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唯美的句子

佛语禅心的文案,句句唯美精辟!

【佛语禅语第1句】:由胜义谛离一异性故,当知即是清净所缘性。何以故?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当知亦是常,一切时性无变异故;又由清净所缘故,当知是善;以是善故,当知是乐。(古印度)无著《显扬圣教论》卷十六

【佛语禅语第2句】: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观诸世间,无生不终,欲离生死,当行道真。《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佛语禅语第3句】:“大悟不存师。”体现出自修自悟,不迷信权威,不依赖经典的修禅宗旨。彻悟宇宙和人生的真谛,有老师接引,自然是好,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同游黄山,虽有导游指点,但领悟黄山之美,黄山之云海精神,终需靠自己的眼和心。

【佛语禅语第4句】:如一块土,被人掷空,复落于地,此由现因,非大地先业之所招。……复如人死,有因先业力尽而死,亦有由现所行能毁先业,非时而死,或及时而不死。《那先比丘经》

【佛语禅语第5句】:静心抬头,发觉生活的千般美丽,如果能够静心抬头,为自己开一扇窗,便看得见广阔晴朗的天,心中的烦恼也好似天边浮云,转瞬便会消逝。

【佛语禅语第6句】:【佛语堂】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饮清净之茶,闭是非之口,结悟道之友。!

【佛语禅语第7句】:一直以来,我一向信奉庄子的主张:“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谛,才能至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齐视名利,则道之恍惚窈明定握于心。”

【佛语禅语第8句】:情、财、名,没什么不能放,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用朋友之情谊或亲人之爱去换;再珍惜的宝物,都要适时放手;再痴迷,也要有节制。

【佛语禅语第9句】:远烟别浦,行行之鸥鹭争飞;绝壁危峦,处处之猿猱竞啸。又见渔人举棒,樵子讴歌,数声羌笛牧童戏。一片征帆孤客梦。——《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10句】:人们总把无常当成常,把终究会消亡的东西当成依靠,把真正的苦当成乐,又把真正的乐当成苦,贪恋执著于不可靠的身外之物,却合弃心灵的满足与安宁。

【佛语禅语第11句】:俗话说:“但尽凡心,无别胜解。”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 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佛语禅语第12句】:我们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本性,解开生命的束缚,使生命的活力无限释放 开来,才可以进入自由状态。要超脱世俗人生需要不断地努力,佛禅的意旨 精神也会经历一个用心——放心——平常心的过程,从对心灵的束缚走上心 灵的自由,获得大自在。

【佛语禅语第13句】:你静坐可以几个小时不起,不一定是禅。能够用一颗平与的心态看人间万象,听花开的声音,那才是平禅。它来自内心,勿向外求。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一生。

【佛语禅语第14句】:如果你不相信,从明天开始,你可以改变一下自己脸上的表情,你会发现以另一种视角看世界,看身边的人,以宽容的心来容纳这个世界,不抱怨,不愤懑,世界会变得格外不同。

【佛语禅语第15句】:自由是心灵的后花园,而禅定是打开花园大门的钥匙。禅定修行,正是为了打开智慧的禅门,获得自由轻盈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16句】:若不是午后无眠,都不知时光如此的寂。云何时滑落下了山坡,风何时安静不语地离去,心里都一清二楚,但也都不想再去挽留。只是一个人懒散地倚在秋千上,听夏夜蝉声,风月晴朗。那种声音,不及音乐入耳深情,可以说,更似禅院里袅袅钟声,可以穿山越水,飘逸空灵,也可以随缘随遇,超离尘外。

【佛语禅语第17句】:善良与正直、爱心、悲悯为伍,与邪恶、阴毒、冷漠为敌。柔软时的善良,可以融化冷敖的冰川;坚硬时的善良,可以穿透任何顽固的岩石。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心禅语】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同时也会快乐自己的。

【佛语禅语第19句】:学佛必须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产生智慧。

【佛语禅语第20句】: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诵帚禅师)

