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晚安的句子

禅语晚安-佛家经典禅语-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

【佛语禅语第2句】: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 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每个消息都当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当成财富,就能把每个日子当成好日子过。

【佛语禅语第4句】: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佛说孛经》

【佛语禅语第5句】:禅就存在于红尘中,所谓最深的红尘,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清静的修禅道场。红尘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觉悟。做到明心见性,不贪念,不执拗,是为参禅。

【佛语禅语第6句】:【佛心禅语】 现代人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缺乏自觉,只是把自己的心一味的向着外侧,却忘了觉悟出真正的自己。——-梅原谛愚禅师

【佛语禅语第7句】:胸襟宽一些,心界广一些;自我少一点,众生多一点。给精神一座茅草屋,给灵魂一处栖息地。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9句】:【布施如播种】 布施如播种,以欢喜心滋润种子,才会发芽。

【佛语禅语第10句】:对于内心的尘垢,应该努力消除、转化;对于外在的污染,要唤起群体意识,共同爱护环境。身心净化,才是自我的成就。

【佛语禅语第11句】:而是心者,无内外中,无系缚解脱。《大宝积经》卷二十六,法界体性无分别会

【佛语禅语第12句】:根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文化的琼浆玉液,仿佛一壶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佛语禅语第13句】:【佛语人生】 这里强调的是因果报应的必然性,看来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它有益于抑恶扬善。

【佛语禅语第14句】:有一些不会处理烦恼的人,到处自找烦恼,总觉得生活在一种大家都对他有意见的气氛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样要求自己和怎样谅解他人。

【佛语禅语第15句】:日行一善,日增一慧,日造一恶,日减一福。诸善当行,诸恶莫造,心安体泰,福慧双生。

【佛语禅语第16句】:【天天禅语】双手做好事是利益人群,做错事是害人不利己。

【佛语禅语第17句】:营造良好的居家品质,增加生活乐趣,提升精神层次。与社区、邻居要敦亲睦邻,守望相助;对独居长者要主动关怀、慰问。

【佛语禅语第18句】: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心通法亦通,十八断行踪,但自心无碍,何愁神不通。(唐)庞蕴居士(《宗镜录》卷十五引)

【佛语禅语第19句】:在日常的逆境来临的时候能够不动心、能够做得了主,经常能如此,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就能做得了主。

【佛语禅语第20句】: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21句】:如果明白“一切现成”,何用劳烦于唯心与唯识?佛法一切现成,人们 却总是向外去找。“一切现成”,当注重对现前一切的感悟,注重当下。

【佛语禅语第22句】:要求别人完美,不如先要求自我的完美;要别人适应自己,不如自己先去适应别人。

【佛语禅语第23句】:“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佛语禅语第24句】:譬如有目者,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25句】:恭敬、赞美、包容,是待人处世的三部曲。(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26句】:有子有财,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有子财?《法句经》卷上,愚暗品

【佛语禅语第27句】: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佛语禅语第28句】:【心诚意正成正果】 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修成正 果。

【佛语禅语第29句】:诸外道等有苦、集谛,无灭、道谛,于非灭中而生灭想,于非道中而生道想,于非果中生于果想,于非因中生于因想。《大般涅槃经》卷十三,圣行品

【佛语禅语第30句】:苏格拉底还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宗追求大悲无泪、大笑无声,悲与笑都是人的主观情绪,从出生到离世都将与人相伴相随。这也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苦处。

【佛语禅语第32句】:人对了,世界自然就对了。东西都是一样的东西,人们只是从他们喜欢的人那里买东西。人是东西的灵魂。

【佛语禅语第33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佛语禅语第34句】: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间没有不能与不可能的事,只怕——不肯。

【佛语禅语第35句】:【佛心禅语】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傅大士》

【佛语禅语第36句】: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买,不使人间造孽钱。

【佛语禅语第37句】:唯一的幸福之路,不在天堂,不在寺庙,不在桃花源。唯一可以让你幸福,让你得道的,只有一条路,就是“爱上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38句】:不要在无明烦恼以外再去找菩提涅槃。当下觉悟、当下寂灭无明烦恼,就是菩提涅槃。

【佛语禅语第39句】:当一件事情已成定局,无力挽回时,我们不妨随性转心,以歪就歪地偷着乐。有时生活中的美妙也往往都是发生在绝处尽头,而峰回路转!

【佛语禅语第40句】: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故有之,是故生悲。《优婆塞戒经》卷一,悲品

【佛语禅语第41句】: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佛语禅语第42句】: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不容易看到。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佛语禅语第43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一时的灾难,不是一世的落难;提起信心,就能发挥志气与良能。

【佛语禅语第44句】:譬如牛行,其道正直,余牛皆从。贵贱有导,率下以正,远近伏化,则致太平。《佛说孛经抄》卷一

【佛语禅语第45句】:微命如虫蚁,虽然愚痴,并不骄慢。人不仅愚痴,而且骄慢,骄慢到他自以为可以和诸佛对等说话,可以判断真理是非。这样,人的罪比虫蚁更重。

【佛语禅语第46句】:【小亏与大亏】 小亏都不想吃的人,就可能会吃大亏。 一百【第43句】:出家人 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佛语禅语第47句】:现代人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所知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这就是凡夫心。

【佛语禅语第48句】:贪人于昼夜,常无有安乐。以其多乐欲,爱箭射其心。《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

