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唯美的句子

关于拜佛的优美文案心灵禅语-心灵禅语

【佛语禅语第1句】:做事如同驾车。新手上路,往往手忙脚乱,一刻也不闲着,反而东磕西撞。当然他也会怪罪人家的东西放得不是地方、路不好、路障多等等;但这些“客观”的事实,在老手那里似乎都不存在。

【佛语禅语第2句】:“执戒”与“持戒”完全不同,能发挥智慧良能,与社会大众生活不抵触,进而能领导群众,造福社会,方为真正的“持”戒。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做人和学佛首先是大悲心和出离心,但随后而来的如果不是智慧心、那将会自误误人。性情上温和是善,原则上温和是恶。做人重视过程、做事需要结果。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恒唯法师;人生的意义其实很难定义,它更应该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情绪,浮躁变得温和,分歧变得尊重,陌生变得友好,冰冷变得温暖,悲观中懂得向上,你向生活灌输什么,你的命运就收获什么。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释道成: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江湖。心有多远,江湖就有多远。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人生不过几十年,总要留给自己一些田园牧歌的时间,不然你或许永远不知道山有多清秀,天有多蔚蓝。

【佛语禅语第6句】:“安贫乐道”的“道”其实是一个人的信仰、理念,具体说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宇宙观。因此,乐道,乃是快乐地实践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人穷志不穷,这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佛语禅语第8句】:欲望可以是推动人们向上的力量,也可以成为人们堕落的源头,所以,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为欲望所驱使,这样内心才能更清净,才能更好地致力于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人生路上不为外物所迷惑、所引诱,才能成就自我的追求。

【佛语禅语第9句】:欲人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人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文殊说般若经》

【佛语禅语第10句】:【佛心禅语】“你可以听到两只手掌相击的声音,”默雷禅师微微含笑地说道,“现在,你去听一只手的声音。”

【佛语禅语第11句】:怎样让生活中恼人的事变得越来越少呢?有两个法子:一个看似主动其实被动的法子:选择。一个看似被动其实主动的法子:不思量。

【佛语禅语第12句】:生活的目的远远超越了物质,人在内心深处都追求着精神的自由,没有精神做支撑,人就只是麻木地在人世间行走的躯壳而已。所以在这个世间生活的人,都是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或者内心信仰,金钱远远支撑不了世人的生活。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悟道】不执迷科学,不沉醉哲理,只愿证悟真谛。闻思佛陀的法教而实修实证,是净化心灵和启迪智慧的唯一途径。

【佛语禅语第14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么从此远离河边,要么等鞋干了再去。为了河边的风景湿鞋,宁可湿鞋也要河边的风景,哪个划算?全凭自己掂量。

【佛语禅语第15句】:宽大就是慈悲、无争、无怨。要原谅他人的过错,但不可轻忽自己的过失;宽谅他人是美德,放纵自己则是损德。赞美他人是鼓励,但不可谄媚阿谀,要出自内心的真诚;受人赞美应自我警惕、更加精进。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不要以为那泥土下的希望近在咫尺,也不要以为那硕果飘香的日子遥遥无期。要学会用勤奋的汗水、坚韧的耐力和理智的期待来创造生命的秋季。

【佛语禅语第17句】:【禅语人生】有正信念的人生会获得更多的幸福,因为你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的推动力作用。正确的人生信仰和正能量的心念。才会懂如何去创造有价值和有义意事业,发挥自我的人生智慧去为众生,为社会而努力着。

【佛语禅语第18句】: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懂得运用财富的智慧,是人生步步行进的资粮和根基。拥有了这些,做人就会知道满足,懂得珍惜。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当今,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却时常发生人心冷漠、丧失道德的事情。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科技层面,而是应该通过教育和正面、积极的信仰来唤醒人们的善心和良知。

【佛语禅语第20句】:真正的大彻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天地将顿时开阔,“菩提本无树”正是将束缚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

【佛语禅语第21句】:【佛曰静心禅语】怎么才能得到快乐?只要放弃满腹的牢骚,摒弃虚伪的乔装,放弃对金钱的渴望,放弃对权势的窥探,你会发现快乐随之而来,懂得放弃才能收获快乐!