【佛语禅语第21句】:愿意帮助别人,并在需要的时候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之常情。而真正豁达睿智的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时时觉得自己在行善,觉得自己在物质和道德上都优越于他人,应该想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更富者,你是穷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

【佛语禅语第22句】:小乘行者注重断恶,大乘行者重视行善。出离心,是断恶的起点;菩提心,是行善的动力。证悟空性,是大小乘的共同趋向。为个人的解脱而修证无我,是小乘佛法的解脱之道;为普度众生而证得佛果,是大乘佛法的菩提大道。

【佛语禅语第23句】:境随心转,我们一思一念决定着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我今生会遇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吃什么饭、挣多少钱、住什么样的房子,走什么样的路,这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佛语禅语第24句】:你酷你酷,你喝水在水库,睡觉在古墓,嘴里流瀑布,四肢像枕木,你当你是貂禅吕布,其实你是南极土著。

【佛语禅语第25句】:我们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所以忙的最终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佛陀曾经很清楚地告诉过我们:幸福和快乐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忧虑源于利益自己。无著菩萨也说:“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故于自乐他痛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佛语禅语第26句】:众生在修行之时要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事,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如此,就能够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样,可方可圆、顺其自然,过幸福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27句】: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中人人都会犯错,人人都会有失 误的时候,关键是能不能及时认识到错误,能不能及时改正它。有错不思 改正,或者口是心非,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佛语禅语第28句】:真正的慈悲不只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去宽恕、爱护你的仇敌;真正的智慧不仅是头脑的聪明,而是用宽厚的胸怀来面对一切祸福,是一种爱人如己的智慧。真正做到了以慈悲心爱众生、以智慧心对自己、以慈悲去包容、以理智去面对、以贵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不会再有敌人,也不会再有烦恼。

【佛语禅语第29句】:【禅悟人生】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二是舍不得。舍不得曾经的精彩,舍不得得意处的掌声。三是输不起。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佛语禅语第30句】: 快乐,源于一颗感恩的心 掬一捧清水在手.月亮就会笑在你的掌心。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 云。所以,今夜的月亮,明天能不能挂在天上又如何呢?快乐原本就是如 此的简单。

【佛语禅语第31句】:有时,人之所以难以坦然面对贫富、祸福、悲喜,是因为心不安定,容易被外界的境遇扰乱。

【佛语禅语第32句】: 如果心中还有理想,如果灵魂渴望爱情,不妨早起,让朝霞 坚定目标,让晨风伴你前行,让鸟鸣教你恋歌。翅膀剪出希望的云 霓,脚步踏响精神的空谷,呼吸吹拂生命的枝头,请珍惜早晨的赐 予,请记住早晨的示现。可以不必匆忙,但一定不要负重,放下郁积 的不快,放飞崭新的愉悦,重启激情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33句】:青年人要在现实中把握理想。现在的年轻人多半理想多于现实,而生活正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艺术,所以应该将二者合理调和。

【佛语禅语第34句】: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无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35句】:若无分别心,都是好境遇,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风水轮着转,花开时要学会呵护脚下的小草;冬来时洁身自爱,点一盏心灯,让自己永远都置身于光明的火海之中!富贵不淫,贫贱不屈,方能在未来平淡的日子安于平淡!

【佛语禅语第36句】:譬如热铁,椎打星散,散已寻灭,莫知所至。得正解脱亦复如是,已出烦恼诸欲淤泥,莫能知彼所趣方所。《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37句】:良心即是一种仁心,也就是利他的慈悲心;同时它又是一种觉照的心,它时刻警觉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使之向善、向上。

【佛语禅语第38句】:佛陀鼓励我们要有大爱,要爱得透彻、爱得普遍,尽虚空遍法界,达到冲破自我,和合于大自然同体大我的爱。不要像泥泞一样,有色彩、湿黏黏的。

【佛语禅语第39句】:只有在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一切对立面完全统一了之后所显示的无分别智,才是平常心。

