士”等荣誉称号。

宋江武校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活动。

199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学校学员表演的《狗娃闹春》名动一时。

作者: 名川大山 2008-6-19 17:01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全国十大武术名校 广东湛江少林武校 湛江少林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寄宿制文武学校,位于广东湛江市霞山区风景秀丽的三岭山森林公园旁,占地面积

【第9句】:6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500多人,教职员工200余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文武学校之一。

湛江少林武术学校自1995年创办以来,就确定了“创名校,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全力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先后投入巨资建起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语音室、练功厅 多功能健身房、高级擂台等一系列现代化文化、教学、训练设施。

每一间教室均配备电教设施,员工、学生宿舍安装了程控电话。

学校在积极完善各种设备、设施的同时,在全国大量招聘、引进各种人才,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秉乘“文武双修,德才兼备”的办学宗旨和“教育以人为本,弘扬武术文化”的办学理念,坚持封闭式管理、军事化训练和素质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从1997年到2000年获得各类比赛奖牌100多枚。

为省队及广州体院、武汉体院、北体大等高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其中输送到省队的关胜同学已崭露头角,在1999年的“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上夺得南拳冠军。

学校还是广州体院、武汉体院的实习训练基地,湛江市跆拳道、拳击训练基地。

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办学集体,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衔进武术馆校”,2000年底,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集体”。

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优异的办学业绩,高质高效的管理水平,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信赖与支持,曾多次被新闻媒体报道。

学校采取教师、教练、教官三位一体,密切配合;封闭式教学、军事化管理、保姆式服务。

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灵活的教学机制。

如今,“湛武”已经成为一种品牌。

但是“湛武”人面对成绩并不满足,为了脚踏实地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理想化的方向迈进,学校耗巨资率先全面推行CIS管理模式,从视识别系统到内部行政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薪资结构、激励机制;垂直指挥、横向联络;学校形象、员工手册;人才招聘程序,监督控制系统;“四小时复命制”、“家长服务”;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模式“软件”配合学校完善的设备“硬件”,有效地保障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创名校,育英才”向全国一流学校迈进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者: 名川大山 2008-6-19 17:02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全国十大武术名校 北京少林武术学校 北京少林武术学校创办于1991年,位于德外西三旗回龙观 镇,距市区10公里。

学校按现代化私立学校要求规划,建有先进的宿舍楼、教学楼、综合楼、电教馆和6000平米的大型训练厅馆,教室配备闭路电视系统等电教设施,理化生实验室齐备。

建校十年来,北京少林武术学校坚持“以武术为特色,重视文化教学”的办学宗旨。

在北京十运会、北京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屡获殊荣。

仅2001年度就获金牌18枚,银牌16枚,铜牌20枚;一批批高中及中专毕业生考入了首都体院、武汉体院等国家重点体育院校,多名学员入选北京武术队、北京散打队、女子特警队、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

一系列成绩使北京少林武校受到广泛关注。

2002年6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开采未来》庆六一晚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北京少林武校的《猴哥》节目表演队员及全体演职人员。

1995~2000年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办学单位。

学校学生还曾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申奥成功晚会、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文化节开幕式、大运会闭幕式的武术表演和德国柏林中国文化周等大型活动,为这些举世瞩目的盛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北京少林武校同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学校组建的少林武术表演团远赴德、韩、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努力为中国武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作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是学校规模还是在校人数,北京少林武术学校都堪称京城第一。

近年来,学校又在全国开办了6所分校,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作者: 名川大山 2008-6-19 17:03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全国十大武术名校 河南省登封市少林鹅技坡武术专修院 河南省登封市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安装创于1976年,属民办非企业单位,位于登封市西郊。

学校创办“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梁以全先生,享有“儒雅武师”的美誉。

1977年首任登封县体校校长、少林拳法研究会会长。

编著了《少林武术简介》、《少林武术研究》、《嵩山少林拳法》、《少林武术》等武术理论著作。

拍摄有《武术之花》、《少林功夫摇篮》等12部影视片。

总教育现任校长梁少宗,34岁,六代武术世家后裔,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7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训练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

在校学生3600余人,学校有专职文化课教师96名、教练员108名、行政管理人员26名。

学校连年来在国际、国家、省、市等各级比赛中获得奖牌1000多枚。

曾荣获河南省少林拳五连冠,全国武术少林拳大赛少林拳冠军,第三、第六、长七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少林拳冠军。