【佛语禅语第22句】:【佛说放下的禅语】用眼睛看清世间,可以认清世相;用耳朵谛听善言,可以心开意解;用鼻孔探索清香,可以体会生活;用语言赞叹大众,可以得到人和;用身体拥抱世界,可以得到友谊;用心意包容他人,可以升华品格。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心禅语】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佛说:柔和着,自然善良;大度着,自然超越;深远者,自然开阔;有容者;自然喜悦,爱茶者,自得其乐,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佛语禅语第25句】: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等无分别。《文殊说般若经》

【佛语禅语第26句】: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27句】:金钱可以带来优渥的生活,可以开拓事业,实现梦想,它的作用不可忽视,爱财之心也并非过错,然而,对待金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

【佛语禅语第28句】:从四大身,能生四病:所谓身病、心病、客病及俱有病。。如是众病,贫贱人少,多劳役故,富贵人多,过优乐故。“四十华严”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29句】:人能做到事事知足了,你就能控制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做到平淡自足。人生的起起落落,欲望是其根源。因此,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自然就得不到安详。

【佛语禅语第30句】: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维摩经》卷中,佛道品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佛语禅语第31句】:【禅语人生】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有的人对佛法不感兴趣。

【佛语禅语第32句】:【圣经句子】156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心禅语】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真正的幸福不是一路的追逐,而是生活中知足的心态。没有人亏待你,更没有人伤害你,而所有的伤害都来自于心胸的狭隘和内心的无明。——延参法师

【佛语禅语第34句】:如果我们能把握到每一刻的当下,且保持觉醒、珍惜拥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围的一切的话,幸福在我们的身边,快乐在我们的心间,成就在我们的掌中。

【佛语禅语第35句】: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人一旦有了理想就应该为实现理想支付成本。为了获取理想必须放下过去轻装上阵、再也不能让我们的旧习重蹈覆辙了,否则你的人生永远是在原地踏步。

【佛语禅语第37句】:【心灵禅语】人的一切,都是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这个观念,从反面说,就是自作自受。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我这是自作自受!”但愿他说了这句话之后,便有所反省和总结。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做人当君子,君子有四:——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佛语禅语第39句】:此菩萨于诸众生发十种心,何者为十?所谓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悯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是为十。病者不可不看。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四分律》卷四十一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内心的诱惑是时时存在的,由于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它们,以致时常处于困惑之中,甚至被左右摆布。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对我们来说,“重新开始”最大的障碍,是我们内心的阴影,是我们内心对过去失败印象的反复加深,是我们心头的第二支箭。往往是第二支箭,让我们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生活在顺境中的人,大家都觉得他很幸运,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时运不佳,遇到逆境,人们就会认为那是不幸,是痛苦。

【佛语禅语第43句】:【禅语人生】正念强,妄想就做不了主,各种不正行为就得不到支持,这样就以正念制止了一切邪念侵入。因此,坚持正念至关重要。就像两军交战,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警觉,一丧失警觉就会惨遭失败。

【佛语禅语第44句】:不和睦群众、不守规诫者,汝等宜应谆谆规劝;知过者善,不知悔改者,默而摈之!”良师难遇、佛世难逢,后世时代,学佛者更应以佛戒为师、依佛教法为住。

【佛语禅语第45句】:用观修无常对治贪,用慈悲对治嗔,用正见对治痴,或持戒对治贪,禅定对治嗔,智慧对治痴,别解脱戒对治贪,菩萨戒对治嗔,三昧耶戒对治痴,如同治病一样对症下药。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人生】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无论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还是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自在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心如止水,乱则不明。很多事,你越是想去弄个清楚,反而越是困惑,心中一旦有了执念。就像线团,只会越扯越乱。子欲避之,反促遇之。凡事顺其自然就好。既来之。则安之,这才是生存之道。

【佛语禅语第48句】:人生有尺,做人有度,不求生命辉煌,但求无悔人生。快乐是一种境界,幸福是一种追求,愉悦是一种憧憬。烦恼丢掉的时候,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当心倦了累了,记得停下来,给心灵寻一份安暖,给自己找一方晴空。