【佛语禅语第40句】: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佛语禅语第41句】: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院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王龙舒)

【佛语禅语第42句】:以即无我名为有我。即无我者,无彼外道虚妄神我;名有我者,如来有彼得自在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

【佛语禅语第43句】: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与人相处,则要把感情表现在理智上,如此才会事圆、理圆、人也圆。

【佛语禅语第44句】:【天天禅语】当你认识一个人时,将来他会成为你的亲人还是仇人,取决于你怎么对待;当你遇到一件事时,将来它会给你带来利益还是造成麻烦,取决于你怎么处理;当你得到一件物品时,将来它会给你带来幸福还是痛苦,取决于你怎么使用。

【佛语禅语第45句】: 熹微初露,游灵归府;东方既白,晨歌渐起。涉过夜的河 流,穿过梦的丛林,我在朝霞即将君临的地方等你。不管路有多远, 也不管途中多少荆棘,不要怕,朝着光的方向走,前面就是坦途。放 下所有的行囊,丢弃所有的辎重,只带着希望轻松前行,这里有你需 要的一切。将手递过来,我们一起去灿烂!

【佛语禅语第46句】: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同样,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 能力去爱别人的。

【佛语禅语第47句】:无常,是佛陀的基本教导,即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每一样东西都是 转瞬即逝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有那么多的烦恼。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中, 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保持永恒,只要有耐心,只要等上片刻,那些叶子将会 流走,那些泥沙将会再度沉淀,那些水就会再度变得纯净。

【佛语禅语第48句】:自离疑悔,亦令他人永离疑悔;自得净信,亦令他得不坏净信;自住正法,亦令众生安住正法。《华严经》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49句】:在喧嚣处,修得暇满身,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佛语禅语第50句】: 父母尚健在,儿女未成人,你就没有权力挥霍生命。因为你 挥霍的不仅仅是生命,同时还挥霍了对父母应尽的孝,对儿女要担的 责。每个人都有来处,每个人都有归期,不必也不能逃避。即使你是 独身,同样不能。可以不去探求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但必须敬 畏自己的生命,因为它不仅仅属于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51句】: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晶)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间。——拾得

【佛语禅语第52句】:自己的行为就为他人树立了榜样,以身作则者的行为必须是内心的自然 外现而非故意。这第二点最是其中本质!

【佛语禅语第53句】: 有这样一个微博,每篇博文都唯美纯粹,仿佛叶尖的晨露晶 莹欲滴。博主是一位商务人士,每天奔波于都市的红尘。该博主的博 文大多完成于工作中的小憩,宁静的深夜,甚至红绿灯前的等候。博 主说自己是诗意控,行者凝思: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诗意控是个多么 陌生又何等令人神往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54句】: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大般涅槃经》卷四十,陈如品

【佛语禅语第55句】:向心底深处问:我这样做,对法门有利吗?对众生有利吗?弥陀欢喜吗?久之,就能听到弥陀的无声之声,确知弥陀与我同在。

【佛语禅语第56句】: 生一个恶念要记下,生一个善念也要记下;做一件善事要记下,做一 件恶事也要记下。哪个账本厚,哪个账本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 样才能做到该销的账销,该留的账留,该还的债还,该散的财散。如 是方能活出一生明白,不致糊涂一生。

【佛语禅语第57句】: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供我们摄心,真正灵感的佛菩萨在每个人的心中。

【佛语禅语第58句】: 苹果董事会声明:乔布新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 源,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这样评价乔布斯 是客观公正的,在悼念这位第一学历是高中的杰出天才时,请记住这 个人对人类的另一贡献: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成就不取决 于学历,而取决于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佛语禅语第59句】:得失一向是第次交错的缠绕着,人间世事终难两全。收获的喜悦如清风欢乐的拂过心海,一时间荡起欢喜的涟漪,如春花绽放在眉宇间,却短暂的只一个转身的光阴,就已是落花成泥。纷繁中云水禅心消繁成简,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多彩的人生,亦是水墨简约的韵致。

