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诗句

咏柳古诗中流传至今的名句是-经典语录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以咏柳歌唱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造化之功。贺知章性情旷达,崇尚道教,晚年辞官做了道士。这对他的诗作是有影响的。历来柳与离别总是关联在一起。古曲《折杨柳》大都为伤别之辞,李白《忆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而贺氏这首诗与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调清新,读之使人心情感奋,活泼舒畅。

梅占百花魁,先把春来报。但这时仍在寒气笼罩之下,春色萧萧。只有到了阳春二月,杨柳吐叶挂丝,大地才换上新装,充满着生机。于是诗人敏感的心灵融入到这明媚的春色里,情不自禁地通过咏柳具体形象地讴歌春风,讴歌造化。

诗的首句写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人们先看到的是它的被碧玉妆成,亭亭玉立的风姿。梁简文帝诗:“水照柳初碧。”借水以形容其碧,后来周邦彦咏柳的《兰陵王》也说:“烟里丝丝弄碧”,都着重写它的碧。这诗对柳树的碧则借玉来形容。“妆成”的“妆”作修饰、美化解。碧玉把一株柳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立意多么清新,用笔多么灵活,一开头就把读者吸引住了。

次句写柳条,它柔软,向下垂,所以一般叫垂柳。它很像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工之笔。

三句写柳叶,而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四句对问题作了回答。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出来的。春对草木一视同仁,都给它们以新的生命。而这首诗以咏柳为题,则是通过具体的物,形象的方式来显示春的伟大,造化的伟大。

以个别表现一般,既具体,又形象,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最大特点。三四句出之以问答式,用另一幅笔墨,有开有合,波澜起伏,也是它艺术上出色之处。可以说,它是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它之所以传诵千古不是偶然的。

石灰吟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这句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千锺万凿出深山,列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视死如归。以博大胸怀来对待即将发生的事情,以石灭来形蓉自己高尚人格,两袖清风,无愧天地间,天愧于人民。

于谦明朝正统年间(十三年),官拜兵部左待郎,来年秋天,蒙古也先卒兵范境。明英宗皇帝率兵亲征,不幸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内一个城堡全军覆灭,这是明朝历史著名″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蒙古也先(亲王)指挥大军直奔北京城,当时明朝文武百官听到此消息,顿时㤺乱一团。于谦第一个站出来说,如今之计只有团结一致,号绍各地勤王兴兵解北京之围,从新选立皇帝,国不可一日无主,这才出师有名。大部份官员都同于谦建议,推举明英宗弟弟朱祺玉为皇帝即明代宗。经过各地勤王之兵及北城内军民齐心协力,于谦亲自指挥把也先大军杀得丢灰弃甲,大败而逃。经此一役蒙古也先同意求和放回明英宗,于谦之名因此天下皆知。

后英宗复位,以范上作乱罪名将于谦赐死,一代名臣结局令人唏嘘!为了国家民族虽死犹生,应照自己所写: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天地有正气,碧血照丹心!

古诗古韵,流传从古至今。求下联

古诗古韵,流传从古至今。

月圆月缺,吟唱风月雪花。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哪些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勻作者癡,誰解其中迷?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你感觉对你感触最深的名句或古诗是什么

不需要任何学院和大学帮助,人生本身就是一所高等学府。爱迪生!

抓往今天!现在就开始!每一天都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抓住它,因为明天已经走进了今天。

鲍尔斯!

中国的古诗中,你最喜欢哪两句诗?为什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为什么感觉古诗中七言的多一些

因为五言不好写!七言诗字本就不多,但要表述的东西却不少!何况五言诗字更少,更难拿捏!诗词讲究炼字,恨不得一字一意,所以字越少越难写!浅见!

古诗中诗画如一的佳句有哪些

“古诗词中有精典,诗画相对有册立”。

古诗中,“经年”一般被怎样解释?原因是什么

微笑微笑:我认为是一个人心里的数字,有些写情感的,或者谈情感的,如果用经年来续写一年,那是因为情深,我们最通常思念一个人说的一句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是一年,这一年不知道是多少年了,简单的说,我们经历一件事是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这个可以慨述,过去的时间长了,思想上的时间慨念有些模糊也会用经年。不知对否,还望友友给于点解!谢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5442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