【佛语禅语第49句】:【佛心禅语】与人相处,要彼此容纳、谅解,不固执己见。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一点,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与人的情感会更加深,每个人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事业与生活都更加称心如意。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生活里有许多故事需要我们去面对,包括那些伤害和疼痛,这些岁月的烟尘都是对心地的磨砺,纵然面对重重压力,应该从正面去认识,这是生活的真实,并且是恰到好处,最恼人的地方,却是需要自己独立面对。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巨浪滔天,坐船的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市,心也要超然事外。

【佛语禅语第52句】:我将自己的灵魂剥开,让美好的和龌龊的都无所遁形,我希望这是一个对人世有益的标本,能让灵魂自修者有所借鉴,少走弯路。

【佛语禅语第53句】:天下以美妇人譬好花,以好花譬美妇人。殊不知以人譬花,以花譬人,而能譬譬者,非花非人也。故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紫柏尊者全集》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从这则公案来看,佛像实际承载的是真正的佛陀住世的意义,所以需要如法。它是解脱道所系,如果不如法,很有可能让我们走向解脱道的反面。

【佛语禅语第55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维摩经》卷上,弟子品

【佛语禅语第56句】:时间没有尽头,生命有其长短。在无限的时光隧道里,计较太多就是对有限的生命的一种亵读。因为计较,我们缺失了宽容,从而错过了幸福。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养出一份宽容。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心禅语】不管怎样“守护”,我们所爱的一切都会改变、消失,“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这是铁的规律。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念头就是念头,情绪就是情绪,感官知觉就是感官知觉;这一切在清醒的日常生活中轻易且快速地来来去去,正如同梦境一般。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人间雾,心头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时浮云遮望眼,明月清寒上心头,用心处,不是恩怨便是情仇。

【佛语禅语第60句】:【禅语人生】正其言,正其行,正其思想,正其理想,一切皆正,则成正位也;时时皆正,处处皆正,则成正位也;是人皆有天性也,天命也;明其天命,也正也;化其物性,明其天性,是鼎之功也。

【佛语禅语第61句】:【杨升庵清平乐词】闲行闲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什么功果?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疏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水贵在随遇而安。水灵顺变通,不呆板僵化。因器而变,入圆则圆,入方则方,直如刻线,曲若盘龙。能从容适应环境。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家禅语形容人生】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醒悟。人生的每一笔经历,都在书写自己的简历。生活中有很多不公平,别抱怨,因为没有用。永远不要去质疑一个人的善良,因为在绝境面前,众生早已情不自禁地学会了原谅与宽恕。

【佛语禅语第64句】:佛教微博经典:有福而不骄,则无祸;有祸而不惧,自是福。处事看担当,逆境看胸襟,喜怒看涵养,行止看胆识。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受点诽谤也不是祸,它能扩大你的心胸。淡薄之交,宁静致远;利益之交,两败俱伤。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生命就是一个过程,流着泪说继续,养好伤再上路,每段过程庆幸自己还能继续,适应着环境,改造着痛苦,悲欢中沉浮,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不怕霜后秋,也别怨冷飕飕,烦恼梦中事,岁月不系舟。

【佛语禅语第66句】: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故步白封。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静坐鉴己失,德高众望所归。泄时不逞口舌勇,痛处可求心境平。得到终怠尽,功成皆浮云,不如少些欲壑,俭约前行,攀高不喜,居低不悲。

【佛语禅语第68句】: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69句】:【佛心禅语】常怀平淡之心的人,待人处世宽严相济,方圆得体,厚德载物,雅量过人,心中有春风杨柳之随和,胸中经天行地之豁达。

【佛语禅语第70句】:一些人半途道别,一些人擦肩而过,一些人不明下落。但我们应该相信,无论路程多少遥远,他们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道岸。

【佛语禅语第71句】:严父慈母的恩情比山高,似海深。佛向性中做,莫朝身外求。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不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只有先尽了孝道,才可修得佛道。

【佛语禅语第72句】:【古风基地】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遇,熏染了无数重逢。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我相信这个地球上有感觉的生物里,人类算是最发达的了。人不只有能力让自己活得快乐,也能够帮助别人。我们有一种天生的创造力,对这点有所觉悟非常重要。