【佛语禅语第60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养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财物来,只要有这种心态,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诗云:“有尘三界窄,无事一床宽。”心里的欲望太大,各种各样的杂念太多,无论遭际如何,无论收获多少,总归不会满意,世界如此广大,仍然处处受缚,不得自由;心里的欲望微小,凡事易于满足,一张小床,足够自己一夜无梦,睡得舒舒服服。

【佛语禅语第62句】:欲深无底,贪无止尽。有求的意向,即有必得的心理;有求、有得的心理,就会有失的痛苦。

【佛语禅语第63句】:慈悲与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犹如凤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体一般,慈悲与智慧既是两面,又是一体。

【佛语禅语第64句】: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而成大德。世间万物自有其价值所在,没有大小,轻重之分。

【佛语禅语第65句】:面对贪婪,奉献是一种信仰贪婪的本质是不安定,它像是长在人内心深处的一棵毒草,不断地腐蚀着本来清净的心灵。它时而蛰伏、时而膨胀,人若不能摆脱就只能受制,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过于贪婪而没有节制只能招致生活的惩罚。

【佛语禅语第66句】: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四,供养三宝品

【佛语禅语第67句】:师德若不全,悉地无堪能。若得真依怙,终身应依止。(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佛语禅语第68句】:不与外界争执,少和自己较量世相本空,烦恼也是空,不提起烦恼,便无须放下。人生不被任何事左右,来去自如、神清气爽,何愁不从容。

【佛语禅语第69句】:佛法是救世的良药——因为世间的众生,常处于病与贫的状态中。无论天然灾害或人为祸乱,都是因为不调和而引起的病态;既然产生病态,即需治世的良药,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药。

【佛语禅语第70句】: 人出生时大哭其实很有隐喻意义,你想啊,经过不知几千几 万世的噤声,好不容易闯出时间禁锢的牢笼,能不大喜而泣、高分贝 发声?西哲说,人是生而自由的,这话不无道理。人之来世,原本就 是为自由而来,但凡你的自由不影响别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就应该受 到普遍尊重,这是一项重要的人性法则。

【佛语禅语第71句】:有时候,坚持不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换个思路、扩展思维或许才是 通向成功的捷径。

【佛语禅语第72句】: 浪子回头金不换,意味着浪子能真正做到回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 有足够的毅力和意志是不可能重新做人的,即使你确定了目标。

【佛语禅语第73句】:世间之法都是如此,既顺其自然,又存在悖谬。比如快乐不是大笑不止,恰恰相反,快乐到极点的时候是热泪盈眶。当人性自然的清净面即所谓本性、本来面目呈现的时候,会有无比的欢喜,但是找不到欢喜的痕迹,反而会很自然地哭起来。这种哭泣并非伤心,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流露。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学大师经典文案】存在即合理,世态人情像春暖花开一样自然怎样看待生活中恼人的人和事?佛日:一切法、一切人皆自然。-《佛说维摩诘经》

【佛语禅语第75句】: 有人说,人从出生到死亡,生命一截截变短,人生的过程是 减法。果真如此吗?我的答案恰恰相反:人从娘胎到坟墓,人生一 截截变长,生命的过程是加法。譬如过了今天又是周末,细想想, 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又多拥有了一周,我们的生命是不是比一周前加 长了呢?

