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名句-经典语录
7首描写沙漠的经典古诗词,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凉州曲二首》
柳中庸
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
沙碛:指沙漠。青海边塞戍守地方空空荡荡只有一轮明月,无际黄色的沙漠里本来就是很荒凉没有春天的。诗句写青海边塞地带的一片荒漠和戍边征人内心的空落苍凉。
2/《河湟书事》
波斯老贾渡流沙,夜听驼铃认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来自波斯的商人穿过沙漠,前来做生意,每天夜晚都能够听到那单调的驼铃声,便知道路途还很遥远。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燕山”指的是自今蓟县蜿蜒而东,直至海滨的山脉。在大沙漠中,黄沙就像白雪一样漫天飞舞着,而在燕山之上的月亮好似一弯金钩一般。诗中景观瑰丽,摄人心魄。
4/《登单于台》
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所谓“痕”指的是沙尘垒起的痕迹,而“疑”则是怀疑、疑似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狂风之中翻飞的沙尘像浪花似的留下了一个个的痕迹,而呼啸的狂风则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
5/《十五里沙》
刘克庄
只见如山白浪飞,更堪动地黑风吹。
渺茫直际九州外,汹涌常如八月时。
河伯岂能穷海若,灵胥仅可吓吴儿。
惜无散发骑鲸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八月”是指的是沙浪如同八月十五的海潮一般汹涌。只见一座座如同小山一般的沙丘如同白色的浪花一般翻飞,但是更厉害的还是那搅得天昏地暗的狂沙;风沙铺天盖地地汹涌而来,就像是八月十五日巨大的海潮一般。
6/《入塞曲》
左光斗
大漠空高尘不飞,新秋塞上草犹肥。
石榴红绽葡萄紫,博望遥驰宛马归。
在大沙漠中的天空虽然很高,但却看不到翻飞的沙尘;即便是到了初秋时节,塞外的牧草依然显得十分旺盛。这句诗刻画了大草原、大沙漠天高地远的景色,以及塞上秋色的壮丽风光。
7/《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此写黎明之时,戍边将士的铁衣在阳光的照射下使整个沙漠都显得寒气透人。这是强调戍边将士生活在边疆大漠的艰苦。
酷暑结束秋风迎面而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
王维《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己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你认为描写美女的古诗最好的是哪首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大意是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象蝤蛴,牙如瓠籽又白又齐,额头方正,眉毛弯弯细长,微微一笑,美目顾盼生辉。
这可谓是描写美女的开山鼻祖之作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短短八个字,写尽女儿神韵,任你如何铺陈,断然已无新意可陈了,白居易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得其精髓也。
现代人还能写出唐代那种等级的古诗吗?你怎么看
谢谢。我认为,现代人非但可以写出唐代人那种等级的古诗,而且可以超越他们。写诗作词无非是记言、写景、抒情、言志,说到风景,古代诗人讴歌的名山大川,清风朗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现在依然存在;古代人看见一个滕王阁,一个黄鹤楼已经惊叹不已,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现在的建筑物是何等的雄伟壮观,是多么的造型各异,五彩缤纷;古代人荡一次秋千已经是很好的休闲娱乐,他们哪里见过摩天轮和海盗船……现在的自然风光开发的比古代更加充分,人工景观发挥了人的想象力,要写的景比古代多多了。说到抒情,现代人比古代更开放,更大胆,更直白,更丰富。至于言志,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现代社会里比古代多了不知多少倍。因此,现代人具备比古人写得更好的客观条件。而且事实上,也存在着比古人写得好的实际例子。毛主席的诗有不少超了古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他的《沁园春·雪》,原文在我的配图里,不再重复。这首词的写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毛主席的这段景色描写纵横千万里,场面之宏大前无古人,有颜色,有形态,有动感,试问古诗中有哪一首可以与之比拟?说到抒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样的豪情有几个古人能够产生?至于言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伟大志向,有哪个古代诗人可以媲美?说到这里,我讲两句题外的话,古诗词受行数、字数、平仄、韵律、词牌等等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 ,再加上现在可以记言、写景、抒情、言志的渠道比古代多多了,你可以写新诗,写游记,拍照片,唱首歌,拍视频甚至拍电影,电视剧,这就是古诗词虽美现在却不流行的原因。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
描写关于“月”的古诗有些值得推荐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作品中,描写月亮的非常之多,不胜枚举。除了那些名气爆棚的经典诗词作品传世之外,还有很多名气不是很大的优秀作品,下面编选一些,供大家欣赏。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寒食月夜
唐·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菩萨蛮
五代·冯延已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拜新月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相见欢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声明:图片都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描写李白和朋友的友谊名句是什么
描写李白和朋友友谊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君马黄》
最骗人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赠友人三首》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樱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林陵》
最醉人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遥远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最伤感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你感觉对你感触最深的名句或古诗是什么
不需要任何学院和大学帮助,人生本身就是一所高等学府。爱迪生!