【佛语禅语第49句】:人时时刻刻都处在无常的流动中,也经常处在无明的风雨交加中;唯有时时自我警惕,才能安度人生之险境。

【佛语禅语第50句】:一声闻乘,唯求自利而不能为利益他事。二缘觉乘,少能利他,少事而住,少得云足。是人不离生死。《佛说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

【佛语禅语第51句】:【佛心禅语】 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舍却众生则无别菩提。——《达摩大师悟性论》

【佛语禅语第52句】:行菩萨行,不顾身命,无能沮坏,发心趣向一切智故。《华严经》卷五十四,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53句】:一时的热闹和荣光,相对于一世的寂寞与暗淡,实在太短暂。如果前面的一时要用后面的一世去换取,你干吗?反正我不干。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 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但识自心,无我无人,本来是佛。一《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佛语禅语第55句】:【心灵禅语】 用志愿的精神从事专业工作,就会很愉快也很有价值。

【佛语禅语第56句】: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佛语禅语第57句】: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永怀亲恩,令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

【佛语禅语第58句】:【天天禅语】懂得克勤,就不会堕落;懂得克俭,就是有福人生。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 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坛经-忏悔第六》

【佛语禅语第60句】:寻文取证者益惑,苦行求佛者俱迷。(唐)大珠慧海禅师(《慧海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61句】:【天天禅语】凡事不知足,就会不满意;不满意,就会有遗憾。

【佛语禅语第62句】:人生在世非常短暂,名利亦无常,以因果观而论,人生世事只是南柯一梦,都是因缘的聚合,一切名利情爱都带不走,随身的只是“善”、“恶”业而已。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心禅语】 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64句】:生命的意义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落实。

【佛语禅语第65句】:【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佛语禅语第66句】:【佛语禅话】到德是本分事,礼仪是做人的规则。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 佛说:“快乐源于感恩,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佛语禅语第68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启人心智功德无量。我学知识,知识不必属我;倾我所知,惠人实则惠我。

【佛语禅语第69句】:【佛心禅语】 有些人一直认为自己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固执地让自己的情绪不肯离开令人不快的事情。那样,除了折磨自己的身心之外毫无益处。

【佛语禅语第70句】:【佛心禅语】 利己与利他并不总是处于对立的位置,很多时候,二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以认识烦恼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降伏烦恼让安定的心稳同,以根除烦恼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

【佛语禅语第72句】:【天天禅语】物质可以贫,但是心灵、志气不能贫。

【佛语禅语第73句】:奉行佛法在于正信诚实。南传《佛教格言·法品第十一》

【佛语禅语第74句】:【天天禅语】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烦恼使人痛苦,觉醒令人快乐;执著使人束缚,放下令人解脱;无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证悟。

【佛语禅语第75句】:【佛心禅语】 徒然羡慕他人,并不能让自己有所进步,反而会让我们看不清自身的长处。

【佛语禅语第76句】:诸烦恼藏覆如来性,性不明净,若离一切烦恼云覆,如来之性净如满月。《大法鼓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77句】:人家有母乐,有父斯亦乐,世有沙门乐,天下有道乐。《法句经》卷下,象喻品

【佛语禅语第78句】:一个有觉悟了的人,他今天做功德今天就得到,今天持戒或禅修,今天就得到结果,通通都不须等到死后。

【佛语禅语第79句】:佛法难闻,虽然号称佛法的书很多,但其实多是人天法,尚非声闻、缘觉之法,何况佛法。“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于今犹是。

【佛语禅语第80句】:利益,一定抛弃那些不工作的年轻人。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佛语禅语第81句】:一个人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道德可以完成、人格可以升华,更可以自在地安放我们的身心。(一)宁静中有宽广。(二)宁静中有富裕。(三)宁静中有平安。

【佛语禅语第82句】: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优婆塞戒经》卷五,净三归品

【佛语禅语第83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怨憎,是丑化自己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84句】: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佛语禅语第85句】: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权威。(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 世人因为心中无法保持淡泊的境界,因而难以把握“身在俗世,心却出离”

【佛语禅语第87句】:本是美景良辰,奈何只影孤身。看遍烟雨红尘,闲听云水禅心。

【佛语禅语第88句】:于不定事中,必应用不定智。……若人于一切法中决定知,是人则必堕必定邪论中。若一切法必定,则诸所为应不须人工方便而得。《十住毗婆沙论》卷十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心禅语】 要谨慎选择亲密朋友,避免遭到致命打击。

【佛语禅语第90句】:总低着头,你就看不见山的高耸;总昂着头,你就看不见水的深邃。人生要丰富,思想不偏颇,你就要学会平视。

【佛语禅语第91句】:【舍弃“我”】要真正地完成人格,就必须付出代价——忘我。

【佛语禅语第92句】: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吃亏的事自己承当,乃上人之象征。宋岗波巴《宝鬘集》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 问:怎样才是正确的修行?答案是:以智慧去净化H己,以慈悲去感化他人,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佛语禅语第94句】: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

【佛语禅语第95句】:缘能成就一切道业;然而,道业也要“把握因缘”才能成就。慈济志业,即是修行“菩萨道”的最好因缘。

【佛语禅语第96句】:法若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摩诃般若经》卷七,十无品

【佛语禅语第97句】: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楞伽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98句】:勤可以补拙,俭可以却贫。(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语第99句】:【心灵禅语】 知足是生活快乐的源泉:只有知足,才能少几分烦恼,多几分乐趣。知足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人有了知足之心,才能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ananjuzi/show-20676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