【佛语禅语第76句】:一个人的习气很难转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也只是难移而不是不能移,只要我们的正念强大,我们就可以更正已经持续了多生多劫的痛苦和混乱的恶性循环。

【佛语禅语第77句】:譬如甜酥,八味具足,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大般涅槃经》卷三,名字功德品

【佛语禅语第78句】:禅意石雕:灵气十足的小与尚这组表情丰富、形态各异又颇有禅意的小沙弥由铁丸石精心雕琢而成。铁丸石是一种含有铁质的砂岩或页岩,形成于大约在二百万年到二千多万年之前,主要出产于台湾,非常稀贵。它较一般石材密度高,且石质超细。这组作品意境深远、灵气十足。

【佛语禅语第79句】: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佛语禅语第80句】:理明则信深,信深则行专,行专则功纯,功纯则妄除,妄除则真显。(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81句】: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曾说:“眼耳及鼻非正量,舌身意亦非正量,倘若诸根是正量,圣道为谁为何用。”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与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佛语禅语第82句】:你因而也无须担心失去什么!你无法失去,即使是你的生命也是如此!因为,它与你同在。

【佛语禅语第83句】:百年如同一场梦,不知生从何来,更不知道死往何去,与其思索生死课题,探知天堂地狱在何处,不如把眼前的日子过好。

【佛语禅语第84句】:色声香味触,及第六诸法,爱念适可意,世间唯有此,此是最恶贪,能系着凡夫。超越斯等者,是佛圣弟子,度于魔境界,如日无云翳。《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103

【佛语禅语第85句】:佛法认为,一切世相皆由心造。以浮躁心观世,世界就好似一间紧闭门窗、装满烦恼的屋子,每个人都被关在这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像一只只焦躁的困兽,围着自己的尾巴打转,追逐无法得到安宁。

【佛语禅语第86句】: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家禅语: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佛语禅语第88句】:既然生死不可强求,便无须介怀,生不是喜,死亦不是悲,随缘就好。一个人在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生老病死、输赢成败、福祸……不论境遇如何,倘若都能保持一颗随缘心,不挂心、不纠结,就能随时超脱烦恼。

【佛语禅语第89句】: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都要警惕自己的虚荣心。虚荣心是缺乏经验的年轻人失足的陷阱,做任何事情都要克服虚荣心,人一旦让虚荣的欲望弥漫在心中,就可能误入人生的歧途。再说,如果你具备许多的优点,不必炫耀,别人自会发现的。

【佛语禅语第90句】: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佛语禅语第91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相生相克,相互克制并不全是坏事。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相克便是相互抑制,一个男人如能克制女人,让妻子能相夫教子那是美满家庭的必然条件。而如果反过来,丈夫克制不了妻子,让她反而风光过丈夫,在外打拼事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那就很可能出现破婚之不幸。

【佛语禅语第92句】: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佛语禅语第93句】:学佛人不应该仅停留在念经、持咒等表面形式上,更不应该迷信于烧香、拜神、算命、神通等。佛教精神是慈悲和智慧。我们应怀着慈悲和智慧的心去实际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内心做起。

【佛语禅语第94句】: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修,遍调于自心,是则诸佛教。护身为善哉,能护语亦善,护意为善哉,尽护最为善。比丘护一切,能解脱众苦。善护于口言,亦善护于意,身不作诸恶,常净三种业。是则能随顺,大仙所行道。此是释迦如来等正觉说是戒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卷二十

【佛语禅语第95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有时,我们因为脸上的斑点痘痘而起烦恼,为了使它们尽快消失而想尽方法。但请想想路边或失明或肢体残缺的乞丐吧,这时我们是否会白然生起一颗怜悯之心呢?此时我们还会为脸上的斑点痘痘而烦恼吗?由此及彼,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适用这个道理。我们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啊!036

【佛语禅语第96句】: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有精华有糟粕,有先进有落后,区分的标准:真 善美还是假丑恶。

【佛语禅语第97句】: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一无尽藏

【佛语禅语第98句】:譬如士夫持斧头人山,见芭蕉树,谓材堪用,断根、截叶、斫枝、剥皮,求其坚实,剥止于尽,都无坚处。如是多闻圣弟子正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当正观时,都无可取;无可取故,无所着;无所着故,自觉涅槃。《杂阿含经》卷十,第248经

【佛语禅语第99句】: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文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imeijuzi/show-15752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