2000年中州擂台争霸赛团体冠军,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夺得河南省武协杯比赛奖牌总数第一名,2001年河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夺得6金1银6铜,第七届国际少林武术节套路、散打比赛再夺4金2银5铜,2002年郑州市武术套路锦标赛15金7银9铜,2001全国首届女子散打擂台赛6个级别中的1金2银,连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馆校”、“河南省武术工作突出贡献奖”。

教育部发言人如是说。

中国教育若干年内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这样是否属于教育不公

谈谈教育。

我们国家的教育存在不公。

以成绩为例,进得了大学的学生们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如果不是用全国最高的录取分数线和地域歧视,把湖北人拦在全国名校的外面,你们有几个够格儿的

但这并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重点在于,我们的学校,若不借助绝对优良的老师,依靠现行的教材只能教出白痴。

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教育都是不启发人的智慧,反而是鼓励大家依照条框,磨灭智慧。

这种教育不学也罢。

一切以那些如同八股一样的东东糊弄人,又不去加强道德的培养,教出的败类越来越多,这是教育界的数典忘祖。

这样的教育,讨论他干什么呢

读再好的名校 都比不上家长重要家长读后感言怎么写

在中国,进名校是很多孩子和家长的愿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中国的学校教育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首先,我国的很多校长如同赛车手,考虑的是如何展示自己娴熟的车技,但是却不知道要把车开到哪里。

也就是说,对于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学校是没有考虑的。

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像中国教育这样,改革措施令人眼花缭乱,校长们总想把学校搞得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明天和今天不一样;其次,中国的学校教育缺少文化,满嘴口号却没落地,若将中国学校与国外学校来做比较,没有哪个国家的学校校长像中国校长,满嘴有这么多的口号和理念,谈起来都一套套的,但是,最缺少的是在现实中的落地;再次,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突破“放羊娃”的逻辑:读书、学奥数,上大学,找个好职业,然后买车、买房、娶媳妇,然后生子,然后孩子读书、学奥数……这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

最后,我们的教育价值最初是知识本位,学校塞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后来是能力本位,我们让学生具备各种能力,解决各种问题。

但无论是容器还是机器,我们都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公民意识、生活、情感、交往、悲悯等人的基本属性,都被忽视。

中国学校把“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最响,但是“中国教育却是最不以人为本”。

  “如何成为好学校  学校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师生相处的一段生活,青少年需要在这段生活中得到一种全面的成长。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的生活品质,创造更好的学校教育。

所以,好的学校教育不外乎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

这需要将学生资源科学有效地进行整合。

  好学校里,学生应享有发展的自由,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愿望在今天的学校中应该能够得到尊重、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个体应受到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在精神和心灵层面得到关注;学校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学生在学校里如果找不到偶像,找不到自己钦佩的人,他们不会成长得很好,也不会在这个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感到幸福。

所以,我们要培育一些让学生喜欢和崇拜的老师;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应该得到尊重。

比如我校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学生自己选了两个学生去发言,一个是非常阳光的女孩,一个是篮球队的队长,尽管他们成绩都不是最好的。

在一个年轻人的群体里面,这样的孩子应该成为偶像,因为他们会给这个群体带来一种积极向上、顽强团结的品格;学校教育的风格应该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包容、支持等。

这样的关系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友善相处。

  总的来说,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必须从青少年全面成长的角度来理解学校的教育,学校不是一个书斋,而是一个社会。

今天的中国教育,太过注重技能和训练,严重忽视精神、心灵与健康,而对于后者的教育,才是真正关注学生一生的教育。

求事例:曾经是“差生”、没有上过好大学的当代中国成功人士

世界富豪前三名名是中途退学的邓24岁时还连26母都记不清 花10年的时间将小学三年级的学历刷新为名校博士,双学历梁朝伟没有上过大学,现在在哈佛大学讲课,用英语讲一课是40万,用汉语讲是20万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没有上过大学,华人首富李嘉诚同样没有上过大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步步成为首富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到网上搜索一下,光是检索就能让你看好一会

内蒙古大学在211高校中处于什么水平

中国网友立即对张磊和他创建的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展开“人肉搜索”。

有人极为愤怒:“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才生帮人家发展”,甚至查出他和他的公司在四川地震等事件中并缺乏表现等等。