抓往今天!现在就开始!每一天都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抓住它,因为明天已经走进了今天。
鲍尔斯!
王维为何能写出相思古诗?
谢谢!
《相思》作者简介: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一一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今山西永济,汉族,崇信佛教。王维既是著名诗人又是画家,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曾赞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画流传至现代深受人们的喜爱欣赏。
《相思》正是诗人王维创作,被选入了《唐诗三百首》。
王维为何能写出《相思》古诗?
这是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从诗意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抒情诗,一题为《江山赠李龟年》所析,无疑是眷怀友人。
先来欣赏这首《相思》唐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王维的《相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起句因物起兴,语句似乎很单纯,却富有想象,借物代人,意味深长地寄托着对友人的情思。“春来发几枝?”用设问寄语,“愿君多采撷”暗示珍重友谊。从字面上看,表面似乎嘱人相思,另一面却深刻寓意自身相思牵挂之重;“此物最相思”,一语双关,既点出了题意又关合着情思,婉句动人、妙笔生花。整首诗语言朴实,韵律却和谐柔美,情调高雅,思念情怀饱满又热情奔放,让人叫绝,的确是千古绝句,上乘佳作,难怪现代人称之《相思》为不可多得的经典诗哦。
王维为何能写出相思古诗
谢谢悟空。王维,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年少成名,15岁就到长安赶考,因其写得一首好诗而成为王公贵族的红人。有一句诗最能说明王维当时的盛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众所周知,年少成后名的王维却有着一颗一心向佛的心,在他30岁后,在看透官场后,王维就开始了半隐半官的禅修生活。
后来我们也知道,年少就盛名在外的王维,却有一颗禅心,在30岁后就去蓝田山过半隐半官的生活。王维也因此得了个“诗佛”的称号。
《相思》这首诗是王维在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所作。诗是这样写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即《江上赠李龟年》,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李龟年时的一首送别诗,而非被现代理解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通过诗人极具画面感的诗句,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与好友不得不分离时的那种难舍难分、惺惺相惜之情。
有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被证实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有才华的人喜欢和有才华的人相处,所以诗歌天赋极高的王维理所当然的与当时唐朝有名的演唱家兼作曲家李龟年成了知己好友。王维写这首诗时正好处在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当时唐玄宗出逃洛阳。身为梨园弟子且深受唐玄宗赏识的李龟年,在那场纷乱中跟随唐玄宗流落到了江南。所以身处北方的诗人对李龟年十分牵挂,正好红豆生于南方,诗人为了表达对李龟年的相思和牵挂之情,借物咏志,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描写山林的古诗有哪些
答写山林的古诗的确太多了,这里我选几首不常见但又很不错的唐代律诗。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这首诗结构颇为奇特,先有一问,次则“笑而不答”,最后两句忽然写景,其实这幽山之中花随流水,窅然远逝的境界即诗人的回答。此情此景只可意会,无可言传,前人称赞这首诗淡而愈浓,近而愈远,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注,这首诗静中有动,动中寓静,意境优美,回味无穷。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注,此诗前两句写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极富画意,后两句写绿树浓荫,翠色欲滴。通过绿色的冰凉感和润湿感,表现出了山中难以言状的“空翠”,对光线和色彩的感受达到非常高妙的境地。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
注,这是今存李白最早的诗篇之一,当时才十八九岁,全诗紧扣“访”和“不遇”来写,首联“带露”表示清晨,二三联描写进入深山所见之景,时间中午,尾联写不遇,“无人知所去”,是寻访不遇,“愁依两三松”,表现了诗人惆胀心情。完毕!
谢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5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