【佛语禅语第74句】: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时,你会发现,木和世界抗争,世界也会以微笑来接纳你。正所谓人生万事随喜,沿途尽是好风景。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一个登山的人在悬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树;一个上进的人在人生险途,所急于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佛语禅语第76句】:众生皆有佛性,念佛是众生本能,人人皆会,不用教。饥饿的人,遇到美食,自然会吃,不用人教。恐惧轮回的人,听闻念佛,也自然会念。

【佛语禅语第77句】:但她又往往是个泄密者,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才是“真实”。譬如一条骂人的微博,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微博本身所呈现的东西。实际上它传递的信息很多:写微博者的生活境遇,内心纠结,潜意识,还有即时的思考、欲望、隐秘和期待。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大凡事物发展过快则衰亡也快,缓慢稳定的发展则容易有圆满的成果。早晨开花的草,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茂盛的松柏,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

【佛语禅语第79句】:人是一个矛盾体,在寂寞中他向往人群,在人群中他向往孤独。他想得到,又害怕失去;他想放弃又渴望拥有。他希望自己是永远的醒者,却不愿错过梦的精彩。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人生需要几分心地的余地,生活的禅法就在于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能够接纳和包容,不是和烦恼两败俱伤,而是能够终止和治愈伤痛,以信仰之名,化解误解成见,活成一趟幸福旅程。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生命的价值远远超过世间任何物质的价值。可是现在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方向,对物质过分地贪求,物欲高涨,忘却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荒芜了生命,实在可悲可叹。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佛语禅语第83句】: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做事。佛家妙语,精诚之言,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可贵的人生启示。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人生】只要是因缘所生法,它就是无常的。无常,无就是没有,常就是不变,无常是说没有不变的,它在变的。所以房子有成住坏空,我们人也有悲欢离合的。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做事要精明,做人要厚道。心胸宽广,化恩怨干戈为真情玉帛就是厚道;心存善良,人负我我不负人就是厚道;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就是厚道。

【佛语禅语第86句】:学佛应缩小自我,扩大心胸,虚心求取学识。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无不在教育我们,因此必须自谦礼让、心胸开阔,如同宇宙虚空包容一切。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宽容是一种大智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在心中,非在眼中。在眼中时时观瞻,刻刻仰止,一旦风生水起,只配得到他老人家的睥睨。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第6句】:过去的不再重提,未来的不再奢望,人生逆境时,记得忍耐,人生顺境时,记得收敛,人生得意时,记得看淡,人生失意时,记得随缘。任花开花谢,春秋循环,学一种洒脱,学一种开心,看人间花开,赏天高云淡。

【佛语禅语第91句】:人生的苦乐,不在于遇到多少事,而在于心里装着多少事!清空心里的阴霾,心净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自安。

【佛语禅语第92句】:以因缘观破痴:贪嗔痴三毒中,最难治的是“痴”毒。痴就是不明白道理而生的种种烦恼;心念常在无明里打转,爱财、爱名、爱色、爱利。被财色名利冲昏了头,而疏忽了亲情伦常。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随缘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忧,不躁进,不强求。以佛心保持平和,能处变不惊,并能体会到生活之乐之关。

【佛语禅语第94句】: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何必过于在意呢?坦然接受吧,放松心情,你就会在这浮躁喧嚣的无常世界中,拥有一片安静的心空。

【佛语禅语第95句】:【禅语人生每日一禅】知退者进:能够检讨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开始的基础,这就是人的成熟的过程。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佛语禅语第96句】:【抱朴守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抱朴,就是保守本真,老子的意思是要求人们保持和坚守纯真朴实、憨厚的本性。不为财、色、权、地位等私欲所诱惑,始终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

【佛语禅语第97句】:何必外求: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想求明心见性;其实佛性人人本具,并非向外求得;但人皆未觉察自己内在的本性,仍然向外寻找,结果徒劳往返,浪费了宝贵的人生与心力。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神: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佛: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佛语禅语第99句】:学佛,不一定要住寺庙、做和尚、敲木鱼,果能在社会中时时以佛法为轨范,日进于道德化的生活,便是学佛。(民国)太虚《人生佛教之目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imeijuzi/show-18336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