张磊吃里爬处的形象跃然而出。

我们夫妻二人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

读到这则新闻,心里实在非常复杂。

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经历,又对张磊的行为感到理解。

二十多年前我们结婚时,妻子在北京是个“黑户口”。

代价是没有工作,有时还为临时户口操心。

后来决定出国,两人一起考托福。

1993年我们正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时,她接到了从耶鲁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而且两万多美元的学费和近一万的生活费,人家也给付了。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

有这笔钱并不一定能出国。

出国要有护照。

近当时的规矩,大学毕业服务不够一定年限者,出国必须有海外关系,还必须支付大学的“培养费”,把账还清了以后,就可以扫地出门了。

于是,我们全家紧急动员,先找到在台湾的姨妈开证明,然后到街道派出所开证明,记不清跑了多少地方,当然也送了不少礼,其中颇有些差点儿前功尽弃的惊险关节。

最后,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按照国家开出的账目,把大学四年国家在她身上花的钱全都还清。

再向父母借了些钱买机票,一下子就飞了过去。

半年后,我也跟去探亲。

我毕业后为国家服务十年,不用缴纳大学的培养费。

但是,我去探亲,按规定必须辞职。

而这又是一场有惊无险的奋斗,比如找地方存档案,在一堆“不行”、“不办”的声音中绝处逢生等等。

我还记得最后办成的那一刻,跑到单位要最后一个文件。

窗口一位冷冰冰的小姐把盖好章的一张纸往我面前一扔,甩过来一句话:“你从此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 我到了耶鲁探亲,人家对我个“家属”则无微不至。

比如,我只需缴一点儿钱就有了医疗保险,白拿了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卡,使用健身访等设施,还能在旁听两门课。

总之,除了课松一些外,和正式学生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我下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表现,被教授看中,什么也没有考就被录取到硕士课程。

日后一帆风顺,直到拿了博士,而且六年下来一直拿着全奖。

除了正常的奖学学金外,学校还给各种钱在夏天让我学英语、学日文,甚至送我到日本学了整整一年。

说“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难道还有什么争议吗

张磊的经验是什么我不得而知。

但是,从中国上大学、工作到耶鲁读书,一个人直接的感受往往确实就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

张磊的捐款,在耶鲁从校友中拿到的捐款中只是很小的一笔,在美国并没有太多新闻价值。

在中国有新闻价值的,是这一行为所显示的教育模式和中国是多么不同。

第一,美国的名校,特别是常青藤,现在大多靠校友吃饭。

这些学校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

你要是穷光蛋,学校就把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

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会变得更加丰富。

”入学后,学校对你无微不至。

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的孩子,刚离开父母心里空落落,大学就要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迅速填补父母在孩子心里留出来的感情真空。

第二、学校靠校友,对毕业生也就非常恭敬。

比如,我们毕业后,学校总把校友刊物免费寄来,系主任每年写信报告系里的情况,学校在我们的居住地区有活动总要通知。

耶鲁选校董,也每次都把选票寄来,并且反复通过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

要知道,校董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

校长就是校董事会任命的。

谁进董事会,又要由校友投票决定。

我们夫妇当时虽然博士都没有毕业,但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以校友的身份投了票。

这大概是我们作为外国人在美国行使的唯一一次选举权。

所以,我们拿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耶鲁的文凭,而且是一个当家作主的权利。

张磊究竟对中国捐了多少钱,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但是,他给耶鲁捐钱,则不过是人家大学经营模式的日常运转和效率而已。

你现在就是给美国名校缴足三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培养你还是赔本的。

何况许多学生是人家倒贴钱请来的。

这么赚钱培养学生怎么赔得起

人家学校牛就牛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能够保证你成功,而且保证你成功之后会认识到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了你的一生,最后你会捐钱来感恩。

如果你毕业后收入低、欠的教育贷款还不起怎么办

许多名校(特别是法学院等)的做法是:全免

理由大致有两条:第一,在我们这么优异的地方毕业后,你放弃高薪而从事低薪的公益事业,那就算我人学校为社会作贡献了。

第二,如果你真没有技能拿到高薪工作,那一定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你说“对不起”还来不及,怎么会追着向你要钱呢

张磊的行为,应该促使中国的高校好想一想。

我们要是一天到晚和学生算培养费、惩罚不能按期还贷的学生,怎么指望学生像张磊对耶鲁一样对待自己的母校

感言:这就是美国人的精明,把世界准精英都收买了,再让这些精英回报他们。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44400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